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4-16 11:22 信息来源:
  
杜仲栽培技术
杜仲是我国特产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杜仲的干燥树皮又名丝棉皮、丝连皮、玉丝皮,具补肝肾、强筋骨、安股、降血压等功能,是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多年来外贸出口名优产品,特别是解决了杜仲皮再生技术问题,使杜仲可多次采皮,永续利用。杜仲植株除 木质部外,各组织和器官还含杜仲胶,硫化杜仲胶具有很高的硬度,在不少工业领域可取代钢材。此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杜仲叶同样具有重要的药用功能。因此,杜仲是一个值得发展的重要的经济树种。
杜仲现主产于贵州、四川、陕西、湖北、湖南、云南等省,一些邻近省区有栽培。杜仲具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主要作为药用林栽培。
1 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杜仲 ( Eucommia ulmoides Ohv.) 是杜仲科杜仲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 20 m , 胸径 lm ; 树冠圆球形。 小枝光滑,无顶芽,具片状髓。叶椭圆状卵形,长 7~14cm ,宽 3.5~ 5 cm, 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缘有锯齿,老叶表面网脉下陷,皱纹状。翅果狭长椭圆形,扁平,长约 3.5 cm , 顶端 2 裂。本树种枝、叶、果及树皮断裂后均有白色弹性丝相连,为其识别要点。花期 4 月,花先开放或与叶同放;果 9 ~ 11 月成熟。
杜红岩等人经过 10 多年对杜仲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量、产皮量、产叶量及主要成分的全面测量和统计分析,选育出华仲 1 号、华仲 2 号、华仲 3 号、华仲 4 号、华仲 5 号杜仲优良新品种。
1.1 华仲 1 号
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浅纵裂。树势紧凑,呈宽圆锥形,分枝角度 35°~47° ,主干通直,耐寒冷、干旱, -27 ℃ 低温不受冻害。芽呈桃形, 2 月中旬萌动,萌动早,萌芽力强, 4 年生伐桩可萌芽 27~34 个,叶片较长密集,叶片宽椭圆形,深绿。 5 年生树高达 7.0 m ,胸径 10. 4 cm , 每 hm2 产皮量 4. 5 t ,产叶量 6. 4 t 。适于各产区营造速生丰产林。
1.2 华仲 2 号
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深纵裂,皮孔不见。树冠开张呈圆头形,分枝角度 43°~64° , 主干通直,耐干旱,喜水湿,芽长圆锥形, 3 月上旬萌动。叶片深绿,光亮,呈宽卵形。果实椭圆形, 9 月中旬至 10 月中旬成熟。嫁接苗 3 年结果, 5 年生树高达 7.3m ,胸径 9.6 cm 。适于各产区建立良种种子园、果园和速生林。
1.3 华仲 3 号
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浅纵裂,树冠开放,分枝角度 44°~82° ,主干通直。耐盐碱、干旱,叶片小,疏稀,狭卵圆形,叶长 16. 2 cm , 宽 7. 3 cm 。芽长圆锥形。 3 月上旬萌动。果实椭圆形, 9 月上旬至 10 月上旬成熟,长 3.0 cm ,宽 1.1 cm 。嫁接苗 3 年结果, 5 年生 树高达 7.6 m ,胸径 9. 2 cm 。适于各产区尤其是干旱、盐碱地区营造速生林和种子园。
1.4 华仲 4 号
幼龄树和成年树皮都很光滑,横生皮孔明显,冠形紧凑,呈卵形,分枝角度 39°~53° ,主干通直,苗期顶端侧芽易萌发分杈,侧芽生长旺盛,树冠易形成。耐寒冷、干旱, - 27 ℃ 低温不受冻害。芽圆锥形, 3 月上旬萌动,叶片稠密。果实椭圆形, 9 月中旬至 10 月 中旬成熟。嫁接苗 3 年结果, 5 年生树高达 7.4 m ,胸径 9. 2 cm 。适于各产区尤其北方产区 营建丰产园和果园。
1.5 华仲 5 号
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浅纵裂,树冠开张,主干通直。树冠呈卵圆形,耐寒冷、干旱,分枝角度 37° ~49° 。芽桃形, 2 月下旬萌动,叶片较大,叶长 18. 7 cm , 宽 7. 3 cm 。 5 年生树高达 7.2 m ,胸径 9.5 cm 。适于各产区营造速生丰产园和农田林网。
