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兴安岭积极探索林下资源承包经营新模式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9-27 00:00
信息来源:
地处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有林地面积655.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8.7%,过去是典型的木材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地区。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推进和生态示范区的建立,木材产量逐年减少,致使林区经济转轨、发展转型面临新的考验。大兴安岭地委和行署从保护森林资源、致富职工群众、促进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推行林下资源转让承包经营,使林下资源保护利用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探索了一条林下资源合理利用、林木资源管护、森林防火“三位一体”的经营新模式。
一是探索家庭承包经营新模式。在原有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基础上,打破单一的管护、防火职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将现有适宜转让的野生蓝莓等主要林下资源面向职工进行转让承包经营。利用林下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林下丰富的野生蓝莓、红豆、蘑菇等资源采集业,开发木耳、蓝莓和北芪等种植业,扩大鹿、山羊、雪兔和野猪等养殖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结合各林场资源分布情况,采取划分转让承包区、集中管护区、公共采集区科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目前,已建立34个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的示范基地,形成了9大类45个致富项目,培育了202户科普致富示范户,新增就业岗位2万余个。
二是实行统一管理新办法。实行由 分散”经营向“统一”管理的跨越,在转让承包经营区管理上,灵活运用了承包人独立经营与自愿联户组合经营两种形式,将森林资源管护、防火、林下资源管理经营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多方面的收益和成效。集中管护区实行林场负责统一组织资源管护与采集利用工作。在公共采集区由林场统一看护,划为居民群众自由采摘范围。在组织实施上,林业局要求各林场必须按照区域内林下资源监测站点发布的采摘时间统一组织采集工作,采集人员实行采集、防火“双入山证”制度,林政、森保等部门实行联动机制,利用检查站、管护站加强采集、运输环节管理和秩序的维护,从而杜绝侵害承包人利益、掠夺式采摘等无序采集现象的发生。
三是实现产业升级新突破。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重点加大“中国野生蓝莓之乡”、“中国北极蓝莓”、“大兴安岭黑木耳”等品牌营销力度,着手制定主要林下资源加工产业质量标准,对所有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都标注原产地标志,形成大兴安岭区域品牌。针对蓝莓产业、北药产业的发展,坚持上规模上水平,着力打造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深加工产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企业,提升产业层次,相继引进河南宛西制药集团、香港?达投资集团、哈尔滨圣源集团、山东新丰集团等9家企业,签约额16.12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2.5亿元,解决就业1800余人。在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打造了新经济增长点。
目前,大兴安岭落实承包面积575.7万公顷,参与人员40773人,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产值6.8亿元。此种依托林木资源而又不依赖林木资源的发展模式对全国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参考。
一是探索家庭承包经营新模式。在原有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基础上,打破单一的管护、防火职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将现有适宜转让的野生蓝莓等主要林下资源面向职工进行转让承包经营。利用林下环境和资源优势发展林下丰富的野生蓝莓、红豆、蘑菇等资源采集业,开发木耳、蓝莓和北芪等种植业,扩大鹿、山羊、雪兔和野猪等养殖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结合各林场资源分布情况,采取划分转让承包区、集中管护区、公共采集区科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目前,已建立34个具有辐射带动效应、年产值200万元以上的示范基地,形成了9大类45个致富项目,培育了202户科普致富示范户,新增就业岗位2万余个。
二是实行统一管理新办法。实行由 分散”经营向“统一”管理的跨越,在转让承包经营区管理上,灵活运用了承包人独立经营与自愿联户组合经营两种形式,将森林资源管护、防火、林下资源管理经营融为一体,从而获得多方面的收益和成效。集中管护区实行林场负责统一组织资源管护与采集利用工作。在公共采集区由林场统一看护,划为居民群众自由采摘范围。在组织实施上,林业局要求各林场必须按照区域内林下资源监测站点发布的采摘时间统一组织采集工作,采集人员实行采集、防火“双入山证”制度,林政、森保等部门实行联动机制,利用检查站、管护站加强采集、运输环节管理和秩序的维护,从而杜绝侵害承包人利益、掠夺式采摘等无序采集现象的发生。
三是实现产业升级新突破。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重点加大“中国野生蓝莓之乡”、“中国北极蓝莓”、“大兴安岭黑木耳”等品牌营销力度,着手制定主要林下资源加工产业质量标准,对所有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都标注原产地标志,形成大兴安岭区域品牌。针对蓝莓产业、北药产业的发展,坚持上规模上水平,着力打造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深加工产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企业,提升产业层次,相继引进河南宛西制药集团、香港?达投资集团、哈尔滨圣源集团、山东新丰集团等9家企业,签约额16.12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2.5亿元,解决就业1800余人。在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打造了新经济增长点。
目前,大兴安岭落实承包面积575.7万公顷,参与人员40773人,仅今年上半年,就实现产值6.8亿元。此种依托林木资源而又不依赖林木资源的发展模式对全国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