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湘森:邵阳县森林防灭火综合情况分析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资源,而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并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为全面做好我县森林防火工作,县林业局主动协同应急、气象等部门,对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了全面核实摸底,并结合收集的数据对本县森林防灭火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一、森林资源情况
邵阳县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东邻邵东、祁东县;南抵新宁、东安县;西靠隆回、武冈;北接邵阳县区、新邵县。地跨东经110°59′56″—110°40′14″,北纬26°40′36″—27°6′8″。全县行政区总面积199688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0.93%。邵阳县城区塘渡口镇距省会长沙市260公里,距邵阳市区33.5公里。土地总面积1996.8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3个农林场,658个村(工区),总人口105万人。
邵阳县系湖南省重点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生物繁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3年消灭宜林荒山,1998年实现全面绿化。到2019年,全县林地面积102035.2公顷(包括耕地造林364.5公顷,非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4427.1公顷)其中国有6233.0公顷,占6.11%、集体95802.2公顷,占93.89%,有林地面积(含经济林地)92161.6公顷(其中乔木林地面积57214.4公顷),森林覆盖率46.39%,活立木总蓄积量453.21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342.76万立方米);竹林面积2116.8公顷、毛竹总株数5278258株。天然林37781.5公顷,人工林56494.0公顷。公益林地51579.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0.55%,商品林地50455.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9.45%。生态公益林中:国家级公益林32966.1公顷,占公益林(地)63.91%;省级公益林7170.6公顷,占公益林(地)13.91%;县级公益林11442.8公顷,占公益林(地)22.18%。
二、重点防火区域(风险点)及可燃物情况
县内6个乡镇场均为重点防火区域。经统计分析,近年来各乡镇的森林火警、火灾,多数属人为火灾,城区周边乡镇村民森林防火意识淡薄,在野外用火上随意性较大。
1.全县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邵阳县重点火险乡镇3个:郦家坪镇、金江乡、河伯乡(包括石漠化公园);重点国有林场3个:河伯岭林场、五峰铺林场、反封岭林场;重点保护区1个:天子山湿地公园。
2.林下可燃物载量及清理状况。全县境内林区内林下可燃物类型:中幼龄林以灌草为主、近熟林以针叶树种的枯枝层、阔叶以落叶为主。林下可燃物均以自然更替为主,未采取任何人为清理活动。
三、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全县防火检查站共5个:河伯岭林场马头岭工区、付六冲工区、企坪工区、大水元工区和五峰铺林场高霞山。
2.全县森林火险监测站数量2个:林业局办公楼、霞塘云中学。
3.全县已建成防火隔离带339.5公里。
4.全县县级装备储备库1个,面积60平方米,经纬度为111°18'24.5",26°0'17"。
5.全县各林区内水库为固定水源点,共280个,蓄水量14621.28立方米(具体分别见附件5)。
6.瞭望台2个,面积90平方米:分布在河伯岭林场和五峰铺林场,面积分别为30和60平方米。
7.视频监控点4个:黄荆乡青山村,东经111°25′40″,北纬27°01′24″;塘渡口镇大岭社区,东经111°17′24″,北纬26°59′03″;罗城乡金华村,东经111°31′32″,北纬26°55′05″;河伯乡城背村,东经111°20′35″,北纬26°53′40″。
四、防灭火力量建设情况
邵阳县专业森林消防队伍1个,编制人数11人,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24个,编制人数626人分布于每个乡镇场。
五、火源隐患管控存在的问题
邵阳县2000-2019年间共发生一般森林火灾(含火警)221起,较大森林火灾152起,重大森林火灾1起,没有发生特大森林火灾。起火原因主要是烧茅草、烧灰积肥、清明祭祖燃放烟花爆竹等农事祭祀活动,极少部分是吸烟、燃放孔明灯、野炊及炼山走火引起的,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因林权分散、树木生长周期长、回报率低,造成无人管护现象越来越明显。加之护林员少,人均护林面积过宽,首尾难顾。
2.群众防火意识不强,发生火灾很难自发第一时间组织扑火。
3.因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林农交错,可燃物堆集较多,发生森林火灾易导致火焰旺、燃烧时间长,很难扑灭。
4.部分群众安全用火意识淡薄,农事生产烧荒烧灰、烧田坎土圹陋习难改,且不做防范措施。
六、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的主要经验做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造成我县主要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比较复杂,既要进行短期治理,还要建立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始终坚持把责任落实放在重要位置,制定《邵阳县2020年森林防灭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协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切实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指导、乡镇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森林防灭火局面。
2.强化防灭火工作主体责任。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定期督查全县各乡镇(场)重点时段、重要区域森林防火情况,对工作不重视、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及领导,依纪依规从严处理;对重大以上森林火灾,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对失职、渎职或森林防火责任制不落实引起森林火灾和造成重大损失、人员伤亡事故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法律责任。重点压实乡镇火源管理、巡护、宣传、半专业队伍建设等工作职责,特别是要明确乡镇火情早期处置职责。乡镇干部要发动村组党员、辅警、护林员积极参与治理野外火源,摸清林农生产用火时间和区域分布;高火险天气,合理安排巡护人员和巡护区域,最大限度的扩大巡护面,减少监管盲区。生产、祭祀用火,从烟到火都有一个过程,发现烟火时,巡护人员要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
3.打通村组防火责任最后一公里。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和形势,强化全民防灭火意识,切实形成思想上受教育、制度上受约束、行为被管束的火源管理机制,村组要利用村规民约规范农事用火,切实履行生产用火审批、监烧制度,从村组党员做起,落实奖罚措施。以一村一策和普遍实行相结合,相互良性影响,逐步形成以面带点的良好局面。
4.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升森林火灾防范意识。要树立“抓宣传就是抓防火”的理念,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坚持精准宣传、立体宣传、全民宣传,使森林防火宣传全覆盖。要把旅游景区、车站等人口密集区、林区进山路口、道路路口、电力电信线路沿线以及城镇、村庄等森林防火重点区域,作为宣传工作的一线和主战场。要充分利电视、“村村响”、手机短信、微信群、QQ群、报刊、森林防火简报等宣传媒体,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发布通报森林防火森林防火信息。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防火减灾,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意识。
5.重点管治坟山用火行为。各类森林火灾中,坟山起火是最多、最易集中爆发、最难管。春节前做好坟山安全隔离措施,比如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计划烧除。对于扫墓烧纸放炮等行为,积极宣传引导,村规民约约束,利用禁火令严格处理,结合党员干部值守干预等多管齐下,疏堵结合,逐步形成坟山无火无烟的向好趋势。
6.对连片林区实行网格化管理。落实经费保障,积极开设必要的防火林道,能通车上山;还要营造生物防火隔离带形成防火屏障。
森林防灭工作火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林业人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新思维,主动作为,积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