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林改呈现五大成效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5-25 00:00 信息来源:
  通过两年多时间的林改,永定区“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林改目标基本实现,“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初步建立,“林业发展、林区和谐,林农富裕”的新局面初步显现。林改呈现出五大成效。
  一是顺了民心。林改期间,通过广泛宣传林改政策,及时将党的政策送到林农心坎上,消除了农民朋友各种顾虑;通过进一步明晰产权,将全国统一样式的林权证发放到农户手中,彻底改变了以往林农权证不清、有山无证的局面;通过14949名林改干部直接参与林改并积极调处山林纠纷,解决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林区不稳定因素,融洽了干群关系;通过承包期延长和承包合同进一步落实,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绿了山头。林改以来,全区造林方式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格局,造林步伐明显加快。张家界丰盛、张家界兰馨、张家界金林等油茶公司采取与农户合股等多种形式在乡镇建设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奥威科技公司和张家界倍盛农林公司、张家界华昊农林开发公司、张家界森贸五倍子专业合作社、大坪森工场等,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五倍子基地,全区人工植倍2.2万亩。技 含量 高和经济、药用价值高的蓝莓基地也落户尹家溪镇立功桥村。以国有林场、乡、村组集体林场、股份合作林场、私人林场、企业林场等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个人、社会个体等为主的多元造林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活了林业。通过实施林业人事制度改革,将林业队伍的人员转为“吃皇粮”,解除了他们后顾之忧,保持了林业队伍稳定,激发了林业人工作热情。同时,通过林改使林业部门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加完善,责任进一步明确,更好地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四是兴了产业。林改后,产权进一步明晰、受益权有了法律保障,农民敢于向山上投资,社会资金迅速向林业聚集,加快推进了全区林业现代化进程。形成了以森林旅游、林果药、花卉苗木、木竹经营加工为主的四大林业支柱产业。双峡花卉苗木园、沙堤乡农业观光园和后坪镇荷花园成为我区花卉苗木产业建设中的新亮点;全区从事林业第二产业的单位和个人达到412家;以五倍子加工为主的奥威科技公司和以加工板材为主的福安家木业成为全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特别是以天门山为龙头的森林旅游门票收入连续两年过亿,入园人数超过百万。截止2010年底,全区林业社会总产值达到32.2亿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达1.6亿元,林业第二产业产值达4.2亿元,林业第三产业总产值达26.4亿元。
  五是富了林农。通过产权明晰、放活经营权、搞活处置权、确保收益权,林农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转让或拍卖青山林木,资源可以转变成资本,林地价值不断升值。同时,通过推行林木采伐改革,降低林业税费以及其他政策让利于民,有力促进了木材市场升温和木材价格上涨。直径14?杉条,进山收购价由2008年每立方米400元升至今年每立方米800元以上;在林改后,各个乡镇、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林业产业,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林业产业格局,大幅提高了林农收入。尹家溪镇长茂山村发展优质油桃,仅桃子一项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教字垭镇广溪峪村光奈李种植面积就有1500多亩,有100多村民自愿加入柰李专业合作社,全村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奈李种植户年人均收入超过10000元;沙堤乡龚家垴村大力发展城效休闲林业,建成18家规模以上农家乐,村民年增收达8000元以上。据统计,林改以来,我区林农通过来自林业的收入增幅年平均达到每亩60元以上,林农成为本次林改的最大受益者。 
  
< img src=""/>

永定区林改呈现五大成效

669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