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文:关于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06-01 16:44 信息来源:

引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民众对湿地的重要性不清楚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湿地被毁林开垦,沼泽、河流、库塘等湿地功能严重退化,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已经刻不容缓。如何处理好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挑战。

一、湿地生态系统概述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是长期或短期形成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如淡水、半咸水、咸水体等,也包括低潮时不超过六米的水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具有很高的科研与生态价值,有着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湿地是人类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湿地生态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不仅影响到当代,更影响到子孙后代。

二、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系统现状与问题

鄱阳湖、洞庭湖,是我国第一、第二大淡水湖,因其调蓄径流、净化环境、繁衍万物的综合机能,素有长江“双肾”之称。其中,洞庭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被专家、学者公认为“世界巨大的基因宝库”、“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主要希望地”。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民众对湿地的重要性不清楚,再加上经济利益的驱使,大量湿地被毁林开垦。洞庭湖在泥沙自然淤积和围垦的双重影响下,湖泊面积容积逐年减少,湖体支离破碎,至50年代中期后,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迅速演变成第二大淡水湖。随着国家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发展理念之变,——清理“私家湖泊”矮围、电鱼等掠夺式“开发”,狙击湖砂疯狂盗采,关停造纸等污染企业,促进渔民“上岸转业”,实行“铁腕治湖”措施,扭转“靠湖吃湖”的发展路径,洞庭湖区山、河、田、林、湖、草、大气生态体系正在修复,环湖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圈正逐步成形。近年来,君山区林业局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落实过硬举措,补齐生态短板,持续不断做好绿色生态“加法”和环境污染“减法”,在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上付出了极大努力,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全境近68%的国土面积属于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区内湿地总面积2193.7公顷,湿地保护率稳定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77.2%的水平。

三、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君山区充分利用每一个时间节点,如“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观鸟节”。通过定期展版展示洞庭湖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建设成果、各具特色的野生动植物图片,播放专题宣传片,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现场签名活动,有奖知识问答等多种宣传形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群众中去,在民众心中生根发芽。同时对生态系统保护作出贡献的团体及个人应予以公开表彰和奖励,对私自开垦湿地,对野生动植物捕杀和滥砍滥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制裁,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当地广大民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同时成立巡查小组,挨家挨户做宣传,宣讲湿地的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引导村民发展合乎生态的农林产业,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

2.重视部门协作,加大生态研究。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实地的监测和考察,需要充分掌握本地区野生动物的生活规律和野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君山区林业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湿地保护工作。省林业部门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对湿地保护区进行土地监管、环境监测、污染治理、资源管理等工作。同时在湿地保护区进行野外监测、红外线监测以及多方资料收集,全力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积累更多的数据来为下一步的具体保护措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随着民众的野生保护意识增强,救护野生动物、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责任保险的工作量也在增大,而且这些救护、理赔工作大多为一线工作,环境相对艰苦。

3.构建生态旅游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君山区围绕建设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加快促进“农文旅体”大融合、大提质。即在全力做好湿地水系、土地、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文化保护工作的同时,依托君山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及红色文化等资源,在一定范围内合理规划并发展休闲旅游业。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和湿地公园等景点工程,不仅进一步拓展了城市绿地空间,提升居民生活环境,打造特色名片提高知名度,实现生态旅游模式带动当地的经济。同时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可以反哺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4.保障社会力量参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是一项投入多,见效慢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国家政府部门设立专项,长期持续的投入,还应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鼓励社会上更多团体及个人的参与。君山对于生态规划范围内的民营企业,凡是达到设计要求、符合湿地生态系统发展要求并验收合格的,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补助来进行激励。同时建立投资融资平台,有效筹集社会各界资金,注重形成合力,一方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另一反面动员全社会更多的力量参与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中来。

总结:君山拥有独特的生态区位,大自然赋予了丰富的生态资源,保护好这片国际重要和大自然的精灵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精致君山”。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经济产业开发相结合,依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者系君山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兴文:关于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思考

2526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