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强化湿地保护工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9-09 00:00 信息来源:

  涟源市境内涟水、孙水、湄水为湘江源头湿地,湘中的重要饮用水源地。近年来,涟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资源的保护,开展了一系列有效工作。

  一、完善湿地保护空间规划。涟水湿地区:控制占地多、污染重的项目审批,建设涟水河风光带;白马湖湿地:打造成自然生态岛群,加强保护、监控湖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湄峰湖国家湿地公园:探索景区最佳容量与极限容量控制措施;孙水河谷湿地:打造孙水河谷蓝莓基地、葡萄基地、蔬菜基地的同时,保护湿地。

  二、严守湿地红线。研究制定严守湿地保护红线的具体措施。把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饮用水源地、鸟类迁飞路线等区域的湿地全部纳入保护范围,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着力保护其原生状态,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行为,减少湿地盲目开垦和改造,确保湿地资源总量不减少。

  三、健全湿地保护制度。一是推进地方村规民约建设;二是组织实施好湘江流域娄底境内在孙水金盆段的退耕还湿、还林试点;三是实行湿地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四、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在重点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粮食主产区、鸟类迁飞路线等区域,规划实施一批新的湿地恢复工程,退耕还湖还湿,扩大湿地面积,修复湿地生态功能。把湿地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巩固并扩大城市湿地率,真正让居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工程建设中,注意保护湿地原生状态,防止自然湿地人工化。

  五、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和保护。一是封山育林;二是长防林造林;三是义务植树;四是联村建绿使湿地保护区周边宜林绿化率达到80%以上,荒山荒地、公路、造林绿化率达到90%以上。有效增加湿地保护区面积与植被,实现以林养水、以水保湿,构建安全健康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

  六、狠抓湿地保护宣传教育。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湿地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广泛宣传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社会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引导人们科学认识湿地、文明对待湿地。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青少年的湿地宣传教育,使善待自然、保护湿地成为自觉行为。同时,要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抓好人员培训,强化湿地监测,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能力。

涟源市强化湿地保护工作

668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