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爱军:立足资源优势 打造竹木产业发展王牌
双牌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现辖5乡6镇3个国有林场和1个国家森林公园,总人口18.2万,林地面积230万亩,占总面积的89.7%,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77.25%,森林蓄积量758万立方米,各项森林资源指标均位居省、市前列,是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试点县、国家木材战略储备项目试点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和全省林业十强县。
一、双牌竹木资源及加工业情况
全县230万亩林地,按森林类别分,生态公益林81万亩(国有16万亩、集体65万亩),商品林149万亩(国有17万亩、集体132万亩);按森林起源分,人工林130万亩,天然林100万亩(其中竹林27.45万亩)。
全县现有竹林地27.45万亩(含毛竹26.8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12%,总立竹5316.8万株,以毛竹为主,另有刚竹、水竹、斑竹等11属40余种,主要分布在何家洞、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五里牌、五星岭等地,其他乡镇有零星分布。
全县现有各类竹木加工企业95家。其中,木材加工企业69家,即生产生态板(免漆板)企业3家,生产指接板(成品)企业3家,生产板芯半成品企业12家,木材粗加工企业51家(主要生产小径原木、指接方、板条等)。竹产品加工企业26家,分布全县6个乡镇(管理局),即竹材精深加工企业4家,主要生产订单产品(户外集成材、卡车底板、遮阳伞、重组竹材、家具系列、猫砂等);竹材粗加工企业19家(含厘竹粗加工2家),主要产品是竹碳化条、重组丝、竹卫生筷、竹梳、牙刷柄等半成品;竹笋加工企业3家(含栋竹笋粗加工1家),主要产品是玉兰片、压榨笋、笋干等。
二、我县竹木产业发展现状
1.组织保障有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竹木产业发展,将竹木产业集聚作为“一张王牌”来打造,成立了由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建专班,专门负责全县竹木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考核、协调等工作,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全力促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10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林改发〔2021〕104号),邀请省林科院竹类研究所编制了《双牌县竹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5年)》,出台了《双牌县关于加快推进竹木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双牌县竹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双牌县木材加工产业实施方案》,支持竹木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出台了《双牌县竹木精深加工产业链实施方案》和《双牌县竹木精深加工产业链招商方案》,组建成立了高标准竹木产业协会,建强竹木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致力打造富民强县支柱产业。
2.原料供应充足。我县竹木资源丰富,年产毛竹1000万根,现有加工企业年加工量为190万根,尚有810万根没有充分利用;全县森林蓄积量758万立方米、年可采伐木材7万立方米,加之周边江华(1154万立方米)、道县(688.8万立方米)等县森林蓄积量充足,县内现有加工企业年消耗原材料10万余立方米,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林木资源提升工程,全县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20万亩、大径材基地10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7个0.6万亩、高标准笋竹两用基地0.2万亩、竹荪示范基地2个,建设林道350公里。我县竹木资源集中分布在海拔500-1300米区域,长年受高山气候影响,竹材肉厚、笔直、竹纤维密度大、品质优良,木纹细腻光亮、精油含量高,可加工成各类高端竹木制产品。2018、2019年,阳明山、何家洞10763.2公顷竹林先后通过FSC森林认证和CFCC森林认证,持续打响了我县竹类资源品牌,打通了进入国内、国际市场的绿色通道。
3.产业基础夯实。为加快竹木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县斥资5亿元建设了高标准的竹木产业科技园,该项目于2018年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6栋厂房建设,均达到生态环保要求并竣工投用,二期两栋厂房在建中,平台建设初具规模。2022年以来,我县规划建设竹木产业粗加工、初加工集聚区,通过功能分区,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其中总投资1.03亿元、占地200亩的初加工集聚区已开工建设,三个粗加工区已完成布局。积极发挥阳明竹咏、叁一科技等龙头企业作用,引进落户芜湖猫砂、宠物家居、有竹科技等配套企业,竹木产业向产业集聚和科技领域转型升级,即将迎来全面发力的发展阶段。加强与顺丰等数字头部企业的合作,规划建设现代数字物流园,推动竹木实体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竹木产品集聚区。
4.支撑能力提升。2019年,我县与国家林草局北京林机所达成科技合作签约,“国家林草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现代竹业技术装备永州研发中心”“国家林草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研究生双牌县科研工作站”落户双牌。阳明竹咏公司坚持科技引领,使用的毛竹经FSC(国际)、CFCC(国内)双重森林认证,产品畅销国内外,年销售额达700万美元。积极寻求与中南林科大、湖南农大等院校的合作,不断拓展院县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探索发展“院士”经济,加强与吴义强院士的沟通对接,2023年1月9日,我县成功与吴义强院士团队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院士团队创新工作室”也成功落户,目前,已出台林科教3.0工程实施方案,双方将积极对接乡村振兴和“双碳”战略,在经济林、国储林、碳汇林培育以及花卉园林景观打造、竹木加工、绿色家居制造、文旅融合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深化合作,在发展竹木加工机械化、一体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在“以竹代塑”上做文章,并积极破解竹木加工产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密集、规模化程度不高等“卡脖子”技术难题,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助力双牌县从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的转变。
三、我县竹木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重视和林业职能的转型,当前我县竹木产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层次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品牌支撑,粗加工企业多,深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利用率不高,税收贡献率有待提升。二是资源培育较为粗放,技术支撑不到位,管理不够精细化,产能低下。三是科技支撑不够有力,竹木产业发展科技、人才等资源短缺,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市场占有率偏低,品牌知名度、产品含新量、产业竞争力亟待提升。下阶段,我县将重点推进好以下五项工作,全力打造竹木产业集聚发展“王牌”。
1.推进竹木全产业链发展。引进绿色理念、先进技术、科学管理的研发团队和高新林工企业入驻我县,重点生产竹集成材、竹建材、竹制品、免漆生态板、实木家具、杉木精油提取、竹木工艺品等高端产品。推进竹木废材、竹木废料的综合利用,生产开发竹浆纸、竹纤维、竹炭等系列环保产品。
2.推进林木资源增效。我县尚有近5万亩低产竹林和3万亩残次林地,主要集中在国有林场等区域,下步将重点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推进林地林权流转经营、培育增效,加快实施林木资源提升工程,切实提高资产资源使用效益。
3.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紧盯“一县一特”产业,大力发展林种、林养、林禽、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打造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合作开发中草药材、食用菌、竹笋、竹荪、高山野生茶等项目,实现合作共赢。
4.推进林旅融合发展。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建设为抓手,重点打造森林康养、森旅体验、亲子游乐、休闲度假等文旅康养品牌,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康养基地,开发竹酒、竹木工艺品、竹雕、根雕等产品,推动竹木产业、竹木文化等多种业态协同并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