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培红:发展森林康养 助推赫山经济
近年来,我区林业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围绕“融入发展、特色发展、绿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紧扣“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赫山”发展主题,同心协力,助推林业现代化发展大计,为建设美丽富饶新赫山做出了贡献。主要成果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造林绿化全面提升。2016年,全区林地面积实际保有量为57.93万亩,保有率为100%;造林完成2.36万亩,森林覆盖率34.3%,森林蓄积量156.64万立方米。二是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杨树、楠竹、油茶和花卉苗木为主的发展格局。杨树约255万株,主要分布于全区各沟、港、堤、路,折合面积6万亩;楠竹21.8万亩,立竹总株数3034.5万株,年出产立竹70万株,上规模的竹产品加工企业16 家,年总产值2亿元;油茶6.2万亩,拥有1个省级优良无性系采穗圃,1个面积为200亩油茶良种育苗基地,2个油茶加工企业,年加工茶籽1200吨,年产值2900万元;花卉苗木3.5万亩,大小苗圃近200家,苗木总资产20亿元,年销售收入4亿元。
但是,赫山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同在,动力与压力俱增,喜忧参半。前几年,杨树发展迅速,近年来杨树经济效益不高,造成林农种植、养护的积极性低落,管理日渐粗放,杨树产业的疲软已成定局。竹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近年我区整改关停了大量竹凉席加工企业以及竹筷加工企业,市场低迷不景气,靠山吃山的林农收入急剧减少。我区花卉苗木在品种、技术、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及效益等方面与周边地区及外省市有较大差距,科技含量低,生产规模小,营销方式落后,发展资金匮乏。可以说,除油茶产业尚处于向上发展的态势外,支撑我区林业的其余三大产业正面临瓶颈,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赫山林业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临界点。我们必须启动新的思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寻找长足发展的突破口,发展新型林业产业模式,才能更好地助推赫山经济发展。
这个突破口要以“环境优质、产业高效、文化繁荣、景观优美”为目标,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重点,全力推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林业发展与绿色创新相结合的现代新型林业建设,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森林康养就成为了这一突破口的最佳选择。
森林康养是一个全新的林业产业发展理念,是以优质的森林资源为依托,将医学和养生学有机结合,在森林里开展游憩、度假、保健、养老等一系列有益人类身心健康的活动,是新常态下林业改革发展的创新模式,是林业经济多元组合、相融共生的新业态。
全新的森林康养产业,前景非常广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环境恶化了,亚健康人群变多了。因此,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追求,想吃得健康、穿得健康、住得健康、玩得健康。国家林业局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应运而生,淘宝已经高价出售“空气罐头”,风光秀美的鱼形山盖起了“会呼吸的房子”,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例证。国家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就是绿色发展,省委、省政府已将森林康养正式纳入“十三五”规划,森林康养正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
赫山的森林康养产业,优势非常明显。赫山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赫山地处益阳市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显著,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是益阳市休闲康养的主要承接地,也是对接长沙的桥头堡。近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大力推动休闲度假旅游、养老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等产业。2015年省人民政府将森林康养正式纳入“十三五”规划中,森林康养产业将步入快车道,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森林康养产业是一片有待开拓的新蓝海。我们将确立以打造“大美赫山、康养胜地”为主题,以“森林康养助推脱贫攻坚、满足健康幸福生活需求”为目标,以“一心两园”为重要平台,科学布局、均衡发展,打造1小时森林康养舒心圈,做到“以林地促康养、以康养带旅游、以旅游推发展”。
“一心”即鱼形山森林康养中心。这是我区森林康养的主阵地,包括鱼形山国有林场、碧云峰和四方山。着重按森林康养、森林旅游、森林健康慢运动、森林探险、森林养生等功能,统筹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因地制宜规划建设标识牌、康养服务站、休憩设施、露营地、卫生设施、报警点、应急救护和停车设施。加强通道、水系、庭院绿化,提升森林景观品味,规划森林景观布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森林沐浴、养生饮食、运动拓展、森林茶室、森林书吧、森林观鸟等项目,因地制宜打造康养体验亮点,为市民和外来游客在休闲、健身、康体、徒步中增添体验,增加乐趣。
“两园”就是汉森健康产业园和来仪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委区政府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以新河以北的大片湖区为基地,着手打造赫山区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引进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和理念,创新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这为赫山新型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契机。
汉森健康产业园作为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的亮点工程,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在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现代农业、医疗康复与健康管理的基础上,打造以中医养生养老、医疗生态旅游、养生文化体验为核心的高端健康养生产业园。除此之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农业发展与自然风光、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相结合,并推广至广大林区乡村。
来仪湖湿地公园作为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更应着力将其打造成为集休闲、观光、养殖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级湿地公园。来仪湖湿地公园重点建设森林康养林道、康养林带、康养林网。利用和结合原有道路改扩建森林康养步道,并结合功能布局,开展优材更替、林相改造与维护、大径级林木培育、彩叶景观森林培育等工程,营造、补植景观类和芳香类植物,提高康养林疗养功能。着力发展生态度假、生态养生、生态疗养等房地产,推动休闲养身公寓、疗养保健公寓、安居养老公寓、绿色低碳建筑等多样化房地产发展,进而打造一批环境优美、魅力独特、服务完善、文明和谐的高端森林康养社区。
推进“一心两园”建设,必须加强森林康养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功能齐备、互通共享、高效便捷、稳定安全的森林康养信息化系统,打造“互联网+森林康养”发展新模式。以全省国家级森林公园智慧旅游网络为平台,形成基地、客户、林农三位一体的快捷服务。
推进“一心两园”建设,必须加强森林康养文化宣传推广。利用报纸、电台等传统媒体和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介绍森林康养理念、产业政策和发展趋势,创作一批森林康养微电影、宣传画册等,举办康养论坛、赛事评选、节庆会展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广泛传播森林康养知识,提升赫山森林康养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力争成为湖南森林康养一线品牌。
森林康养产业是林业旅游业的升级,既是积极响应人民群众生态和健康需求,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独特优势,大力拓展森林多重功能,主动融入大健康服务产业领域的重要机遇和有效载体,又是推进供给侧改革和林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扶贫的客观需要和路径选择,更是市场的必然需求。加速推进一心两园建设,赫山森林康养产业年产值可达10亿元,对赫山地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在3个百分点以上,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产业发展前景。一句话,森林康养产业将成为生态与经济同步发展的新契机,成为继续做大金山银山的新突破口,也将成为落实区第五次党代会精神,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全省县域经济前十强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