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12信息中心
P. 14
麂的种群密度分别达到 4.6、4.2、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严密 传手册、生态知识读本、自然保
3.0 头 / 平方千米。国家一级保护 把“社区共管”作为生物多 护法律法规,定期送到全区 8000
动物由 2004 年的 6 种增加到 16 样性保护的生命线。管理局与镇 多个农户手中;建强学校教育阵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 52 种 政府联合成立的资源保护社区共 地。与学校联合开展“绿色小卫
增加到 90 种。面临绝迹的林麝 管领导小组始终不倒,37 个村居 士”“笔下家园”“环保知识竞
2016~2021 年拍摄到其交配、树 的社区共管委员会始终挺立,社 赛”“观鸟比赛”等活动,编印《绿
上觅食与栖息的珍贵影像,其数 区居民参与森林资源调查、巡护、 色壶瓶我的家》中小学生乡土环
量达到 252 只。与 2004 年相比, 监督、建设等工作始终不变,各 保教材进入课堂,开辟《嫩姜报》
黑熊由 40 余头增长到 80 多头, 项工作的评价指标始终坚挺。把 绿色文化阵地,学生环保教育全
猕猴由 8 群 70 多只扩大到 15 群 对社区保护培训、产业扶持和培 面走向经常化和系统化;建强联
970 余只,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 育、提供技术服务和政策咨询、 合教育基地。建成科普宣教中心、
由 10 多只发展到 40 多只。近 10 基础设施建设、生物多样性教育、 游客中心和青少年自然教育体验
年来,褐冠鹃隼、金雕、乌雕、 建立互利互信机制等活动贯穿落 营地、生态科谱小径,开通“壶
靴隼雕、白腹隼雕、小天鹅等多 实于工作始终。 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网”“微
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频频亮相壶 把“巡护监测”作为生物多 信公众号”,积极配合湖南省林
瓶山。 样性保护的推进器。实现兽类、 业局、湖南师范大学等共建全省
三是生境质量巨大改善。监 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昆虫、 生态教育基地、全省林业科普教
测结果显示:区内森林覆盖率由 植物样方、植物物候、环境因子 育基地等。基本形成科普馆—活
建区时的 54% 增加到 90.2%, 和疫源疫病等 9 项常规性监测与 动营地—自然教育小径的“三位
植被盖度达到 98.5%;区内无 亚洲黑熊、大型猫科动物栖息地 一体”的自然教育布局。
矿产、水泥厂等污染耗能企业, 等 6 个专项监测。不断推进科研 始终把“保护执法”作为生
核心区无森林火灾;区内乱采 工作专题化、出效益。近 10 多 物多样性保护的利剑。全面整改
滥挖、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 年来,先后与世界自然基金会、 环保督查和绿盾行动等指出和自
人类干扰或威胁的行为得到有 拯救华南虎基金会(SCT)、中 查的问题,加大野生动物经营市
效预防和控制;区内植物物种 美华南虎栖息地考察评估组等科 场的查处,救治国家重点保护野
数 较 1987 年、2004 年 分 别 增 研单位,联合开展壶瓶山大型猫 生动物金雕、猕猴等 32 只(头),
长 37.5%、14.2%, 有 蹄 类 动 科动物及其栖息监测、资源考察、 其他野生动物 2860 多只(头)。
物的总密度由 2003 年的 ( 1.30 鸟类多样性研究、兽类多样性和 (作者系壶瓶山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0.32) 头 / 平 方 千 米 增 长 到 生态学研究等,发表科研论文 60
(1.76±0.35)头 / 平方千米。 余篇,出版了《湖南壶瓶山科学
高山湿地生境得到修复,中华 考察报告》等书籍。
秋沙鸭、东方白鹳、小天鹅、 把“科普宣教”作为生物
豆雁、小白额雁等重要水鸟现 多样性保护的基石。建强社区教
身壶瓶山。近 40 年的保护,区 育阵地。持之以恒开展“环保公
内生境质量逐步提升,生物多 民”“生态堂客”“环保法制知
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系统完整 识入户”活动,编印壶瓶山珍稀
性和原真性更加突显。 动植物挂图挂历、生物多样性宣
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