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知先:以新思想统领嘉禾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就预示着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正式进入国家级顶层设计、顶层管理之中。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必须符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以新思想统领建设与发展。
一、嘉禾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情况及发展优势
湖南嘉禾国家森林公园于2015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西南面,地处南岭山脉以北的道宁桂丘陵 河谷盆地之腹部。森林公园由南岭山片和九老峰片区两个独立片区组成,总面积4922公顷,其中南岭山片区4607公顷,九老峰片区315公顷,两片区之间相隔2千米。与国内其它国家森林公园相比,嘉禾国家森林公园优势独具。
一是生态资源丰富。嘉禾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83.6%,位居全省同类森林公园前列。公园内植被景观丰富,有大面积的次生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森林群落景观多样、季相变化多彩,喀斯特地貌和典型的石灰岩山地丰富多样,或险峻挺拔、或深邃夹峙、或浑圆垒砌,视觉冲击力强大;地文景观和原生植被丰富,伴有多姿多彩的水文景观和天象景观。园内植物多样丰富,有维管束植物195科、700属、1208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8种。特别是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植物伯乐树,处于青山窝山谷,呈零星状分布,面积约200亩,很有保护发展的空间和价值。
二是气候条件独特。嘉禾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南岭山地腹地的道宁桂丘陵性河谷盆地之腹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是亚热带内陆湿润气候类型。冬暖夏凉的气候,被人们誉为“避暑胜地、养生天堂”,吸引广大游客前来休闲度假。
三是交通优势明显。嘉禾雄踞郴州西南部,与周边5县均为半小时车程;京珠复线、厦蓉高速在此交汇互通,北上长沙,南下广州,西通桂林,东达赣州,仅需4小时车程。得天独厚的立体交通优势缩小了嘉禾与全国各地的时空距离,为嘉禾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目前,嘉禾国家森林公园外部通过晋屏大道、中华西路等城区主干道与嘉宁、嘉新、嘉蓝、嘉临等县级公路相连,去往周边县市的交通四通八达;内部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南岭山片区共有11条公路,总长62.2公里,连接各大景区,九老峰片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形车道、自行车道和景区游道。
四是地理位置优越。嘉禾国家森林公园紧邻嘉禾县县城,是典型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九老峰片区位于县城城郊,是县城不可或缺的绿心,与县城的晋屏大道、县道X080线、省道S322线等城区主干道紧密相连。市民3分钟即可走进大自然。森林公园与嘉禾县城相互依存,“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市民在公园徒步、健身、休闲、赏景蔚然成风,游客逐年递增,2017年已达120万人次。
五是文化底蕴深厚。嘉禾是开国上将萧克和著名作家古华的故乡,《浴血罗霄》和《芙蓉镇》两部茅盾文学奖著作的诞生地。嘉禾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衡湘稽古录》中记载:“天降佳谷,神农拾之,炎帝之世,以教耕作于其地为禾仓。嘉禾县,帝之教稼也。”嘉禾是人文荟萃、风情独特的民歌之乡,狮舞、花灯戏内涵丰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禾伴嫁歌享誉全国。嘉禾是湖南省十大湘菜产业县,三味椒、倒缸酒、血灌肠等特色美食名扬四海。“江南第十八佛地”普济寺香火旺盛,珠泉涌月、仙人摆渡等嘉禾八大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嘉禾是红色革命故乡,肖克将军故居、辛亥革命元老李国柱墓、桐梁桥红军战斗遗址等,折射出嘉禾灿烂光辉的革命历史。嘉禾国家森林公园绿色生态资源与红色旅游相得益彰,成为“红”、“绿”休闲旅游的优良基地。
二、嘉禾国家森林公园未来发展的总方针和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嘉禾国家森林公园未来发展的方针和目标为:以“两需要”为方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以保护好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和森林风景资源为第一要务,在保护的基础上,以森林公园丰富的资源为载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精心打造成森林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户外发展于一体的一流的生态型城郊国家级森林公园。
三、嘉禾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有序分步实施建设。以国家林业局批准的《湖南嘉禾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总纲。根据现有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结合森林公园区位优势,以修复示范、自然和谐为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修建性详规,实施保护核心景观区、抚育生态保护区、建设一般游憩区的发展战略,以文化吸引人、以生态留住人、以景观打动人。同时,严守规划的法律性,做到一张图纸规划管到底,一个理念实施建设到边,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建设。目前,正由湖南大学设计院开展修建性详规编制。
二是修复生态,推动自然景观提质。全面实施森林景观精准提质战略,大力修复生态,把森林、林木意识向生态意识的转变,改变单一用材林林区现状,实现林木与阔叶、彩色树混交,珍贵树种与经果林齐上的新局面,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同时巩固和完善“林改”成果,让广大林农真正实现由“砍树养人”向“养人种树”转变。目前,省林业厅已批准嘉禾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全省珍贵树种基地建设。
三是抓实森防,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按照“重宣传、强措施、突重点、保安全”的思路,不断创新森林公园防火长效管理机制,有序实施森林公园防火隔离带建设,加强进山人员管理,严把野外火源管控关,实现森林公园“零火警”、“零火情”、“零火灾”“三零”目标,确保森林公园内森林资源安全。
四是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林区不缺绿,但缺景,林区不是不吸引人,而是人无法在林区通行、生活和享受,关键是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住宿等不齐全、不配套。因此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对森林公园内主要道路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对主要景区进行美化。
五是合理开发,大力发展旅游产品。按照“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策划森林生态观光旅游、神农教耕文化、森林康养、森林碳汇、森林游憩等旅游产业及产品,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生态与经济双赢,提高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
六是加强宣传,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嘉禾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教育功能,利用森林公园生态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受益群众广泛等有利条件,通过播放宣传片、树立宣传牌、制作宣传栏等形式,向广大游客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使广大游客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从而将嘉禾国家森林公园打造成为展示自然生态文化,宣传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的坚强阵地。
七是创新思维,探索全新发展模式。发展“森林旅游+”模式,促进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科普旅游等项目发展;树立精品工程理念,打造四季花海、珍贵树种造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林下种养殖项目等精品工程;实行政企合作,解决森林公园资金问题“瓶颈”,充分发挥森林公园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森林公园生态产品产出量,让广大人民群众及游客实实在在享受到森林公园的多样化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