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 茶油飘香“数”说湘潭县油茶产业发展成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11-19 00:00
信息来源:
茶油素有“食用油之王”的美誉。“寒露”“霜降”之即,油茶子趋于成熟,出油率相对较高,正是集中采摘的最佳时节。湘潭县射埠、谭家山、中路铺等地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乡采摘油茶子已成为近年来的惯例。一些询问油茶行情,收够油茶子的客商也集中于这段时期来回往返于乡间,整个油茶行业呈现出一片丰收喜悦景象。能有这番景象,与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息息相关,也离不开企业、大户和林农的不断投入和科学经营。细数湘潭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用“一、十、百、千、万、亿”来概括。
“一”个油茶产业集群
湘潭县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非常适宜油茶生长,因而生产的茶油品质纯正、味美健康,深受大众喜爱。 1973年5月,省委在当时的土桥公社召开全省林业工作现场会议,参会的410多位领导品尝了用茶油烹炒的普菜,均赞意浓浓,称“普菜胜佳淆,味道香鲜美”。然而,由于长期粗放经营,自然演替,莲乡茶油“只闻其名,不见效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湘潭县利用“山定权、树定根、民定心”这一契机,阔步推进林地流转,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这一现象得到逐步改观。目前,以射埠镇为中心,以中路铺、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为重点,覆盖全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尤以射埠镇最为突出,有“油茶之乡”美誉,在全省闻名。湖南林之神鸿盛油茶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农其农业 技有限公司、湖南宏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省市龙头企业相继在湘潭县射埠、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选址落户,建立了原料供应基地、精深加工厂房,主导产品研发,搭建了成熟的成品销售渠道。同时,林之神等企业、大户相继在石潭、云湖桥等乡镇建立良种油茶苗采惠、育苗、低改等油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宏信公司通过市场手段,把油茶子供求市场拓展到了广西、贵州等地,原辅材料供应市场初具雏形。含盖苗木、种植、原材料供应和茶油成品包装等配套产业与油茶产业同步发展,具有特色的油茶产业集群在莲乡生根发芽。
全省“十”佳茶油推荐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既有利于占领行业制高点,也有利于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利于自身产品的宣传与推介。在构建产业集群的同步,湘潭县的决策者们就把品牌打造作为重点之一,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据统计,出产于湘潭县的茶油品牌共有5个,其中尤以“天子山”“百里醇”等品牌享誉度最高。2013年,“天子山”茶油品牌被评为“省十大茶油推荐品牌”,今年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天子山”茶油品牌是由湖南农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注册,以经营油茶种植、精深加工和销售为主,产品主打中高档食用油市场。据该公司负责人李运其介绍,“天子山”取名源于射埠镇一座广为人知的山丘,以“天子山”为名,即有传承射埠油茶传统的深意,也有该公司出品的茶油源于山林的喻意。“天子山”品牌的茶油成品包括油茶精深加工产品8种,市场销售价格在68元到600元之间。对于品牌的打造,该公司把品牌、品味与品质挂钩,牢固树立品牌是基础,品味是助动,品质是根本的经营理念,大力推广“天子山”,使得“天子山”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
过“百”企业、大户投资油茶造林
品牌效应推高了经济效益,带动了整个产业不断前进。“十二五”期间,湘潭县各级政府、林业部门积极引导扶持县内公司、企业、大户150余家参与油茶生产经营,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54858亩,改造低效油茶林18522亩。这些公司、企业、大户,有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村民抱团合作的油茶专业合作社,也有独资经营的林业大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有林之神公司、农其公司和宏信公司等。
“发动企业,整合项目,是推动油茶造林的关键。”据湘潭县油茶项目负责人介绍。林改后,湘潭县林业部门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提升林业产业实力,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主要方向,积极引导公司、企业、大户投资油茶生产经营,并给予项目优先,政策优惠,服务优良等扶持。这一“筑穴引凤”战略效果明显。湖南农其、湖南宏信等公司来到林区,通过租赁山地,申请项目,引入优良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技术,以每年新造5000亩的速度,大力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带动林农参与油茶生产经营。先后有以湘潭县德余林木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油茶专业合作社,以及湖南生源油茶公司邓理等林业大户不断涌现。全县实施新造和低改10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达到39个,为湘潭县油茶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户年均增收“千”余元
