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法:龙山县“五绿”并进 推深做实林长制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08-31 11:16 信息来源:

去年以来,龙山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州党代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林长制改革部署要求,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发展现代林业,切实守稳生态红线,全县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森林质量提升和生态富民成效明显,林长制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州前列,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生态保障。

一、完善体系制度建设,提升“护绿”能力

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建设。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林长、县长为县第一副林长、县级领导为县副林长、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为督察长、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龙山县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现有县级林长25名、督察长1名,乡级林长231名(国有林场林长8名),村级林长774名,监管员408名,执法人员64名,林长办411个,建立了“县建乡管村用”的网格化管理体系,共选聘护林员1435名,并将“一长三员”落实到管护网格。里耶镇中孚、民安街道的南台堡、康家坝、春景、蔬菜、凤阳、老城、书院坪、回龙、五爱等10个社区因无林地未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建立了各级林长巡林工作台账,全县三级(县、乡、村)林长1038名共巡林23072次,其中:县级林长共开展巡林29次,乡级林长巡林611次,村级林长巡林22432次。二是落实工作职责及配套制度。在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的同时,落实了林长制工作委员会、县级林长、乡级林长、村级林长及林长办的工作职责,做到各级林长有序按其职责开展林长制工作。先后出台了龙山县林长令制度、林长会议制度、林长巡林制度、林长制部门协作制度、林长制信息公开制度、林长制工作县级督查制度、林长制工作通报制度、林长制工作考核制度等八项制度,切实以制度推动林长制各项任务落实。《龙山县林长制工作考核方案》已报送至县绩效办,待会议审核通过后纳入县绩效考核。明确了考核细则、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考核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三是完成了公示牌的制作。严格按照省州林长制公示牌的要求完成了我县林长制公示牌的制作,全县共立各级林长公示牌411块,其中县级1块、乡级23块、村级387块,公示牌上明确了各级“一长三员”姓名、电话、职务、工作职责、责任区域及森林资源基本概况,并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更新林长制公示牌信息,确保“一长三员”责任无缝衔接,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完善巡护数据库的建设。已完成全县21个乡镇街道及两个国有林场的林长制巡护系统的数据采集,实现了林长制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全县共区划管护网格1440个,从巡护系统里可以查询每个网格的属性、“一长三员”的基本信息,真正做到山有人看,林有人护,事有人管,责有人担。目前已完成林长制巡护系统的培训工作,为推广使用巡护系统开展森林资源管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开辟林业绿化空间,拓展“增绿”成效

一是全面完成造林任务。2021年完成人工造林1700亩,封山育林6400亩,森林抚育14000亩、退化防护林修复11000亩,现有林改培8340亩,人工种草1500亩,草地改良1000亩,完成兴隆街道响水洞村、双龙桥村,茨岩塘镇凉水村,里耶镇农林村、跃进村,农车镇高坪村、花桥社区,民安街道蒲家河村等8个森林乡村的创建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2022年完成春季造林季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23200亩,欧洲银行贷款森林提质增效示范项目13776.5亩。完成森林抚育10000亩。完成省级生态廊道项目1000亩。二是充分挖掘造林空间。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及上图入库,实地开展调查并进行适宜性评估,充分挖掘造林空间。三是加强酉水河保护。3月12日,与来凤县共同举行“龙凤同行,文明‘酉’你”新时代文明实践植树活动,两县5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整个春季造林季,各乡镇(街道)累计在酉水河流域内栽种各类树苗50000余株,以实际行动落实《酉水河保护条例》,加速推进“龙凤”两县全域文明创建,加快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携手打造酉水河两岸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带。

三、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扛起“管绿”职责

一是加强有害生物防控。2021年秋至2022年春,完成松材线虫病除治小班15个,面积7500亩,除治疫木8060株,总投入资金95万元。开展无人机撒播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工作,防治面积1万亩,苦参碱烟剂防治马尾松毛虫2.55万亩,防治桤木叶甲1万余亩。完成生物多样性14个样区60条样线的动物调查。二是加强防灭火工作。构建县政府与各乡镇(街道)、村、护林员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的三级森林防火责任体制,切实加大野外火源隐患管理和森林防火宣传,认真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印发湖南省林长“第1号令”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三是加强林地管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林地管理保护,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林地管理工作有效运转,严厉打击涉林违法征(占)用地行为,确保“林长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全面完成2020年的133个、2021年141个违法图斑的查处和整改。

四、依托林业特色产业,发挥“用绿”效益

一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截至2022年,累计新造油茶90952.3亩,涉及全县19个乡镇(街道),152个村。万亩以上乡镇2个(召市镇、水田坝镇),5000亩以上乡镇5个(农车镇、桂塘镇、洗洛镇、茨岩镇、靛房镇);千亩以上的村30个。2018年新造油茶80%以上面积已开始挂果收益(茨岩塘中山村、召市镇桐堡村、桂塘镇桂塘社区等),2019年新造油茶面积40%以上已开始挂果收益(农车镇正河村、洗洛镇高寨村、里耶镇跃进村等)。通过对全县油茶小班的地类、造林年份、生产期、密度、面积保存率等开展种植细化调查,全县新造油茶苗木保存率80%以上面积83602亩,苗木保存率40%-80%面积3352.6亩、保存率低于40%面积3997.7亩。二是积极发展三木药材。充分利用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在大安乡万宝村、大红村、五星村、茨岩塘镇半寨村、面山村农车镇茶园村以及里耶镇八面山等乡镇营造黄柏、厚朴及杜仲等三木药材5万亩,其中厚朴1.3万亩,杜仲0.3亩,黄柏3.4万亩。三是实施森林碳汇行动。我局多次前往湖北利川、江西莲花等地考察林业碳汇,充分利用林业碳汇工程试点县优势,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州政办函〔2022〕41号)要求,“我州林业碳汇开发管理采取全州“一盘棋”模式统筹推进,各县市(区)和州直各职能部门暂时不得推介、发布、洽谈林业碳汇开发招商项目;所有拟洽谈签约的林业碳汇项目,一律暂时停止洽谈签约。对已签约但尚未实质性启动的林业碳汇项目,州、县市发改、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职能部门暂停开展规划设计、用地预审、环评、立项审批等项目前期工作。”目前我县林业碳汇项目暂时搁置。

五、宣传推荐生态优势,做好“活绿”文章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自林长制工作在我县实施以来,注重了对林长制的宣传工作,全年在各级媒体上宣传林长制工作达12篇。2021年11月17日,成功承办全州湘西州全面推行林长制暨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现场推进会,龙山县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二是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坚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打造优势品牌。2021年11月12日,龙山油桐种植系统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三是布局全域旅游。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全域旅游布局,打造了万宝山澧水之源、响水洞樱花公园以及八面山桃花源等网红打卡地。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绿色龙山”谋工作,着力“美丽乡村”促工作,围绕“生态振兴”抓工作,进一步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为谱写“三区两地”锦绣文章,绘就“五个湘西”壮美画卷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龙山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彭法:龙山县“五绿”并进 推深做实林长制

28636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