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湘奇:深化林长制 巩固林长治
自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强化管护,聚焦“管绿、增绿、护绿、用绿”四大核心任务,大力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提升,为县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一、健全“管绿”机制,压实责任链条
在“管绿”方面,我县从体制机制入手,构建了严密的责任体系和管护队伍。一是压实管理责任。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和全域覆盖网格“一长四员”工作推进体系,基本建立上下衔接、职责明确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林长制工作步入有效运行、系统深化阶段。建立了“县-乡-村-护林员”四级责任传导体系,明确了县级林长27人、乡镇级林长255名、村级林长753名,护林员413名。形成了“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运行机制,确保了每一片山林都有人管理、每一棵树木都有人呵护,责任到人,任务到岗。二是细化管护机制。我们依托全国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平台,对森林资源管护实行了网格化管理。通过科学划分,我们建立了“县级林长包乡镇、乡级林长包村、村级林长包片区、护林员包山头”的责任机制。同时,我们坚持以上率下,带头示范,严格落实“两单两函”工作制度,即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提醒函、督办函,带动县乡村三级林长深入一线巡林。一年来,县委书记巡林4次,县长巡林4次,其他县级林长巡林100次,乡、村两级林长分别巡林254次、1506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期间,共处理上报事件28条,确保“管护有发现、件件有着落”,有效提升了林草资源的管理水平。三是建强管绿队伍。我们将全县林草地重新划分为413个网格,配备生态护林员、林业科技员等520人,根据网格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护。为进一步提升管护水平,专门举办巡护系统APP使用培训班,实现了全县护林员100%的推广使用,确保全县125万亩林地均有专人负责、专人管护。一年来,我县生态护林员平均上线率97.4%(全市平均上线率95.73%),平均有效巡护率94.44%(全市平均有效巡护率89.1%),生态护林员的巡护工作在全市名列前茅。四是强化制度保障。出台林长制考核方案,推动将考核结果纳入县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及时下发督查通知和通报,筹措资金激励优秀乡镇、优秀基层林长、标兵护林员,有力调动基层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开展“增绿”行动,筑牢生态屏障
在“增绿”方面,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提升造林实效。一是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自去年6月项目启动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政府的精心部署下,我局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及技术指导组,聘请省林勘院规划设计,并推动该项目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项目整体项目进展迅速。截至目前,我县共完成项目建设任务1.91439万亩,占总任务的92.73%。其中完成人工造林2739.7亩,占任务的64.61%;完成乔木退化林修复1.64042万亩,占任务的100%;完成生物防火林带改造16.3千米,占任务的90.6%。目前总进度排名全市第一。二是积极完成生物防火林带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13千米的改造任务,占任务总量的72.2%。两年度共完成建设面积17281亩,占总任务量的83.71%,项目总进度位居全市之首。三是扎实做好通道绿化。牵头制定《祁东县通道绿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完成通道绿化2980.3公里,其中2022年完成通道绿化里程863.7公里,2023年完成通道绿化里程新造和改造提质1051.3公里,2024年已完成通道绿化里程新造和改造提质1063.3公里。
三、强化“护绿”措施,守护绿色家园
在“护绿”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构建了严密的保护体系。一是认真核查森林督查图斑。深入开展森林督查专项行动以及林草督查“回头看”专项行动。前年,省下发我县的205个森林督查图斑,目前已全部完成核查和查处。其中,第一期66个图斑无违法情况;第二期48个图斑中,违法图斑3个,已查处;第三期74个图斑中,违法图斑3个,已查处;第四期17个图斑也全部查处到位。去年,完成第一、二、三期林草湿督查217个图斑和国家审计交办35个问题图斑的核查工作;完成衡阳市林草督查“回头看”核查小班40个。与往年相比,我县森林督查违法案件和面积均大幅下降,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得到了全面加强。二是坚决打击违法行为。为严厉打击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我们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项执法行动,对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查处。目前共查处林业刑事案件15件、行政案件144件,涉及面积177.3公顷,蓄积2185.8立方米,涵盖28个问题、55个小班,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保护了林草资源的安全。三是扎实筑牢森林防火墙。近年来,我们始终坚守“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原则,全县范围内未发生一起重大森林火灾事故,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圆满完成林火阻隔系统国债项目建设。同时,大力推进林火阻隔系统与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截至目前,隔离带、防火道及新增森林消防蓄水池等任务已完成,其中森林消防蓄水池的建设模式受到了省林业局的广泛推广(全县共建成66个)。生物防火林带任务目前已完成木荷33.73公里,油茶3.85公里,木荷油茶种植及补植工作也已高质量完成,确保通过省市验收。隔离带任务目前已完成28.02公里,防火道任务目前已完成8.1公里。
四、深化“用绿”实践,促进绿色发展
在“用绿”方面,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林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一是发展林下经济。鼓励林农在油茶林间种植中药材和养殖家禽,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县有5000余亩油茶林下种植草本中药材,有近80个油茶基地林下养殖家禽,以短养长,开辟新的财源。二是发展森林旅游。我们依托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推动林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比如在具备条件的油茶基地,大力建设油茶庄园,发展乡村旅游,既卖“油”又卖“游”。三是加强林产品的品牌建设。我们积极培育林产品品牌,提高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注重林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比如全县油茶加工逐步实现升级改造。先后新建了2处较大的茶油加工厂,2019年均取得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年处理茶果可达3万吨,加工茶油能力可达2000吨。我县国有控股企业双桥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投资800万元新建了一套日处理100吨油茶果初加工生产线,生产流程实现全自动化。2021年双桥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的茶油产品被列入“湖南茶油”公用品牌。通过深化“用绿”实践,我们不仅实现了林草资源的经济价值,还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绿色发展。
虽然我县在推行林长制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林长制为抓手,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争取林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一是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确保责任明确、制度健全、问效追责。进一步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全面落实林长会议、林长巡林、林长令等工作制度,推进各级林长常态化巡林。建立健全林长巡林问题交办督办整改机制,对林长巡林时发现的问题实行销号管理。强化基层林长制工作力量,推进乡镇林长办与“三长”融合实体化运行,夯实“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健全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推进绿化工程。继续抓好2023年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实施质量。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等绿化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质量。三是进一步强化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地使用审批制度,防止非法侵占林地行为的发生。加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采集、贩卖野生动植物的行为。定期组织森林督查活动,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整改。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及时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蔓延。四是进一步发展林业产业。积极推进特色经济林、森林旅游等产业发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和群众收入。以资源培育、生产加工、品牌建设为重点,推进油茶、枣子、中药材、林下经济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进一步提升防火能力。将森林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网格单元和责任人,实现森林防火的全覆盖和无缝衔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森林防火道路、防火隔离带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定期组织防火应急演练活动,提高森林消防队伍的应急反应和扑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