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建设美丽新安乡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9-14 17:42 信息来源:
   最近,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为“新五化”。安乡县委县政府也于去年底适时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的号召。安乡发展绿色产业,是加速创森工作的需要,是加速宜居安乡建设的需要,是加速幸福安乡建设的需要,是我县对接惠宜佳木业的需要,也是我县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选择之一。目前,我县绿色产业工作正稳步推进。
  一、绿色产业的概述
  (一)绿色产业的定义
  绿色产业涵盖了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从第一产业的角度来讲,它分为林业和农业这两大块。林业包括大面造林、绿色通道建设、庭院绿化、创建森林城市、花卉苗木培育等;农业包括常规种植业及其他新型的花果蔬在内的特色种植业。从第二产业的角度来讲,既包括第一产业所有绿色产品的贮藏、运输、深加工等,还包括种植业所需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培育等。从第三产业的角度来讲,它是第一、二产业的延伸,主要有湿地观光、森林旅游、花果采摘体验、各种休闲活动、花卉观赏及以此为题材的活动,如荷花节、葡萄节、湿地日、爱鸟周等绿色休闲观光旅游及服务业。
  (二)绿色产业发展的现状
  安乡在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致力于资源开发利用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加快发展,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商品林基地基础初具雏形。积极推动杨树产业生产上规模上水平,现有杨树10万多亩,成为了常德市、洞庭湖区的杨树大县。
  二是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近几年来,我县在全市开展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战略部署下,花卉苗木特别是常绿风景苗木需求量快速增长,刺激了花卉苗木产业的兴起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生产经营花卉苗木面积1000亩,年出圃合格苗木100万株。花木种植主要分布在黄山头、安障乡、深柳镇、安丰乡、安德乡等等。深柳镇的蝴蝶兰、黄山头的木林森苗木专业合作社全省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些大户培育的花卉苗木品种主要是樟树、桂花、玉兰、红叶石楠、罗汉松、茶花、红继木等,一部分满足我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需求,一部分销往县境外。
  三是林产工业初具规模。全县林产企业达到5家,初步形成了以建筑装饰、包装材料、家具、人造板等为主的林产品加工业体系。涌现出了惠宜佳、兴源木业等一批规模企业。2014年我县成为常德市林产工业先进单位。
  (三)绿色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1. 花木产业难担大任。一是生产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县的花卉苗木、果蔬以分散经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格局,如:有108户社员的黄山头木林森花卉苗木合作社仅有花卉苗木500亩,户平不足5亩,而外地花卉苗木专业户规模多在100亩以上。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含量较低。目前,规划的示范基地内大部分设施比较薄弱,加上技术人才匮乏,新品种选育力量薄弱,主要是常规扦插育苗、种子直播育苗,常规大田栽培,高档苗、球苗研究滞后,贮存、保鲜、组培、无土栽培等新技术鲜有应用,在花卉苗木良种繁育技术等方面与外地差距很大。三是花卉品种单一,发展盲目性大。我县目前几个较大的花卉苗木种植大户都在发展前几年走俏的樟树、桂花、玉兰等品种,银杏、红叶石楠、樱花、紫薇等珍贵品种相对种植较少。而近年来普通品种市场行情明显走低,珍贵树种正在逐年走俏,导致竞争力远不如其他地区。
  2. 绿色产业产品公众需求多而政府采购不足的矛盾突出。随着人民群众收入的不断增加,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花木生产者和城镇居民对公园、绿地、绿化等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但政府采购力相对不足,我县尤为突出。
  3. 周边县区同质化竞争加剧。近几年周边县市区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抢抓机遇,争项目、调结构、促转型,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抢占发展制高——如澧县的森林城市建设、湘源产业、花木产业,公安县的“绿满公安三年行动”,发展态势异常迅猛。安乡绿色产业面临发达县市挤压、兄弟县市挤出的双重压力,被边缘化的压力增大。
  二、绿色产业发展的目标
  1. 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目标
  建设期为2015-2025年,分近、中、远三期。
  近期目标(2015—2017年):每年建设基地3000亩,到2017年全县花卉苗木面积达到10000亩,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建立1个花卉苗木网上交易平台。
  中期目标(2018-2020年):全县发展花卉苗木面积达到20000亩,实现产值2亿元以上;建立1个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建立1个花卉苗木物流中心。
