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如何让一滴茶油香千里?
(转载自红网时刻)
今年,怀化成功获批2025年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
该项目是由财政部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同推动的一项政策,旨在通过财政奖补资金支持油茶产业的全面发展。本次怀化获批后,将可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5亿元、省财政配套支持1亿元。如此大手笔的支持,对怀化油茶产业是一件大喜事。
怀化如何能获得这一项目支持?又将如何抓住机遇助推油茶产业更上一层楼?记者走进油茶林、油茶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寻找答案。
怀化为何出油茶?
怀化地处武陵山脉南麓,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6.6℃,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山地垂直分布与昼夜温差大,加上酸性红壤排水良好,矿物质丰富,是油茶树生长比较理想的地方。
据文献记载,怀化油茶种植最早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沅陵县二酉苗族乡现存数百年古油茶树,见证历史传承。
“讨个婆娘成个家,问天问地要饭呷;好山好水种油茶,百里山岭万树花。”这首出自怀化当地的民谣,反映了油茶与本地民生的紧密关联。不仅如此,千百年来,油茶也深深融进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民俗中。结婚赠茶油寓意“多子多福”;寿辰赠茶油象征“四季长春”;生子赠茶油表达“花果同美”;升职赠茶油取“明目清心”之意。
时至今日,油茶仍是怀化百姓的重要民生产业,山区群众喜种油茶、爱吃茶油。全市油茶面积195.07万亩,为湖南省五大油茶中心产区之一。
怀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油茶发展,将其纳入全市“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范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怀化市油茶产业发展五年规划(2021-2025年)》,市县两级均设立了油茶产业引导资金,其中市本级引导资金800万元。
政策的红利,有效撬动了社会资本投入油茶产业开发。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市总计吸纳5.17亿元的投资规模,推动新建优质油茶基地33.5万亩、低效林改造19.4万亩;涌现出了“万木春”“金月云”“生泰”等6家分别新造和经营油茶面积1万亩以上的专业开发公司,培育了14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怀化市林业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公司化开发经营一张靓丽的名片。
目前,全市拥有18家规模加工企业,产品延伸至护肤、医药、生物肥料等领域,油茶鲜果利用率达80%以上,是武陵山片区油茶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怀化油茶如何出?
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动力提供、原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中间品制造、终端产品制造乃至流通和消费等环节。而油茶产业作为林业产业,在原料生产端——油茶树的培育方面便需要较大投入。
为有效提高油茶产业的经营效益,怀化市、县林业部门通过普及良种、推广良法作为支撑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
在市农林集团“德油”系列采穗圃基地内,工人们正在施肥、修剪、架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公司负责人李志军介绍,“我们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达成‘德油系列’油茶新品种成果转化合作协议,落实项目资金3000万元。该品种具有果大、皮薄、出油率高,且树体矮化、抗病性强等特点。今年,怀化油茶产业获中央奖补,苗木需求量会更大,我们也正加大力度开展育苗基地建设。”
在通道康源油茶基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在太阳照射下绿得发光。“前期管理到位,现在就省事很多,只等着九月份摘茶油果了。”在通道,杨祥新是出了名的“油茶迷”,不仅将自己经营的油茶基地经营成了怀化市示范样板,还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为国家林草乡土专家。先后到80多个村为群众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农民7000余人次,培养乡土人才200多人。
得益于像杨祥新这类的技术人才,怀化已组建了5支社会化服务队伍,社会化服务水平领跑湖南。
新技术和新手段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油茶的经营效益。据统计,全市实施技术普及后的油茶基地平均亩产鲜果从不足150公斤提高到350公斤以上。
原材料和技术有了,产品生产和流通如何?
在怀化高新区内的湖南天润发油脂有限公司,空气里弥漫着茶油的香气。“这是即将发往泰国的产品。”公司董事长江贤发指着整装待发的茶粕货柜兴奋地介绍,车间正在加班加点生产,争取今年油茶产品出口量突破4000吨。
天润发从几千元小作坊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年加工精制茶油500余吨、茶粕1万吨,油茶产品年均加工产值达5000余万元,拥有东盟、韩国等一批稳定的大客商,成为湘西地区最大的油茶产品加工企业之一。
目前,怀化年产茶油3.6万吨,年综合产值62.8亿元,是武陵山片区油茶产业最发达的地区。
怀化油茶何以香千里?
都说“世界油茶看中国,中国油茶看湖南”,湖南茶油在全国的地位算得上顶级,这其中就有怀化的一份功劳。
2025年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实施对怀化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市林业局党组书记胡东声表示,“将以科技赋能产业链升级,深化三产融合,持续打造品牌与市场拓展,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打造武陵山片区油茶产业集群示范区。”
继续发挥已有优势,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或是接下来怀化油茶的重点发展方向。
记者了解到,目前,怀化在油茶发展方面已探索出不少经验。
——积极推广“油茶+黑老虎”“油茶+淡竹叶”“油茶+藤茶”“油茶+罗汉果”等油茶复合经营,以短养长,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
——与银行合作,推出“油茶贷”,解决部分资金难题。
当然,油茶产业涉及诸多方面,要向更完整、更先进的产业链方向发展,怀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种植革新方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袁德义认为,可推广“德油系列”矮化高产品种,降低采摘成本30%;同时,应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墒情与病虫害。
市林业局局长龙满銮表示,接下来,将从加工升级、林权改革、品牌打造等方面发力。比如,尽快建好精品茶油精深加工线,提取茶皂素开发医药、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土地“三权分置”基础上,积极推动林地流转,推动油茶规模经营。同时,依托溆浦思蒙国家湿地公园、沅陵二酉山“文化圣山”资源,打造油茶博览馆、茶花节,开发“观光-加工体验-康养”综合体;聚合“侗歌”“杨家将”等品牌,打造“怀化山茶油”公共品牌,突出“高山茶油”概念,并申请地理标志保护;利用怀化国际陆港开拓国际市场,主打“东方橄榄油”健康标签。
青山着意化金枝,油茶凝香润万家。当前,怀化油茶产业乘着政策东风,以中央奖补项目为契机,正蓄势勃发。潜心耕耘,“绿”生大道——让每一滴茶油都沉淀生态之美,让每一缕油香都传递富民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