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明: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几点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1-12-01 17:24 信息来源: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广大群众是生态公益建设管理的主导者,进一步优化我市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目前在生态公益林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全市生态公益林的基本情况

津市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现辖4镇、5个街道、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558平方公里,人口23.34万。现有林地面积16.8万亩,共有生态公益林17831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6457亩,省级公益林1374亩。

二、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较差。我市生态公益林经营管理处于粗放管理经营状态,虽然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分布特点、范围、保护等级和管护难易程度等进行分类管理,但林分质量仍存在参差不齐现象,成林的用材林、经济林林分质量相对较高,部分灌木林、疏林地、宜林地、未成林地林分质量较差。

(二)生态公益林管护力度不够。我市公益林除国有林场古大同核心景区的11632亩生态公益林由国有林场在职10名干部职工专职进行管护外,其它区域的生态公益林管护需要由辖区单位聘请临时人员进行管护,由于人少管护区域广,周边村民侵占国有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效果不明显,未能有效制止。

(三)生态公益林开发利用乏力。全市现有生态公益林除需聘请专管员进行日常管护外,每年因对遭受病虫害、雪灾、风倒木等进行清理,对林分质量较差的进行间伐、补植改造等抚育管理,都需投入大量资金维持。而生态公益林中的补贴标准还停留在2014年标准,每亩仅15.5元,补偿标准偏低,加之国有林场属纯公益性单位,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多年来资金不足导致国有林场难于维持实际管护和生产需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更是空谈,严重制约了生态效益有效向经济效益转化。

三、主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人力不够,改造明显滞后。部分被划入公益林的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地未能及时进行补植、间伐、卫生伐;对遭受病虫害、雪灾、风倒木等林分未及时清理;对未成林地进行粗放型管理,从而使这些林分与其它成林林分相比质量参差不齐。

(二)宣传不够,保护意识不强。虽然在各主要路口、明显位置设置森林防火标识牌,但每逢清明、春节等国家节假日,药山景区、嘉山景区群众上坟祭祖都采用烧纸钱、点香焟的方式,造成火灾隐患,森林火灾时有发生;巡查人员不够,加之少数村级干部责任心不强,导致村民侵占林场土地现象时有发生,且未能及时解决;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村民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淡薄,在生态公益林内随意取土、在林区内捕捉捕杀鸟类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三)投入不够,合理利用受制。国家对生态公益林是禁止或限制采伐,划入公益林大多是用材林、经济林,涉及林场的切身利益,大面积生态公益林,特别是人工公益林经营管理,更需要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投入。现有林地不能采取发包收取承包金、不得销售用材林、经济获取经济利益等。没有收入来源,对于公益林管理投入就会大打折扣,使得公益林难以得到高质量的经营管理。虽有每年15.5元/亩的公益林补偿金,但对于生态公益林提供的生态效益以及建设经营费用相比,明显偏低。

四、生态公益林管理措施与对策

(一)多措并举提高林分质量。一是对生态公益林地中部分灌木林地、疏林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和未成林地,采取补植补造等措施进行改造,科学营建高效公益林。其中对生长在陡坡或土层十分瘠薄的灌木林,予以保护;对生长在缓坡且土层较为深厚的灌木林,进行改造提高,使其变为乔灌复层林,提高林地生产力,更好地发挥林地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对于疏林地,采用封山育林措施,加强保护,培育天然次生林,也可按林分内林隙的大小与分布特点,采用均匀补植或局部补植的方式,形成不同树种或不同起源镶嵌分布的混交群落。对于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绿化造林,着眼建立针阔混交、乔灌结合,高标准质量的生态公益林。对于未成林地,加强抚育管理,尽快培育成为高效林分。二是对遭受病虫害、自然灾害及森林火灾破坏较严重的林分采用定株采伐的方法进行了卫生伐。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林分质量,改善生态林卫生状况,提高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持生态平衡。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建立森林资源数据库,及时更新小班数据,严格监测生态公益林的动态变化情况,为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加强管护巩固公益林成果。一是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人员队伍建设。以林长制工作为契机,及时建立一支专业护林员队伍,专职从事生态林管护任务并建立考核机制,确保管护成效。辖区村对管护人员进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管护人员一年一聘,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每年定期召开管护人员、护林员培训会,通过培训,使一线人员知法守法。林场与各林区签订森林管护经营责任书,层层落实公益林管护责任,明确责、权、利;确定保护人员及其管护责任区位置、界线、面积等管护内容,使管护人员真正做到“人员、标志、地块、责任、奖惩”五落实。同时,对管护的范围进行明确的划界标桩,树立标示牌,注明四至范围、面积、林种、管护责任人等主要事项。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在公益林林区实行封山设卡和巡山管护。二是加强巡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占破坏公益林的不法行为。管护人员每周至少6次以上开展巡查活动,沿着所管范围边界进行仔细认真的巡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发现周边村民有侵占林区土地、林区内取土、捕捉鸟类等行为,及时解决制止,并报森林公安、林业综合执法大队严厉查处。三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及野生动物、珍稀植物的保护工作。认真开展国有林场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科学制订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方案,每年春、秋两季开展死松树清理工作;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监测、调查、预报,同时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面的有关专家,加强防治培训指导,及时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与防治提供技术服务。加强对野生动物和珍稀植物的保护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强有力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体系,为野生动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和繁衍环境。四是强化宣传教育,抓好森林防火管理。对林区主要路口、明显位置设立的生态公益林经营区永久性标志、立牌公示和宣传标语进行全面检查,破损严重的全面更换或修补,时刻警示人们保护好生态公益林资源。四是加大重点区域隐患排查,及时补充或购置油锯、防火砍刀、风力灭火机等扑火工具,完成防火隔离带砍割与清理,确保发生火灾后能及时打小、打了。

(三)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旅游。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资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合理开发森林生态旅游。一是分层次开发,突出各林区旅游特色。对公益林的生态旅游实施分层次开发,有资源优势的先开发,为后期的生态公益林旅游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提供成功的经验和资金。林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寻求差异,切忌照搬、抄袭,否则不能吸此追求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消费者。二是注重生态公益林旅游开发可持续性。在林场对公益林旅游开发时,要承担起环境保护和公益林区受益的责任,追加远大于常规旅游区的成本,因此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合理开发和经营,走“边建设、边开发、自我积累、滚动发展的新路子。在公益林开发利用上,必须考虑景观多样性,除基础设施外,避免搞人工破坏自然景观情况。三是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认识。在发展生态公益林旅游中,要引进和培养管理与经营人才,以科学知识与技能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生态旅游管理体系,加强公益林旅游业对环保的宣传,使公益林的开发与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四)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当前生态公益补贴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公益林建设要求,根据现有水平,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及本市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提高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补贴标准,每亩每年达到30元以上较适合,并结合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补偿标准还应根据逐步提高。

为充分发挥生态公益林的生态防护功能,将我市打造成林木郁郁葱葱,山清水秀,浑然一体,森林生态资源丰富生态城市。生态公益林的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妥善处理保护、利用和发展相互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马成明: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几点思考

2118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