2 选地
根据杜仲的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进行选地 。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1
地貌
低山、丘陵、平原
2
母岩母质
花岗岩、片麻岩、板岩、页岩、砂岩、石灰岩、耗质岩、紫色砂岩、 紫色页岩、第四纪网纹层、铁层红壤
3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掠壤、紫色土
4
海拔高度 (m)
1 300 以下
5
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 ( 但不宜大于 20°)
6
坡向
东、南、东南、西南、无坡向
7
坡位
中坡、下坡、谷地、平地
8
腐殖质层厚度
厚腐、中腐
9
土壤厚度
中土、厚土
10
立地类型
11 、 12 、 21 、 22 、 31 、 32 、 41 、 42 、 52 、 61 、 62 、 81 、 82 、 91 、 92
11
土壤质地
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12
土壤酸碱度
6. 0-7. 5
13
极端最低温度


最好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酸性或微碱性( pH 值在 6.0 ~7. 5 的范围)土壤、排水良 好的向阳缓坡、山脚、山的中下部地段及平地。土层厚度不能小于 50 cm, 土壤质地应以壤土、沙壤土及烁质壤土为宜。山地坡度不宜大于 20° 。平地地下水位在 2 m 以下。在石灰岩 山地或肥沃的酸性土壤上都生长较好,在低洼涝地、贫瘠土壤上不宜种植。
3 整地
杜仲根系发达,通过整地可有效地疏松土壤,加厚土层,清除杂草及石块,增加土壤蓄 水 保墒能力,扩大杜仲根系营养面积,为根系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整个树体的旺盛生长。
平地整地要全面深翻整地耙平,在定植点挖好栽植坑,坑的大小可根据苗的大小, 1-2 年生苗,坑的规格 50 cm × 50 cm × 50 cm , 3 ~ 4 年生苗,坑的规格 80 cm × 80 cm × 80 cm 。
山丘地区整地,可采用水平梯土整地、撩壕整地及鱼鳞坑整地。提倡水平梯土整地在梯土内挖栽植坑。具体的整地方法 : 在山坡上先修好宽度为 1.5 ~3 m 的反坡梯土,梯土修好后,在梯土内按株距 3 ~ 3.5 m 沿梯土中心线确定定植点。然后挖栽植坑,坑的规格参照上述。修梯土及挖栽植坑时,应将地内杂草、石块彻底清除干净。在修梯土时务必把表土放在 一边,将心土作梯土外壁。并用石块将梯土外壁修牢。
整地后结合施足基肥对苗木的头几年的生长有极重要的作用。每穴内施入土杂肥 2.4 kg 、饼肥 0.2 kg ,骨粉或过磷酸钙 0.2 kg 及火土灰等,与穴土拌匀备栽。
4 栽植
杜仲栽植可于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进行,在温暖地区冬、春季均可造林,寒冷地区宜在春季造林。湖南在 2 月前栽完为好。
杜仲林主要有皮用乔木林和叶用矮林之分,栽植密度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杜仲林而定。皮用杜仲乔木林可采用株行距 4 m × 4.5 m 、 2. 5 ~3.5 m × 4 m ;叶用杜仲矮林采用 0.5 m × 1.0 ~ 1.5 m 。
营造杜仲林一般选用 1~2 年生苗,采用裸根起苗栽植,为提高栽植成活率,可采用清水浸根 12 ~24 h ;或用磷肥泥浆蘸根(用 3 kg 过磷酸韩及 2. 5 kg 黄土,放入 100 kg 水中搅 拌均匀) ; 或生根粉液蘸根等方法处理。
栽植时,先将基肥与土搅匀,然后苗木置于穴内,使根系舒展,再逐层加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最后覆盖一层细土,以减少水分蒸发,利于成活。
5 整形修剪
经营杜仲林分别采用皮用乔木林、叶用矮林林型。不同类型的杜仲林整形修剪技术不一样。
5.1 皮用乔木林的整形修剪
此类杜仲林主要获取优质干皮及木材。要求培养树体高大,故名。
树木要求主干通直。由于粗放管理的杜仲林,对其不进行整形修剪,结果导致树干扭 曲,剥皮困难,皮张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树皮的质量,达不到优质丰产目的。因此对此类型丰产杜仲林应进行正确的整形修剪。
