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县:绿染山野农家院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8-03 00:00 信息来源: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区县,有林地面积90多万亩,林木覆盖率74%。近年来,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蓟县林地资源迅速增加,森林质量大幅提高,森林结构得到优化,整体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蓟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家旅游,目前全县特色山野家庭旅游发展到11个乡镇,71个旅游特色村、1500个旅游经营户通过市级认证,全县农家旅游年收入6000多万元。
  归纳蓟县农家旅游的类型,主要有两类:
  一是果品采摘型。下营镇青山岭村是新发展的农家旅游专业村,该村依托京津风沙源工程,大力发展以优质梨、桃、杏等采摘品种为主的经济林,结合生态旅游,把经济林发展成采摘园。该村投资20万元,对果园周边进行绿化美化、道路硬化,将原有经济林建成了标准的观光园,按照有机果品的示范标准对观光园进行管理,确保果品质量,以此为依托发展农家旅游。经过几年发展,农家院达到110户,户均年收入5万多元,带动了500人就业,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农副产品的销售。
  二是景区旅舍型。穿芳峪乡毛家峪村是典型的农家旅游专业村。全村共46户、170人。该村位于蓟县东北部,北依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邻碧波万顷的翠屏湖,东至清东陵,西达娘娘顶和黄崖关古长城,山环水绕、奇石怪岩、风光秀美,拥有亿年石、万亩林、千亩果、百年树、长寿人、仿古亭等奇特景观。近年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业,在短短的几年间,凭着大胆创新的精神、敢为人先的锐气,走出了一条旅游致富路,农家旅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使毛家峪形成了集村办景点和农户旅游为一体的旅游产业规模。目前,全村46户农户全部从事农家院旅游接待,同时还吸纳了部分外村劳动力就业。2005年,全村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旅游收入5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7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总结蓟县农家旅游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的路子。蓟县农家院旅游发展过程中,各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在旅游主题上,有的突出果品采摘,有的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突出自身特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毛家峪村设计推出了老年乐农家游、坐驴车等山村特色活动,深受游客喜爱。
  二是政府引导,农家院经营管理规范。实践证明,政府主导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经之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构建中等旅游城市”的战略构想,成为农民发展旅游的指示灯。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市、县、乡镇三级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县农家院旅游经营户要通过标准检查,实行挂牌经营。在经营管理上,农家院实行“公司+农户”的统一管理模式,客源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不收取任何费用。公司负责组织旅游户经营者和接待服务人员,进行接待礼仪、客房服务和农家菜肴制作等方面的培训。在日常经营中,严格执行县政府下发的《农家院旅游管理暂行规定》和县旅游局下发的《蓟县农家院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是精心规划,注重可持续发展。蓟县农家旅游的发展,充分考虑了地方的自然风貌及特点和文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重视对农家旅游的监管,重点是监管好每一个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的细枝末节,同时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和乡村旅游集体的培训、教育,提高了农家院服务素质和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品牌和形象,实现了农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img src=""/>

天津市蓟县:绿染山野农家院

6694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