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不断丰富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11-28 00:00 信息来源:
  加格达奇林业局作为全区发展林下经济试点单位之一,认真贯彻落实地委提出的“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发展战略,多方探索职工增收致富新途径,以经济林培育、北药种植、森林养殖业为突破口,创新建立了10种复合型、立体式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不断努力,截至三季度末,全局共完成创业致富总产值4030万元,人均非工资性收入达到5500元,职工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今年7月,加格达奇林业局被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一、紧紧围绕局情,不断创新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
  加林局2001年停止主伐生产,由森工企业向生态保护转型,资金来源是国家天保工程的管护事业费和有限的营林生产费用,职工收入较低。如何能让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成为摆在加林局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林业局党委、林业局拓宽思路,不断摸索,先后尝试过,如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牛羊畜牧养殖业、大规模的养殖大鹅、三段式发展产业项目等多种形式的致富发展思路,虽然未达到预期的效益和规模,但是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林业局党政班子几经研讨,一致认为要想实现职工致富,就必须转变观念。按照大兴安岭地区提出大力发展以林下资源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对林下资源进行集约化经营,从而推动林区经济转型,实现“资源得保护、企业得发展、 肮さ檬祷荨钡姆⒄鼓勘辏ü⒄沽窒戮茫沽窒伦试吹玫接行Ч芾恚窒虏档玫娇⒋俳值氐玫阶酆侠茫窒戮玫玫娇焖俜⒄梗忠抵肮な杖氲玫酱蠓岣摺W魑⒄沽窒戮檬缘憔郑谘细裰葱泄摇⑹ ⒌赜泄刈试幢;す芾砉娑ǖ那疤嵯拢岷暇智椋莆宕蟛担蒲被既范ㄎ唬浞掷昧窒伦试从肓忠窨占洌范ㄍ乒懔?0种复合型、立体式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即:“林药”、“林果”、“林菜”、“林菌”、“林虫”、“林渔”、“林牧”、“林服”、“林苗”、“林草”等模式。
  二、坚持真抓实干,林下经济十种发展模式初见成效
  发展思路确定后,为发展好十种林下经营模式,林业局抓住重点,下大力气,力推优势资源产业,以经济林培育、北药种植、森林养殖为主的经营模式努力在全局推广,形成推一项、成一项、富一方,带动全局职工发展林下经济。首先,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召开研讨会、动员会等形式,让职工充分认识到本地资源、地域和人力优势,看到发展致富产业的空间和前景,鼓舞职工创业干劲。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6次组成考察团,120人次到伊春、辽宁、吉林以及内蒙古等地学习外地发展致富的先进经验,聘请专家举办致富项目技术培训班,形成了党政同心、干部带头、职工参与的良好局面。其次,依托林业局96万公顷施业区中丰富的林下资源,通过职工承包经营、引进示范基地的方式,带动职工参与到全民创业中来,努力让职工建立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全局共分配承包林地面积64.2万公顷,有1953人参与林下经营承包,有1780人组成了130个联合体,联合经营林下产业项目,切实提高了全民创业能力。在致富项目的发展上,确定“六个方向”。一是推进经济林培育种植规模化发展。重点开展榛子林培育、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和人工蓝莓、沙棘种植。今年种植蓝莓、蓝靛果忍冬2000亩,种植沙棘、花楸1万亩,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1万亩,榛子林培育2万亩,预计到2015年,榛子林培育10万亩,种植沙棘、花楸5万亩,人工种植蓝莓、蓝靛果忍冬1万亩,野生蓝莓集约化经营10万亩。二是推进野生药材保护和种植集约化发展。以适合大兴安岭生长的黄芪、苍术、防风、桔梗、五味子、赤芍、黄芩、柴胡、白藓皮等药材作为重点发展,打造兴安道地药材基地。截至目前,种植北药2.4万亩,野生药材集约化经营1.04万亩。到2015年,预计全局北药种植达到10万亩,野生药材集约化经营10万亩,建立道地药材种源基因库和GAP种植基地。三是推进野生动物驯养和森林养殖标准化发展。重点发展森林猪、狍子、牛、羊等养殖,采取野生放养与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式,养殖森林猪、狍子、牛羊30,560头(只)。扶持百头野猪、狍子养殖大户12个,改良草场2万亩种植紫花苜蓿。到2015年,养殖牛羊、森林猪、狍子存栏达到10万头以上。四是推进特色养殖业健康化发展。鼓励发展以冷水鱼类养殖为主的水产养殖。养殖冷水鱼、河蟹、林蛙700万尾(只),到2015年达到千万尾。五是推进生态旅游业特色化发展。重点建设漂流、岩画考古、低空飞行、火山地热等项目,全力建设大兴安岭南部旅游度假区,实现年接待能力超万人,实现产值百万元。六是推进绿色食品采集业保护化发展。以发展蕨菜、四叶菜、黄花菜、老山芹种植和野生山野菜采集为主。目前人工种植山野菜面积达500亩,年采集山野菜500吨,预计到2015年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七是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以发展黑木耳、猴头、滑子菇等食用菌养殖基地为主,建设50万袋以上黑木耳养殖基地3个,10万袋以上15个,建成日产3万袋食用菌菌包厂1个,今年养殖食用菌300万袋,到2015年,食用菌养殖规模达到2000万袋。
  三、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林下致富项目健康稳步发展
  为推动林下经济十种模式健康稳步发展,林业局重点采取五项措施。一是建立奖惩机制促发展。把发展林下经济纳入年度经济目标考核中,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考核机制。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带发展。大力推广“公司+基地+承包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形成了企业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千家万户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还把领导带头致富作为示范典型,要求处级领导干部每人至少建立一块十种模式之一的示范基地,各级班子成员必须有发展项目。如:东风林场党政班子带头集资,养殖野猪500多头,种植沙棘1000亩,培育榛子1000亩;达金经营所党政领导带头养殖木耳10.3万袋(椴)、蘑菇菌2万盘。三是提供技术指导保发展。建立科技服务体系,定期举办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在古里苗圃建立北药、经济树种种植示范园,总结种植经验制定操作规程,避免发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助发展。林业局设立了1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通过地区财政局为职工申请小额贴息贷款1600余万元,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贫开发资金支持,为从事养殖业的职工提供蚕籽和销路等,打消了职工各种顾虑,进一步增强了职工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五是实施龙头带动快发展。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或大型企业集团,借助其资金实力、生产工艺、销售渠道和经营模式,提升产业层次和品牌效应。现已引进厦门润德源、河南普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在林业局建厂,正在与康恩贝、宛西制药洽谈建厂事宜,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
  林下经济的发展壮大,对于培养局域乃至全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加林局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强力推进,尽快将林下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的步伐。 
< img src=""/>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不断丰富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

669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