① 幼树平茬
对于新造林中 1~3 年生幼树,如主干扭曲或生长衰弱者,要在春天树木发芽之前进行平茬,平茬高度以地面以上 2 ~5 cm 为宜。待萌条后及时除萌,只留一个旺盛萌条培养成主干,促其迅速生长,在幼树主干 2.5 m 高以下不留侧枝,保证干高通直,便于以后剥皮。
② 幼树截干
由于杜仲树没顶芽,易造成主干弯曲,应通过每年截干续干来进行纠正,即对 5 年生以 下的幼树(主干高不足 6 m) ,每年春季在主干顶部对木质化较差的顶梢进行截除,截干的 位置应选择顶梢以下、木质化程度高的壮芽上方,促使该壮芽萌发,接替顶芽向上生长。在树龄 5 年生以上,主干高度高于 6 m 以后,通直的主干及树冠已基本形成,此后,幼树主干 不再截干。
③ 树冠的调控修剪
结合主干的截干促发骨干枝。当树高 3.5~4m 时,对顶梢进行重度截干,在截口下,第一枝替主干向上生长,其下选择生长旺盛,分布均匀的 2 ~3 枝作幼树树冠第 1 轮主枝。 以后每年截干时均按此法选留 1~2 侧枝,一般 3 ~4 年后即可培养骨干侧枝 5 ~7 个。与此 同时,在骨干枝上按一定的距离培养 1 ~2 级侧枝,并保持骨干枝直线延伸,以尽快扩大树冠。
当树冠相互接壤,林分已郁闭,要进行回缩更新修剪,以保证林冠内通风透光。
5.2 叶用矮林的整形修剪
此类杜仲林主要获得产量多的杜仲叶。修剪上让其植株成为灌木状,方法可在定植 1~ 2 年主干 30 -50 cm 截干。等萌发后留多枝呈灌丛状,以后间隔 2 ~3 年截一次。
6 施肥
施肥是丰产杜仲林的重要的管理措施。生产中应注重施基肥,同时,还应及时追肥。
6. 1 基肥
栽植时施足基肥的情况,栽后头两年内可不施基肥,从第 3 年开始应每年施基肥一次。 施肥时间宜在每年树叶刚落完时,南方一般在 11 月下旬左右。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 量应依树体的大小而定,一般 3 ~6 年生幼树每株可施厩肥 20 -30 kg, 7 年生以后每株应施 30 -40 kg, 施肥时每株加入过磷酸钙 1 ~2 kg 效果更好。当厩肥来源不足时,可用高效饼肥 替代,用量小树每株施 1-5-2 kg, 大树每株施 3 ~5 kg 。
施肥方法可采用全面施肥、条沟施肥、放射沟施肥、环沟施肥、穴状施肥等。
6.2 追肥
除施基肥外,还应根据需要进行追肥。追肥所用的肥料以氮素肥料为主,必要时可少量 加施磷肥。 3 ~6 年生幼树每株可施尿素 1 ~ 1. 5 kg , 7 年生以上大树每株可施 2 kg 。如加施过磷酸钙,每株树可施入 lkg 左右。追施时间可在树木速生期之前施入最好。追肥的方式 及具体方法可参照上述方式、方法进行。 8 月以后可不再追施化肥,以避免树木晚秋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
7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丰产杜仲林经营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土壤管理工作。
中耕除草,既可疏松土壤,又可有效提高土壤保水蓄水能力,还减除杂草对水分及养分的竞争。当下雨和浇水后土壤结板时,中耕浅层锄破板结层,可切断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当雨季土壤水分过多时,可通过中耕扩大土壤表面面积,有利土壤水分的蒸发,正如农谚所说 “ 锄头有水又有肥 ”
定植后 3 ~4 年内,每年都应于春、夏季中耕除草各一次,将杂草晒干后埋于根际附近作肥料。成林后,也应中耕,可于每年 5 ~ 7 月份进行一次中耕即可。
丰产杜仲林浇水或雨季过后,都要及时中耕。中耕的方法,平原地区多用锄头锄,山丘地区多用撅刨树盘,刨的深度以 20 cm 左右为宜。
8 水分管理
盛夏和秋旱季节,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时灌溉,特别是新栽植的头几年注意灌溉。若进行追肥,则每次追肥后必须灌水。
9 病虫害防治
9.1 病害防治
9.1.1 角斑病
一般 4 ~ 5 月开始发病, 7 ~ 8 月为发病盛期。此病以幼树发病较重,为害叶片,病叶枯死早落,病斑多分布在叶片中间,出现不同规则暗褐色多角形斑块,叶背面病斑颜色较浅。到秋后,病斑上长灰黑色霉状物,最后叶片变黑脱落。
防治方法:本病的防治关键在于加强抚育,增强树势。冬季清除落叶,减少传染病原 ; 初发病时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后每隔 7 ~ 10 d 喷施一次 1:1:100 波尔多液,连续 3 ~5 次。
