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12信息中心
P. 18
绿色论坛 > FORESTRY AND ECOLOGY
株洲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探索
文/ 杨媛媛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与 自然保护地现状评价 效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遵循
长沙市和湘潭市共同构成长株潭 交叉重叠情况突出。通过地 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
城市群。全市总面积 112.62 万 理信息系统软件对保护地矢量数 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
公顷,境内分布着多种典型生态 据进行分析,株洲市仅湖南攸州 科学谋划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
系统,如湘江、洣水、渌水的淡 国家森林公园、九郎山省级森林 实现保护自然、服务人民和永续
水及湿地生态系统,罗霄山脉以 公园、湘山省级森林公园、仙岳 发展的目标。
西完整连片的森林生态系统。自 山省级森林公园、章龙山森林公 局部区域划定不科学。自然
1992 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以 园、湖南醴陵官庄湖国家湿地公 保护地划定受当时专业水平、政
来,历经 30 余年的建设与发展, 园是独立的自然保护地,其他 12 策导向等客观原因影响和制约,
全市自然保护地初具规模,为维 处自然保护地均存在交叉重叠现 功能区划不尽科学合理、边界也
护株洲的生态安全和物种多样性 象。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 存在不清。株洲市大部分自然保
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 侧还与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 护地落图面积和批复面积均存在
挥了重要作用。 护区和江西南风面国家级自然保 较大的误差。保护地在建立之初
护区发生跨省交叉重叠。全市交 缺少系统调查、科学设计,大多
自然保护地概况 叉重叠面积 21134.69 公顷,去重 是实施抢救性保护,有些把居民
株洲市境内共建立各类自然 后株洲市自然保护地实际面积为 集中区一并划入保护区,有的甚
保护地 23 处,其中自然保护区 5 71754.67 公顷。同时,各类型保 至划入保护区核心区及缓冲区,
个、湿地公园 3 个、森林公园 8 护地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都有 没有考虑合理的经济社会发展空
个、地质公园 2 个、风景名胜区 各自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在 间。缺乏统一的空间规划,完整
5 个。株洲市参与整合优化的自 日常管理上相互制约和影响,造 的生态系统被行政分割,保护对
然保护地共 4 类 18 处,批复面 成自然保护地没有形成有机整体, 象较为分散,跨度很大,地块和
积 91780.42 公顷,落图总面积为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自然保护地的 地块之间缺乏有效的生态廊道连
92096.59 公顷(含交叉重叠)。 发展。在自然保护地全面深化改 接,不利于野生动物的交流,呈
目前风景名胜区暂不参与整合优 革新阶段,应建立自然保护地“一 现出分散分割的状态。
化,待国家、省关于风景名胜区 张图”,优化整合各类自然保护 存在人地冲突。自然保护
整合及优化政策出台后再开展相 地,加强顶层设计,理顺管理体 地内普遍存在人类活动。根据
关工作。 制,构建统一、规范、科学、高 摸底调查数据,株洲市自然保
16
1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