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文:建立东江湖湿地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努力实现资兴林业科学跨越新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5-12 17:44
信息来源:
一、东江湖森林生态补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态补偿机制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和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服务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政府财政手段,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态与经济利益的一种公共制度安排。当前,东江湖生态建设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保护生态的外部环境极不协调,除国家对生态公益林有少量补偿外,其他受益单位和个人对东江湖均无补偿。亟需建立和完善东江湖森林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建立东江湖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东江湖水资源的必然要求。东江湖属湘江水系一级支流耒水上游。东江湖系人工堵截河流而成的淡水库塘湿地,水库狭长而弯曲多叉,最宽处有7公里,最窄处仅有800余米,长约70公里。湖区集雨面积为4719平方公里,总库容量81.48亿立方米,防洪库容8.02亿立方米,正常最高水位海拔285米,死水位海拔237米,年平均降雨量153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515毫米,相对湿度82%。东江湖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其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类标准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的一级标准。东江湖是湘江流域污染的稀释器,是全省最为优质的饮用水源之一,在全省抗旱防汛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东江水电站是华中地区重要的调峰电站,保护好东江湖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目前,东江湖流域由于生态伤害和山地生态特征,水土流失情况较严重,土地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隐患大,局部出现污染严重的趋势,水资源保护形势严峻。我市岩溶区总面积达80万亩,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为30万亩、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7万亩、非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3万亩,而环东江湖属岩溶地貌区面积为58万亩,石漠化土地面积达17.8万亩。严重的石漠化加剧了土壤侵蚀性退化、土壤涵养功能减弱、地表裸岩增加、植被大量减少等,导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既是我市“7.19”特大水灾的成因之一,也是当地群众饮水困难、生活水平低下的祸根。
(二)建立东江湖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内在需求。东江湖位于我国南岭生态敏感地区,现有鱼类资源78种,鸟类87种,野生动物244种,植物1246种。东江湖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保护了当地的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在国际贸易公约规定的保护物种名录中,东江湖有14种,其中鸟类有10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临灭绝的物种中东江湖湿地及周边山林有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7种,其中一级5种,二级12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34种,其中一级保护7种,二级27种。东江湖的大部分物种都是湖南省重点保护对象,其数量占了总数的80%多。
(三)建立东江湖生态补偿机制是提高库区移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资兴人民为东江湖的修建作出了巨大贡献,淹没了涉及资兴市12个乡镇,67个村,466个村民小组,7个乡镇机关,7个农林场所,搬迁移民57788人,淹没耕地5.7万亩、山地13.7万亩(其中有林地9.4万亩)、公路190公里、通讯线路437公里、小水电站61座以及大量的生产生活设施。淹没前湖区素有“粮仓、林海、油库”之称,是湖南省农村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收入水平高于全市农村10%以上。现在有一半以上的后靠移民居住在坡度25度以上的山坡上,可开发资源少,土地贫瘠,人均耕地只有0.17亩。东江湖流域的森林原来是我市的“绿色银行”,当地大部分林农群众以此为生,40多万亩商品林被划为公益林后,林农群众以及林业部门损失巨大。根据《东江湖水环境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禁止采伐一级保护区内的林木;采伐其他区内的林木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批”,这意味着有40.48万亩森林严禁采伐,也就是说有活立木总蓄积160万立方米,总资产达100055.3万元的森林资源不能采伐利用。按照《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以杉木为例,现有林木平均年数为12年,按现行木材销售价格、劳力工资、种苗价格、运输价格和税费标准来算,现有林地选用林地期望价值估算法估算,每亩每年收益为54.52元;林木选用重置成本法估算每亩每年收益为61.98元,商品林林地、林木两项合计,则每亩每年可产生收益116.5元,共计4715.92万元。也就是说,如果东江湖周边有林地作为商品林来经营,那么经营者每年可以有4715.92万元的收入,而现在只能得到327.68万元的补偿资金,公益林年平均收益仅占商品林的7%,每年差距达4388.24万元。巨大的收入差距,对生活来源主要靠林业收入的库区林农来说,直接导致了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而库区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也让他们没有更多的增收途径,因此,后靠移民的生存压力很大。在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这已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紧迫性问题,如不建立切实可行的补偿机制,林农的生存将面临危机。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生存危机的驱动下,人们更无法把心思用于保护和发展林业生态资源,无法有效制止乱砍滥伐、偷盗林木、毁林开荒等现象,进而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步伐。所以,建立健全东江湖生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事关移民生计的大事。
二、 建立东江湖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构想
(一)主要原则。东江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应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生存权和发展权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失、补偿谁”的公平正义和平等交换原则;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会主辅结合,共同参与的原则;生态补偿与加快发展,“输血”与“造血”补偿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先易后难,连续补偿、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东江湖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筹措的渠道和方式。
1、各级财政支付。一是争取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东江湖区域生态公益林实施国家购买或提高区域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等形式,建立生态建设重点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二是省政府改进各种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可以水资源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为重点,提高征收标准,将东江湖森林生态补偿纳入开支项目。
2、筹集社会资金。一是建立森林防火保安机制,参照防洪保安经费的筹集和管理方式,向城镇机关工作人员每人每年收取森防保安基金50元,专项用于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的经费开支。二是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凡是从东江湖生态效益中取得收入的行业,如旅游业、水电业、饮水工程业、煤炭业、航运业、排污企业等,由省人民政府制定统一收费政策,收取一定的资金专项用于森林生态补偿,实现专款专用。
(三)森林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1、设立森林生态补偿基金专户。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及所筹集的社会资金列入市财政设立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专户进行专户管理。
2、明确补助对象、范围和标准。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100元/亩,按照林权所有者40%,林木管护者40%给予补偿,其余的20%用于对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监测、林区道路维修等补助。石漠化治理经费由政府按照项目建设和保护的主体合理安排到相关单位或个人。
3、加强森林生态补偿基金的使用、监督与审计。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和检查监督制度,财政、审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真正落实到位和运行安全。
(四)优先安排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如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及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配套建设等项目,特别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要优先安排予以立项,安排专项资金,加大项目扶持,保障建设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将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纳入国家项目,定编定岗,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各项事业经费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