9.1.2 褐斑病
一般 4 ~ 5 月开始发病, 7 ~ 8 月为发病盛期。为害叶片,病叶枯死早落。病斑处为黄褐色斑点,然后扩展成红褐色长块状或椭圆形大斑,有明显的边缘,上生灰黑色小颗粒状物。
防治方法:可参照角斑病防治方法。
9.1.3 灰斑病
1 月下旬开始发病,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梅雨季节病害迅速蔓延。为害叶片,病斑先从叶缘或叶脉处产生,初为紫褐色或淡褐色,近圆形,后扩大变成灰色或灰白色凹凸不平的斑 块,病斑上散生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应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清除侵染源,发芽前用 0.3% 五氯酚钠或波美 5° 的石硫合剂喷杀枝梢,杀灭越冬病菌。发病期用 50% 托布津,或 50% 退菌特 400 ~600 倍液,或 25% 多菌灵 1 000 倍液喷杀。
9.1.4 新皮褐腐病
杜仲环剥后,再生新皮上出现米粒大小的褐色坏死斑,渐渐纵向扩大,变为深褐色,最 后病变组织翘起,略反卷,病部流出茶褐色污液,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从其发病组织中分离出的腐生细菌无致病性,可能为生理性病害,由机械损伤引起。
防治方法:掌握好环剥时期,环剥时不损伤木质部,环剥用具及部位应进行消毒。剥后 要及时保护包扎,保护新皮形成和生长。发病初期及时刮除病变组织,使病部恢复健康。但刀刮后,该处就不会再长新皮。
9.2 虫害防治
9.2.1 刺蛾
有黄刺蛾、褐刺蛾、扁刺蛾等刺蛾的幼虫危害杜仲叶片,将叶吃成孔洞,缺口或不规则形状,严重时仅剩下叶脉。在我国南方 1 年发生 2 ~3 代,北方 1 年发生 1 代,以老熟幼虫 在枝上的茧里越冬。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化蛹, 6 月上旬至 7 中旬成虫发生,卵散生于叶背 面。 7 月中旬至 8 月下旬为幼虫发生期。
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虫茧;利用刺蛾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避免产卵。用 0.3 亿个 /mL 的苏云金杆菌防治幼虫,或青虫菌(每克含孢子 100 亿个) 500 倍液加少量 90% 敌百虫喷雾,杀灭幼虫。或 50% 的辛硫磷 1 000 倍液杀灭幼虫。
9.2.2 木蠹蛾
为蛀干性害虫,木蠹蛾幼虫蛀入树干树枝的韧皮部、形成层至本质部,形成空洞,使林木生长势 衰弱。严重时,树干内形成较密、较长的空洞以致树干折断而死。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少数在根部越冬。来年 4 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危害,危害期约 1 个月, 5 月上旬 至 6 月上旬化蛹, 6 月上旬至 6 月下旬成虫羽化。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较强。
防治方法:冬季清除被害树木,并进行剥皮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根据排出的新鲜粪便找出虫道,再将蘸有辛硫磷、敌百虫原液的棉花球塞入虫孔,用黄泥封口后熏杀;幼虫孵化初期,在树干上喷洒 40% 的乐果乳剂 400 ~800 倍液等;在成虫羽化初期、产卵前利用白涂剂涂刷树干,可防产卵和杀死虫卵。
10 采收、加工
10. 1 皮的采收
10.1.1 伐倒剥皮
采收季节在 4 ~ 7 月,先在地面处锯一环状切口,深达茎的木质部,按商品规格所需长度向上量,再锯一环状切口,并用利刀纵割一刀,用竹片剥下树皮,然后砍倒树木,按前法继续剥皮,剥完为止。
10. 1.2 立木剥皮
立木剥皮即活树剥皮,剥皮方法有环剥和条剥。
具体环状剥皮方法各地略有不同,这里介绍三种。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开 “T” 口剥皮 法,选择长势旺盛的杜仲树,先在树干分枝下面横割一刀,再纵割一刀,呈 “T” 字形,深达韧皮部,但不要伤害木质部,然后橇起树皮,沿横割的刀痕向下撤至离地面 10 cm 处,再 割下树皮。第二种方法是采用开 “ 工 ” 口剥皮法,根据剥皮的长度,在树干上下环割两环, 只割断韧皮部,不伤及木质部,然后在两环割圈间浅浅地纵割一刀,呈 “ 工 ” 形,撬起树 皮,用手向两旁撕裂剥下。第三种方法是在第二种方法的 “ 工 ” 形开口的纵割一刀的正背 部再浅浅地垂直纵割一刀,先撬起一半树皮,再撬另一半树皮,此方法,比第二种方法的皮 张小一半,但剥皮较上种方法容易。
