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威:益阳市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法与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4-02-28 16:28 信息来源:

近年来,益阳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立足楠竹资源优势,按照“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基本情况

益阳是全省竹产区重点市,竹林资源优势突出,现有竹林地面积243.3万亩,分别占到全国、全省竹林面积的2.46%和18%,年产竹材约160万吨。其中:桃江县115万亩,安化县98.5万亩,赫山区21.3万亩。全市建立了25个楠竹标准化基地,发展笋竹两用林基地16万亩,其中省级示范基地8个、县级示范基地6个。

目前,全市共有竹加工企业3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其中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4家,亿元以上企业6家,拥有竹精深加工企业37家,竹产品涉及17大类400多个品种,从传统的竹筷、竹凉席发展到竹集成材、重组竹、竹地板、竹家具家居、竹集装箱底板、竹玩具、竹饲料等产品,实现了竹子的循环高效利用。

截止2023年底,全市竹产业产值为200亿元,其中一产24亿元,二产160亿元,三产16亿元,从业人员36.5万人。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深化认识,把发展竹产业作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来打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来抓。成立了推进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竹产业布局、强化支持保障等具体措施,市级财政同步设立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支持全市竹产业发展。

(二)强化措施,把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林业转型升级的龙头来建设。一是强化资源提质增效。一方面紧紧围绕竹林提质改造,大力培育壮大专业合作社、林业大户、公司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竹林经营主体,推进竹林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实现集约高效发展。2022年以来,全市新建笋竹两用林基地1.8万亩,成立笋竹加工合作社24家;完成桃花江竹海核心景区1万亩竹林流转和抚育,新建林道近1000公里。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省财政林业改革项目,加大地方财政扶持,从国有林场先行试点示范,加大低产竹林改造,以达到提质增效目标。二是打造县域外贸特色产业专业园区。我市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桃江县以“国家(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区”为核心,重点建设了桃江高新区“牛潭河楠竹精深加工产业园”和“马迹塘笋竹特色产业园”,作为全县笋竹产业发展的核心阵地,打造以竹板材、竹家居、竹笋食品、竹纤维饲料为主的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新建了赫山区泥江口竹科技产业园,以益阳市通达竹木制品厂、益阳市鸿顺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益阳市赫山区湘泰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加工企业入驻园区。2022年,园区竹筷销售总额达10.81亿元,出口额达6025万美元,一次性竹筷出口份额占全市95%,占全省的58%、全国的15.2%。

(三)培育品牌,把发展竹产业作为质量强市的重要举措来推进。一是推进科技创新。目前引进多名科研人员在我市从事相关产学研工作,赫山区和祥竹业、通达竹木制品厂等为代表的企业在“以竹代塑”方面,获得7项专利;湖南风河竹木的建筑模板、户外竹地板、竹集装箱板等先后荣获中国林业产业创新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大幅提高了竹材利用率、产品附加值。桃江县成立了桃花江竹产业研究院,重点科研攻关竹林机械、竹材精深加工、竹塑新材料、竹沥液等课题,积极开辟竹产业发展新方向、新领域。二是强化成果应用。“十四五”以来,全市竹产业获得国家专利34项、省级以上科技成果6个、市级科研成果16个,推广新技术12项。通过推广毛竹全营养有机肥,促进了竹林高效培育,通过推广复水毛竹笋标准化加工技术,推动全市竹笋产业高质高速发展。目前,桃江县已建立毛竹复水笋加工标准化生产线4条,年生产能力达6500吨,成为全国复水毛竹笋主要加工区。通过推广竹质工程材高效低碳制造技术等,桃江竹材加工产业发展获得质的飞跃。三是着力创建知名品牌。我市竹制品出口完成FSC国际森林认证,“桃江竹凉席”“桃江竹笋”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竹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通过实施品类定标、建立全过程追溯和覆盖检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全方位提升产品质量,塑造了一批叫得响的竹业品牌。

三、发展对策和措施

(一)在产业基础上下功夫。一是培优基地,促进资源增量提质。强化示范引领、多方参与和适度规模经营,鼓励推行分区发展、竹林分类经营、复合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基地效益。二是建强平台,打造全国竹产业核心区。依托国家(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积极争取全国“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三是壮大主体,培育一批全国性竹业龙头企业。抢抓欧美“以竹代塑”“以竹代钢”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引进新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二)在产业融合上下功夫。推动竹旅文体康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以竹文化为主线、以竹元素为主题的旅游、休闲、体育、健康、养老产业,积极申办中国竹文化节。建设竹文创产业中心、竹文创小街、竹文化艺术小镇,为小郁竹器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和传承平台。在城市建设中突出竹文化元素,城区道路以及园林绿化项目采用竹作为主要景观植被等。

(三)在产业质效上下功夫。一是推进集群发展。紧跟以竹代木、以竹代塑、以竹代钢新趋势,支持现有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品牌创建,有的放矢实行精准招商,引进一些对竹产业延链、补链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逐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二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提升竹产业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竹制造”高地。加强与国际竹藤组织、省内外林业大学等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鼓励竹产业龙头企业与高等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自主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支持规模以上企业优先申报科技项目,全面推进龙头企业产、学、研、用一体化。三是推进品牌发展。坚持创建、培育、宣传、推介并重,加大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运用、管理与推介力度,促进竹加工企业全面提升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制定和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大力创建“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高笋竹产品的附加价值。

刘力威:益阳市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法与思考

32953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