  远期目标(2021—2025年):全县发展花卉苗木面积达到50000亩,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力争到2025年,逐步形成集花木常规生产、工厂化生产(苗木组培)、科研、贮运、营销、信息及承包绿化工程于一体的花卉苗木产业体系,将我县建成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内具有平原湖区特色的花卉苗木基地县,成为湘鄂边界远近闻名的花木之乡。以此为基础,全方位推进以花木为主题的观光旅游。
  2. 花果蔬休闲观光产业的发展目标
  建设期为10年(2015年-2025年)。
  近期为2015-2016年,建立人工智能设施草本花卉(含蝴蝶兰、果蔬)核心区100亩,示范种植区600-800亩,栽植观赏价值高、经济价值高的草本花卉、水生花卉;建设珊珀湖休闲垂钓区,培植农家乐、种养体验户20-40家。
  中期为2017-2020年,扩大完善珊珀湖休闲区建设,农村园林化试点建设,扩大草本花卉、果蔬种植面积到2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
  远期为2021-2025年,全县草本花卉(果蔬)面积达到5万亩,全面推进乡村园林化建设,实现产值3亿元。基本形成集生产、科研、苗木组培生产、贮运、营销、信息及承包绿化工程等经营管理体系,有效带动全县花卉苗木产业,积极引导以花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建成具有平原湖区特色绿色产业基地县。
  3. 杨树及水杉产业的发展目标
  建设期为2015-2025年,分近、中、远三期。
  近期目标(2015-2017):到2017年,全县杨树和水杉面积达到1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75万立方米,年林木产值达到6000万元。年采伐杨木8万立方米。
  中期目标(2018-2020):到2020年,全县杨树和水杉面积达到1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90万立方米,林木产值达到7200万元。年采伐杨木10万立方米。
  远期目标(2021-2025):到2025年,全县杨树和水杉面积达到2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100万立方米,林木产值达到8000万元。年采伐杨木15万立方米。
  积极支持惠宜佳木业做大做强,逐步实现本县杨树资源能满足惠宜佳木业所需原材料的30-50%;并积极鼓励惠宜佳木业在本县及周边县市发展杨树原材料基地5-10万亩,帮助惠宜佳木业以协议方式与周边县市签订年供杨树10-15万立方米合同,确保惠宜佳木业生产所需要的杨树资源,推进惠宜佳木业健康快速发展,带动我县绿色产业。
  4. 美丽乡村及庭院绿化的发展目标
  以行政村为单位,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力争三年建成31个美丽乡村,其中建成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5. 县城区公共绿地的发展目标
  到2017年,城区绿地面积达428公顷,城区绿地率达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
  到2020年,城区绿地面积达635公顷,城区绿地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到2025年,城区绿地面积达800公顷,城区绿地率达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
  建设好长岭洲公园和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
  三、绿色产业发展工作重点
  1. 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建设高规格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和药用牡丹试验基地,发展面积30000亩,辐射安造垸所属乡镇。以木林森合作社为依托,以黄山头林场为主体,培育樟树、桂花、红叶石楠等常规绿化苗木品种;以林科所为中心,引种试验培育药用牡丹和观赏牡丹新品种,试验成功后逐步推广发展。二是建设草本为主的花卉基地,发展面积5000亩,辐射深柳镇及其周边。以土生源农庄为依托,培育蝴蝶兰、兰花、菊花、西洋杜鹃等品种。三是建设灌木为主的种苗基地,栽植红继木、苏铁、罗汉松、茶花等品种,发展面积5000亩,以安德乡为中心,辐射安澧垸所属乡镇。四是建设药用陈皮基地(每年3月栽植,密度为每亩50株左右,三年后挂果,挂果后第二年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产果2500公斤,按去年市场行情每公斤10元算,亩产值25000元),发展面积5000亩,以安生乡为中心,辐射安昌垸和文化垸所属乡镇。五是建设湿地为主的休闲观光基地,发展面积5000亩,辐射安保垸所属乡镇;在珊珀湖周边沟渠、蔡家溪等河湖培育睡莲、荷花、香蒲、菱角、芡实等水生植物,在安康乡仙桃村种植荷花、桃花等,在安丰乡黄家台村种植菊花、西洋杜鹃、美人蕉等花卉品种,在安康乡安民村种植葡萄等等种植模式,达到既净化水质与美化环境,又保护好湿地的目的。
  2.市场与物流建设。提升现有花卉市场的规模和档次,采用政府扶持、民有民营的机制,利用我县便利的交通条件,建设花卉展示、交易、配送市场,吸纳我县及周边地区的花卉进入市场,发挥市场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融国内外花卉品种、技术、肥药、设施、器械及信息于一体,将我县建成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花卉苗木配送中心,降低花卉销售成本,提高种植效益,增强我县花卉竞争力。
  3. 繁育中心建设。在大鲸港建立花卉繁育工厂,大力推行无土栽培、组织培养和工厂化育苗,以及保育装置、控根快速育苗、容器育苗、高位嫁接、改冠换头、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扦插等新技术。随着我县花卉产业的发展,对种苗、种球需求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县花卉、苗木品种主要依赖从外地引进。重点进行新品种选育、培育和野生品种驯化、试验示范、引进和推广,为我县花卉产业的高观赏价值、高附加值、高产量、高销量的苗木,促进我县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4. 营销体系建设。一是巩固和完善现有营销网络。建设“彩色通道”,培育专业销售龙头公司及物流公司,建立多渠道、灵活有效的流通机制,形成适应市场特点的流通体系。二是加快培养花卉苗木业经纪人。广泛吸纳跨行业、跨地区的社会力量来加强纵横联系与沟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体系,加快产业化进程。三是加快建立花卉产业化信息网络。花卉产业是“鲜活”产业,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性较大,必须全方位捕捉信息,形成完善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提高规避市场风险能力。
