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太平镇“五部曲”奏响集体林改工作乐章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8-26 00:00
信息来源:
现在,只要你走进石门县太平镇的大山之中,你或许会遇到一户户在山林中指界、告界的林农,顶着炎炎烈日,或挥舞镰刀、或埋设界标,虽都挥汗如雨,但都喜笑颜开——这是该镇党委政府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后,通过精心部署、广泛宣传、集中精力,全镇上下共奏“林改”工作“五部曲”的真实写照。太平镇地处石门西北部,总面积360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人,辖18个行政村,全镇现有林地面积43万亩,林地面积仅次于壶瓶山镇,林改工作量位于全县之首,林改工作时间紧、任务大。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该镇党委政府没有被压力所压倒,而是变压力为动力,本着“明晰产权、规范流转、减轻税费”的工作目标,达到让农民兄弟通过林改能实实在在受益的工作目的,在全县林改试点的工作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广泛开展政策宣传,浓厚林改工作氛围,通过“五部曲”奏响了全镇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乐章。目前全镇18个行政村(居),均按村级林改工作方案,进入了调查摸底、“指界、告界”工作实施阶段,林改工作在全镇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外业勾图已完成总任务的30%。
“一步曲”: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全镇林改工作采取分类指导、分村实施的方法,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最大限度的保证镇村两级《方案》的可操作性。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镇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太平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镇林改领导小组,明确了在10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外业勘界工作任务,11月底换发证50%,2010年底以前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工作目标。二是要求各村(居)根据镇级《方案》,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村级“林改”实施方案,方案必须通过各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表决通过后,报镇林改办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步曲”: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后,8月5日该镇党委书记梅建平同志主持召开了全镇林改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宣传了林改政策、做出了工作部署,吹响了全镇步入林改的主号角。二是利用宣传标语、宣传专栏、电视媒体在各村组开展宣传发动,全镇制作大型固定标语100多条、小型宣传标语1800多条、出宣传专栏20余期,系统的宣传林改政策、方案、工作目标,营造了林改工作进万家,家喻户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步曲”:认真培训,夯实基础。林改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技术水平,确保基础工作不出现任何差错,该镇林改办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抓起,认真组织培训,建立了两支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首先组建了一支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通过精挑细选,在全镇聘请了20名身体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林改技术人员,用为期7天的时间,向他们系统的讲述了林地小班测绘制图的技术要领,通过了技术考核后上岗作业。其次是建立了一支了解政策的联村指导员队伍,对各村联村干部进行了林改政策培训,促使他们了解政策,并指导村级开展“指界、告界”工作,确保宣传政策,调解纠纷时不走样。
“四步曲”:落实经费,确保进度。为保证林改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因经费问题影响工作进度,该镇党委政府在财力极其紧张的状况下,先期拿出工作经费25万元,专门用于“林改”,根据“费随事走”的原则,按质量和进度拨付;同时各行政村(居)在讨论村级方案过程中也设立了林改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工作开展,据统计各村(居)共投入林改经费15万左右,有效的保证了工作进度。
“五步曲”:明确责任,保质保量。高速度的前提是高质量,为达到林改勘界“四界清晰”,不遗留林改纠纷,做到产权明晰、承包到户,该镇采取多种形式,层层明确责任,保证了林改 作的高质量与高速度齐头并进。一是在组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层层签订“林改”责任状,明确了镇、村、组在林改工作中的责任。二是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包干责任制。三是针对林改工作形成半月一督查、一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四是实行奖惩制,在年终对各村林改工作按“优秀、良好、差”三个等级进行综合考评,再按颁证面积实行奖惩制度,即:“优秀”每亩奖励0.2元,“良好”每亩奖励0.1元,“差”每亩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扣除0.2元,并责令返工,直至合格。
“一步曲”:制定方案,明确目标。全镇林改工作采取分类指导、分村实施的方法,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最大限度的保证镇村两级《方案》的可操作性。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镇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太平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镇林改领导小组,明确了在10月底以前全面完成外业勘界工作任务,11月底换发证50%,2010年底以前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工作目标。二是要求各村(居)根据镇级《方案》,结合实际,分别制定村级“林改”实施方案,方案必须通过各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表决通过后,报镇林改办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步曲”: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后,8月5日该镇党委书记梅建平同志主持召开了全镇林改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宣传了林改政策、做出了工作部署,吹响了全镇步入林改的主号角。二是利用宣传标语、宣传专栏、电视媒体在各村组开展宣传发动,全镇制作大型固定标语100多条、小型宣传标语1800多条、出宣传专栏20余期,系统的宣传林改政策、方案、工作目标,营造了林改工作进万家,家喻户晓、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步曲”:认真培训,夯实基础。林改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为了提高工作人员政策、技术水平,确保基础工作不出现任何差错,该镇林改办从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抓起,认真组织培训,建立了两支素质较高的工作队伍。首先组建了一支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通过精挑细选,在全镇聘请了20名身体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林改技术人员,用为期7天的时间,向他们系统的讲述了林地小班测绘制图的技术要领,通过了技术考核后上岗作业。其次是建立了一支了解政策的联村指导员队伍,对各村联村干部进行了林改政策培训,促使他们了解政策,并指导村级开展“指界、告界”工作,确保宣传政策,调解纠纷时不走样。
“四步曲”:落实经费,确保进度。为保证林改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因经费问题影响工作进度,该镇党委政府在财力极其紧张的状况下,先期拿出工作经费25万元,专门用于“林改”,根据“费随事走”的原则,按质量和进度拨付;同时各行政村(居)在讨论村级方案过程中也设立了林改专项资金,用于村级工作开展,据统计各村(居)共投入林改经费15万左右,有效的保证了工作进度。
“五步曲”:明确责任,保质保量。高速度的前提是高质量,为达到林改勘界“四界清晰”,不遗留林改纠纷,做到产权明晰、承包到户,该镇采取多种形式,层层明确责任,保证了林改 作的高质量与高速度齐头并进。一是在组与村之间、村与镇之间层层签订“林改”责任状,明确了镇、村、组在林改工作中的责任。二是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的包干责任制。三是针对林改工作形成半月一督查、一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四是实行奖惩制,在年终对各村林改工作按“优秀、良好、差”三个等级进行综合考评,再按颁证面积实行奖惩制度,即:“优秀”每亩奖励0.2元,“良好”每亩奖励0.1元,“差”每亩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扣除0.2元,并责令返工,直至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