产业发展给企业、大户带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湘潭县农户参与发展油茶产业的形式很多,有的租赁山地,有的投工投劳,有的自主经营,还有的成立油茶合作社共同经营。这些经营者的发展,为2.6万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让近6万户农户直接受益。
自主经营,在湘潭县不在少数,他们主要依靠上世纪70、80年代种植的老油茶林,通过实施低效林改造,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射埠镇来仪村是我县油茶低效林改造实施最好的村之一。该村村民李广平有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油茶林近10亩,原亩产茶油仅2公斤左右,实施低效林改造后产量达到15公斤左右,亩产是原来的8倍。按茶油每市斤40元计算,他每年每亩增加收入1040元。
企业、大户的带动,不仅让油茶种植农户直接受益,也为周边农民带来诸多间接收益。湖南宏信公司在射埠、中路铺、谭家山都建有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德余林木种植合作社与农户以合作的形式,在河口镇共同经营油茶林。不论是企业租赁山地,还是合作社经营油茶林,都为周边农户带来租赁、劳务等收入。据宏信公司介绍,该公司在中路铺镇太平村的油茶基地,每年管护需聘请劳务50人,投工投劳5000工日。按每工日100元计算,每年管护工资就达50万元,油茶子采摘时也同样需要支付将近3万元人工工资,若进入盛产期,采摘工资还将翻10倍。像这样参与管护、采摘,农户可增加年收入1000元以上。
新建良种高产油茶基地上“万”亩
正因为企业、大户的示范带动,农户的积极参与,使得湘潭县油茶产业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上规模、立标准”成为“十二五”后期该县油茶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此,湘潭县林业部门依托射埠镇为中心的万亩老油茶林,通过科学规划,连片实施等举措,逐年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省级油茶产业等重点项目,一改原来“小、散、远”的经营状况,实现油茶林集中连片,成功打造了“市级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到2015年底,射埠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面积有望达到2万亩水平。
“这里一眼望得到的山头,都属于这个基地。”宏信公司负责人李达站在自家基地山头自豪地介绍道。该基地位于湘潭县射埠镇柴塘村,是作为宏信茶油精深加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而兴建。基地始建于2011年,通过5年的扩建,面积已达万亩。同时,这个基地还是省级油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省级林地测土配方技术运用示范基地。目前,第一批油茶林已开始挂果,可逐步缓解茶油精深加工厂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据统计,湘潭县已建成的良种油茶示范基地39个,面积6万亩。其中,面积万亩水平的基地1个,3000亩以上的基地3个,500亩以上的基地5个,100亩以上的基地30个。另外,还建立了省定点良种油茶育苗基地3个,面积200余亩;采穗、育苗、嫁接、种植、低改一条龙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2000亩,全县良种油茶苗年产量达到800万株。
油茶产业年产值超6“亿”元
湘潭县是国家、省级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油茶产业也纳入省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项目。目前,全县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油茶企业4家,千亩以上油茶基地10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油茶加工企业5家。湖南宏信公司资产总额达1.9亿元,主要产品有“百里醇”系列精品茶油,能对茶枯进行后续加工利用,茶油产品产值过亿元;农其公司出产精品茶油,组织新产品研发,市场反应良好,年产值达到2800万元。据统计,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30万亩,油茶子自产量达到4000万斤,可榨取茶油1000万斤,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6.8亿元。
“一”个油茶产业集群
湘潭县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非常适宜油茶生长,因而生产的茶油品质纯正、味美健康,深受大众喜爱。 1973年5月,省委在当时的土桥公社召开全省林业工作现场会议,参会的410多位领导品尝了用茶油烹炒的普菜,均赞意浓浓,称“普菜胜佳淆,味道香鲜美”。然而,由于长期粗放经营,自然演替,莲乡茶油“只闻其名,不见效益”。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湘潭县利用“山定权、树定根、民定心”这一契机,阔步推进林地流转,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这一现象得到逐步改观。目前,以射埠镇为中心,以中路铺、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为重点,覆盖全县的油茶种植面积达30万亩,其中尤以射埠镇最为突出,有“油茶之乡”美誉,在全省闻名。湖南林之神鸿盛油茶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农其农业 技有限公司、湖南宏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省市龙头企业相继在湘潭县射埠、谭家山、云湖桥等乡镇选址落户,建立了原料供应基地、精深加工厂房,主导产品研发,搭建了成熟的成品销售渠道。同时,林之神等企业、大户相继在石潭、云湖桥等乡镇建立良种油茶苗采惠、育苗、低改等油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宏信公司通过市场手段,把油茶子供求市场拓展到了广西、贵州等地,原辅材料供应市场初具雏形。含盖苗木、种植、原材料供应和茶油成品包装等配套产业与油茶产业同步发展,具有特色的油茶产业集群在莲乡生根发芽。
全省“十”佳茶油推荐品牌