  四、几点建议
  1. 加强市场调研,高水准做好绿色产业规划。首先,决策层要提出绿色产业目标。县委县政府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发展绿色产业必须坚持“六靠、四要”: “六靠”即靠策划引导、靠科技推进、靠规模承载、靠机制保障、靠市场引领、靠文化培育;“四要”是产业要高端;产品要优质;产地要出名;产出要高效。其次,必须有高水准的总体规划与实施方案。光靠农业局、林业局几个人闭门造车肯定不行,要作好绿色产业五年、十年规划,必须聘请国家级团队,结合安乡实情及目标,精心进行超前设计。再次,建议组织花木大户外出考察,学习外地成功经验,让大户主动在花木发展水准与规模上自我超越,形成大户百花齐放的局面。
  2.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绿色产业十年不变。首先,县委县政府要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安乡县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安乡县绿色产业发展实施规划》,而不是以县创森办的文件下发。其次,建议县人大审议并作出《加快我县绿色产业发展的决议》,督促县政府切实搞好绿色产业长期建设。再次,将绿色产业发展列入我县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
  3. 加快龙头企业培养,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引进和培育资金实力雄厚、有市场有技术的企业参与绿色产业建设,探索企业与个体花卉苗木大户、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发的投融资模式,建立“公司+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我县绿色产业发展。定向培养和扶持5—10个专业化程度高、技术力量强、市场前景好、诚实守信的苗木企业或合作社,成为市、县级绿色产业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在项目、用地、信贷、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扶持政策,进一步增强其核心竞争力。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个体大户、专业户、合作社普通社员,共同参与花卉苗木种植,利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生产技术、营销手段促进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帮助更多的中小花卉苗木生产经营户,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市场竞争力,逐步壮大我县花卉苗木产业。
  4. 强化保障措施,做好绿色产业服务工作。一是政府在土地规模流转、贴息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同时要整合各单位的涉农项目,形成合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绿色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在3-5年内,县财政安排专项奖励资金,实行以奖代投,主要奖励乡镇、县直部门发展绿色产业工作突出的单位和花卉苗木种植大户。二是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职能部门(社人局、林业局、农业局)要加强对公司、大户,特别是普通花农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及时推介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花肥,通过长期的努力,实施绿色产业“千百十工程”,培养1000名花木熟练工人、100名花木工程师、10名花卉培育方面的省市劳模,为绿色产业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三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引导建立花木市场、花木营销电子平台、花木销售企业,让我县花木及时销售出去,让绿色产业真正成为绿色银行;结合我县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珊珀湖省级重要湿地、汤家岗文件遗址、刘弘墓等人文自然景观,以及绿色产业的附加产品如花木长廊旅游、油菜节、红花子节、荷花节、葡萄节等,积极开发与规划我县特色旅游业,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绿色产业附加值。
  综上所述,安乡县绿色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只要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所有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有高标准的总体规划与科学可靠的实施方案,有全县长期不懈的持续努力,我县一定能发挥后发优势,又快又好发展绿色产业,壮大绿色经济,提升绿色文化,培育成我县支柱产业之一,把绿色产业打造成我县亮丽的绿色名片,建设美丽而富饶的新安乡。
  

李卓: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建设美丽新安乡

667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