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12信息中心
P. 16
绿色论坛 > FORESTRY AND ECOLOGY
然保护地体系实施办法、林长制 第一林长、16 位市级领导任林长、 林流程,让林长和责任单位迅速
实施方案明确的目标贯通起来, 17 家市直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林长 进入角色,了解巡林步骤,知晓
推动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一起谋 制工作委员会;设立市林长制服 巡林内容。对巡林发现的问题,
划、一并部署、一体推进,努力 务中心,为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 由林长统一调度、由市级责任单
实现增加森林蓄积量、稳定森林 单位,核定编制 7 名,作为林长 位负责收集,并建立整改清单,
覆盖率、稳定湿地保护率、稳定 制工作常设机构,承担全市林长 形成“发现问题、交办问题、督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和防止林地侵 制的日常性和事务性工作;将组 办问题、考核问效”闭环管理体系。
占、防控森林火灾、防治有害生 织体系延伸到县市区、乡镇(街 目前,湘潭市第一轮巡林已全部
物、防范违法行为“一增、三稳、 道)、村(社区)一级,城市两 完成,交办问题 7 个、立行立改
四防”总体目标。三是注重系统 区加挂林业局牌子,乡、村两级 4 个,全市 1017 个森林督查变化
治理。坚持生态保护、生态修复、 实现专人负责,形成了横向到底、 图斑全部核实并整改到位。
生态惠民系统集成,生态效益、 纵向到边的严密组织网络。二是 第三,抓好智能化管护,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以深 责任体系标准化。按照权责明晰 创新推进“林长治”。 依托“智
化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 的要求,在市级林长制工作委员 慧湘潭”优势,探索“智慧治林”
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快形成“一 会的组织领导框架下,以县级行 模式,推动林长制工作由“人防、
核两谷三片,多园多廊多点”的 政区域为单位、突出自然保护地, 物防”向“技防、智防”转变,
生态安全战略布局,重点加强长 划分 16 个责任区域,每个责任 初步实现了天上有卫星遥感、空
株潭绿心保护区、水府庙库域、 区域明确一名市级林长;以村为 中有无人机、山上有视频监控、
赤石水库、韶山、昭山、东台 单元,建立 738 个护林员网格, 地上有护林人员巡检的管护格局,
山、褒忠山、晓霞山、隐山“一 把“一长三员”嵌入到网格之中, 做到监测管理“一张网”。一是
心两库六山”重要生态功能区保 形成了分区、分级、分块的责任 抓好“天空地”监测体系建设。
护,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和修复 网格,打通林长制责任落实“最 建立“天地空”和点线面一体化
项目,推进了生态惠民项目。目 后一公里”。目前,市、县、乡(镇)、 遥感分析、地面调查、定位观测
前,已完成营造林 1.84 万公顷, 村(社区)四级林长责任体系全 与生物物联网动态监测体系,优
建成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3 面建成,共设立林长 1267 名, 先在全市 6 个森林公园、2 个风
处,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15 其中县级林长 88 名、乡级林长 景名胜区、1 个湿地公园搭建“天
处,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4 个,新 378名、村级林长784名,监管员、 空地”监测体系,在森林资源调
建的昭山绿心生态廊道成为网红 执法人员以及辅(干)警、专职 查和监测、野生动物监测、森林
打卡地。 护林员分别达到 327 名、520 名、 信息提取、营造林核查和林业执
第二,构建标准化体系, 738 名。三是运行体系标准化。 法等方面广泛应用,利用卫星遥
大力推进“林长治”。坚持把 按照统一规范的要求,建立林长 感、无人机遥感、固定设备监测
标准化体系建设作为“牵一发而 令、林长会议、林长巡林、林长 等信息技术,及时掌握林地占用、
动全身”的全局性工作来抓,在 制协作、林长信息公开、林长工 森林火情、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状
组织体系、责任体系、运行体系 作督查、林长工作考核共 7 个方 况与风险隐患。二是发挥“瞭望塔”
上发力,实现建设运行“一把尺”。 面的制度,搭建起林长制运行的 防火系统作用。建立森林火险预
一是组织体系标准化。按照执行 “四梁八柱”。实行规范化巡林, 警监测系统、防火通信和信息指
有力的要求,成立以市委书记任 统一印发巡林日志,统一规范巡 挥系统的信息化系统,在重要森
14
1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