实施品牌战略,既有利于占领行业制高点,也有利于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也有利于自身产品的宣传与推介。在构建产业集群的同步,湘潭县的决策者们就把品牌打造作为重点之一,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据统计,出产于湘潭县的茶油品牌共有5个,其中尤以“天子山”“百里醇”等品牌享誉度最高。2013年,“天子山”茶油品牌被评为“省十大茶油推荐品牌”,今年被评为“省著名商标”。
“天子山”茶油品牌是由湖南农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注册,以经营油茶种植、精深加工和销售为主,产品主打中高档食用油市场。据该公司负责人李运其介绍,“天子山”取名源于射埠镇一座广为人知的山丘,以“天子山”为名,即有传承射埠油茶传统的深意,也有该公司出品的茶油源于山林的喻意。“天子山”品牌的茶油成品包括油茶精深加工产品8种,市场销售价格在68元到600元之间。对于品牌的打造,该公司把品牌、品味与品质挂钩,牢固树立品牌是基础,品味是助动,品质是根本的经营理念,大力推广“天子山”,使得“天子山”的消费群体越来越大,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
过“百”企业、大户投资油茶造林
品牌效应推高了经济效益,带动了整个产业不断前进。“十二五”期间,湘潭县各级政府、林业部门积极引导扶持县内公司、企业、大户150余家参与油茶生产经营,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54858亩,改造低效油茶林18522亩。这些公司、企业、大户,有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村民抱团合作的油茶专业合作社,也有独资经营的林业大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有林之神公司、农其公司和宏信公司等。
“发动企业,整合项目,是推动油茶造林的关键。”据湘潭县油茶项目负责人介绍。林改后,湘潭县林业部门为盘活森林资源资产,提升林业产业实力,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主要方向,积极引导公司、企业、大户投资油茶生产经营,并给予项目优先,政策优惠,服务优良等扶持。这一“筑穴引凤”战略效果明显。湖南农其、湖南宏信等公司来到林区,通过租赁山地,申请项目,引入优良品种,实施测土配方技术,以每年新造5000亩的速度,大力新造高产油茶示范林。同时,这些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带动林农参与油茶生产经营。先后有以湘潭县德余林木种植合作社为代表的油茶专业合作社,以及湖南生源油茶公司邓理等林业大户不断涌现。全县实施新造和低改100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达到39个,为湘潭县油茶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户年均增收“千”余元
产业发展给企业、大户带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农民带来可观收入。湘潭县农户参与发展油茶产业的形式很多,有的租赁山地,有的投工投劳,有的自主经营,还有的成立油茶合作社共同经营。这些经营者的发展,为2.6万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让近6万户农户直接受益。
自主经营,在湘潭县不在少数,他们主要依靠上世纪70、80年代种植的老油茶林,通过实施低效林改造,实现产量和效益的双丰收。射埠镇来仪村是我县油茶低效林改造实施最好的村之一。该村村民李广平有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油茶林近10亩,原亩产茶油仅2公斤左右,实施低效林改造后产量达到15公斤左右,亩产是原来的8倍。按茶油每市斤40元计算,他每年每亩增加收入1040元。
企业、大户的带动,不仅让油茶种植农户直接受益,也为周边农民带来诸多间接收益。湖南宏信公司在射埠、中路铺、谭家山都建有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德余林木种植合作社与农户以合作的形式,在河口镇共同经营油茶林。不论是企业租赁山地,还是合作社经营油茶林,都为周边农户带来租赁、劳务等收入。据宏信公司介绍,该公司在中路铺镇太平村的油茶基地,每年管护需聘请劳务50人,投工投劳5000工日。按每工日100元计算,每年管护工资就达50万元,油茶子采摘时也同样需要支付将近3万元人工工资,若进入盛产期,采摘工资还将翻10倍。像这样参与管护、采摘,农户可增加年收入1000元以上。
新建良种高产油茶基地上“万”亩
正因为企业、大户的示范带动,农户的积极参与,使得湘潭县油茶产业这个“雪球”越滚越大,“上规模、立标准”成为“十二五”后期该县油茶产业发展的重点。为此,湘潭县林业部门依托射埠镇为中心的万亩老油茶林,通过科学规划,连片实施等举措,逐年实施中央财政油茶产业、省级油茶产业等重点项目,一改原来“小、散、远”的经营状况,实现油茶林集中连片,成功打造了“市级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到2015年底,射埠万亩高产油茶示范基地面积有望达到2万亩水平。
“这里一眼望得到的山头,都属于这个基地。”宏信公司负责人李达站在自家基地山头自豪地介绍道。该基地位于湘潭县射埠镇柴塘村,是作为宏信茶油精深加工厂的原材料供应基地而兴建。基地始建于2011年,通过5年的扩建,面积已达万亩。同时,这个基地还是省级油茶标准化建设示范基地,省级林地测土配方技术运用示范基地。目前,第一批油茶林已开始挂果,可逐步缓解茶油精深加工厂原材料供应不足的问题。
据统计,湘潭县已建成的良种油茶示范基地39个,面积6万亩。其中,面积万亩水平的基地1个,3000亩以上的基地3个,500亩以上的基地5个,100亩以上的基地30个。另外,还建立了省定点良种油茶育苗基地3个,面积200余亩;采穗、育苗、嫁接、种植、低改一条龙示范基地5个,面积达2000亩,全县良种油茶苗年产量达到800万株。
油茶产业年产值超6“亿”元
湘潭县是国家、省级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油茶产业也纳入省特色县域经济发展项目。目前,全县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油茶企业4家,千亩以上油茶基地10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油茶加工企业5家。湖南宏信公司资产总额达1.9亿元,主要产品有“百里醇”系列精品茶油,能对茶枯进行后续加工利用,茶油产品产值过亿元;农其公司出产精品茶油,组织新产品研发,市场反应良好,年产值达到2800万元。据统计,全县油茶林面积达到30万亩,油茶子自产量达到4000万斤,可榨取茶油1000万斤,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6.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