无论哪种剥皮方法,但都应注意剥皮时动作要轻,不能戳伤木质部外层的幼嫩部分。更 不能用手触摸,否则会变黑死亡。 10 年生杜仲环剥后经过 3 年,新皮又能长到正常厚度, 又可再行剥皮。
另有条剥方法,此方法是按商品需要的规格,在树干基部开始或梢部开始,然后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在树干上垂直地剥取。每年剥皮面积控制在干皮总面积的 20% 左右,这样 可 3 ~5 年轮剥一次。
立木剥皮的时期及气候直接影响着树皮的再生,树皮再生成功率又与形成层活动旺盛的程度相关。因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特别是温度、湿度差异较大,从而导致杜仲茎中形成层活动能力不一样,所以各地最佳环剥时期也不相同,但大致时期在 5 月上旬至 7 月上旬。 环状剥皮除选择适当时期外,还应选择天气。在雨天剥皮,暴露在木质部表层的细胞会吸水 胀破或孳生病菌,不能很好地形成新皮(剥皮后 5h 要避免雨害);在晴天剥皮,未成熟的木质部细胞会直接暴露在烈日下,使水分急剧蒸腾而脱水或被紫外线灼伤,不能形成新皮。 因此,阴而无雨的天气环剥最好。
10. 1. 3 活树剥皮再生技术
由于剥皮后遇到异常天气(烈日或阴雨),再生新皮所需时间较长,质量不佳。剥后及时包扎,有利伤口的保护及新皮的形成。如以透明塑料薄膜包裹者不仅形成层发生较早,而且分化也较迅速,一般在 21 d 左右就可以见到形成层向内分化的木质部和向外分化的韧皮部。而这种同样的分化,在剥面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则需要 1 个月左右的时间。目前常见包扎剥面的方法:一是以透明塑料薄膜包扎方法, 1 个月后取下塑料薄膜,许多地方采用了这种方法。二是用牛皮纸包扎方法,在环剥皮后,及时包裹一圈牛皮纸,上下两端要超过剥面高度 8 cm , 用塑料条紧扎在未剥的原皮上,接口用胶水粘住(不要触及剥面), 7d 后取掉牛皮纸即可(牛皮纸保存好,以后还可以再用)。三是原皮包裹,把剥下的杜仲皮仍然复位 在原剥皮处,两端用塑料条扎紧即可, 7 d 后取掉。
此外,北京大学生物系( 1985 年),在剥皮 24 h 后涂抹 2 , 4 - D 10 mg/L 或 GA 10 mg/ L + NAA 10 mg/L, 1 周后所形成的愈伤组织差不多比对照的厚 1 倍,木栓形成层的发生早于对照。采用萘乙酸 + 赤霉素处理的,发现萘乙酸和赤霉素对形成层的建立和分化有促进作用。
10.2 皮的产地加工
剥下的树皮用开水烫后,叠放在垫草的平地上,上盖木板,加石块压平,四周覆盖稻草使其 ” 发汗 " 。 1 周后堆中杜仲的内皮变为黑褐色或紫黑色,取出晒干,刮去粗糖表皮即可 分级。根据杜仲皮的厚、薄、零、整,将其分为以下等级:
① 特等干货。呈平板状,两端切齐,去净粗皮。表面呈灰褐色,里面呈灰褐色,质脆。断面处有胶丝连接。味微苦。整张长 70~80cm 、宽 50 cm 以上、厚 0.7 cm 以上,碎块 不超过 10% 。无卷形、杂质、霉变。
② 一等干货。呈平板状,两端切齐,去净粗皮。表面和里面呈灰褐色,质脆。断面处有胶丝连接。味微苦。整张长 40 cm 、宽 40 cm 以上、厚 0. 5 cm 以上,碎块不超过 10% 。 无卷形、杂质、霉变。
③ 二等干货。呈板片状或卷曲状。表面呈灰褐色,里面青褐色、质脆。断处有胶丝相连。味微苦。整张长 40 cm 以上,宽 30 cm 碎块不超过 10% 。无杂质、霉变。
④ 三等干货。凡不符合特等、一等、二等标准,厚度最薄不小于 0.2 c m, 包括枝皮、 根皮、碎块,均属此等。无杂质、霉变。
11 技术咨询专家
田伟政,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树木栽培及果树栽培的教学与 科研工作。主持及参入科研项目多项,主持完成《优良枣树品种引种及矮化密植优质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获 2009 年衡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 E-mail: twz0718@ sina. com ; 13875701926
< img src=""/>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670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