Page 19 - 12信息中心
P. 19
FORESTRY AND ECOLOGY > 绿色论坛
护地涉及人口 35916 人,城镇
建成区 282.46 公顷,村庄建设
用 地 1327.21 公 顷, 基 本 农 田
2509.96 公顷,成片集体商品林
7502.12 公顷,矿业权 2142.17
公顷等。大量的人类活动成为自
然保护地调整中最普遍、最难解
决的难题。但是在自然保护地整
合优化过程中 , 也不能为了减少
矛盾冲突、规避监管压力而广开
“天窗”, 这会人为造成自然保 合优化后的范围界线科学、合理。 危植物分布情况,除有集中村庄
护地在空间上的破碎化 , 进而影 保护区功能区优化。遵从“保 及基本农田且无重点保护对象的
响保护成效。 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 区域外,核心区和缓冲区其他区
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 域均划入核心保护区,同时将原
整合优化基本路径 在保证主要保护对象分布不发生 实验区有重点保护对象分布、自
新旧体系转换。在对现有各 改变、保证原生植被连续性和完 然植被较为连续、人口分布稀少
类自然保护地进行科学评估基础 整性的前提下,优化现有保护区 的区域划入核心保护区。将保护
上,将其整合优化为新型自然保 功能区划,并调整其范围。按照 区中部核心区的牛角垄、桥头、
护地体系,整合后实行分级管理 核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的相关 田心里,缓冲区的棚下、牛石坪、
和分区管控。国家公园、自然保 标准,进行功能区划调整和优化, 龟垅窝和北部缓冲区的青石岗村、
护区分为核心保护区、一般控制 以便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 桃源洞村等区域由原核心区和缓
区 2 区,自然公园原则上按一般 理,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的资源、 冲区调入一般控制区,将原来的
控制区管控。“二分法”模式改 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大部分实验区也划为一般控制区。
变了现有自然保护地功能区划多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是构建
样化的管理机制,这是自然保护 整合优化基本路径应用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
地管理理念首次从功能目标为主 以湖南炎陵桃源洞国家级自 体系的重要举措 , 是一项兼具科
线向管控要求为主线转变。 然保护区为例。将八面山、南风 学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工作。
保护区界线优化。根据整合 面和井冈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炎陵 下一步,株洲将严格按照政策法
优化对策和本市实际情况,将株 县的重叠部分划入桃源洞自然保 规,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
洲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自然 护区,属于炎陵县的行政管辖范 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继续
保护区和自然公园 2 类共 11 处。 围但不重叠的部分也划归桃源洞 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相关
本着保护优先和实事求是的原 自然保护区管辖,以解决自然保 的勘界立标、编制规划等工作,
则,各自然保护地在整合的过程 护区的交叉重叠的问题。优化整 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形成
中同时进行界线优化,妥善处理 合后原自然保护区成为 1 个国家 生态保护新体制、新模式,促进
好城市建成区、永久基本农田、 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成片集体人工商品林以及其他自 根据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主要 代化,为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
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确保整 保护对象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 株洲贡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