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贯彻实施《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的情况汇报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07-19 00:00
信息来源:
尊敬的罗主任及各位领导:
你们不辞劳累,顶着烈日酷暑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使我们倍受鼓舞。下面,就我市贯彻实施《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
《条例》于1995年6月28日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实施,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我们以《条例》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办园方针,加大《条例》宣传力度,加强保护管理措施,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森林公园发展迅速,经国家、省里审批同意兴建的森林公园5个,即武冈云山森林公园、新宁舜皇山森林公园、新邵龙山森林公园、邵阳宝庆森林公园、隆回魏源湖森林公园,其中宝庆森林公园2000年批准建立,魏源湖森林公园2003年批准建立。现有的5个森林公园中,武冈云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余4个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全市森林公园经营面积26万亩,职工人数1570人,年经营收入(含林场收入)1700万元;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旅游收入250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打造形象抓宣传。我们以《条例》宣传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邵阳森林公园品牌。一是抓《条例》学习,形成共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对《条例》进行了学习,并将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开发提到了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市人大、市政府还将《条例》学习列入“四•五”普法内容,要求各级各部门依法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产业优势。各县(市)也采取不同形式对《条例》进行了学习。二是抓社会宣传,营造氛围。为了使全社会对《条例》精神有所了解,我们将《条例》印发至有关单位和个人。武冈市在《武冈通讯》和武冈电视台上开辟专栏宣传云山森林公园;舜皇山森林公园制作了《千古舜皇》专题宣传片;新邵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爱我龙山”知识竞赛活动。市电视台经常插播保护森林公园的公益性广告,邵阳日报开辟邵阳形象宣传专栏,将森林公园作为重要内容推介。三是抓内外交流,扩大影响。我们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2002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首届武冈云山旅游节。2002年、2004年我们2次参加全国森林公园博览会,推介邵阳森林景观和特色旅游产品。2003年初云山森林公园率先走上国家林业局互联网;随后市人民政府政务网开通,邵阳森林公园由此走向全国。2003年3月,市人大、市政府组织全市5个森林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举行联谊会,共同筹划编写了云山、龙山、宝庆3个《森林公园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商业计划书》,并到“深洽会”等全国性大型招商会上招商宣传5次,带来了森林公园招商引资新活力。
2、加强检查抓落实。为使《条例》精神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以下三条措施抓落实:一是自查自纠,针对问题找原因。今年,市人大、市政府召开会议,要求林业部门和森林公园管理单位依据《条例》就森林公园的规划落实、环境保护、无偿划拨、转让、侵占、拍卖资源等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自行纠正,自我解决,并将自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向市人大和市政府汇报。同时,明确各县(市)人民政府同为景区管护责任单位,对自查走过场、措施不力造成景区景点遭受严重破坏的政府主要领导人,严格追究责任。二是督促检查,狠抓整改促落实。今年5月中旬,市人大农工委、市林业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5个森林公园贯彻落实《条例》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存在的困难要求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云山森林公园进园公路两边乱开乱采的清理和龙山森林公园砂改油公路资金的筹集都已基本到位。三是依法处理,解剖个案防未然。重点加大查处“四乱四滥”(即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采滥挖珍稀植物,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案件。武冈市林业主管部门发现龙溪镇塘田村民肖维红在云山森林公园盗伐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榉树,及时进行查处,对违法人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市县新闻媒体对此案进行了全程报道,使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法制教育。
3、提升品位抓规划。我们依据《条例》要求,狠抓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以此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森林公园建设的法定依据。我市5个森林公园,从立项开始就严格依法办事。首先,坚持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如武冈云山森林公园,1993年由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1996年由原林业部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进行《伴山庙旅游区详细规划》。两次规划设计,提升了云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水平。其次,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宝庆森林公园的定位,设计单位提出了3套方案。我们一方面将所有方案在报刊、电视台上刊登播发,征求市民意见;另一方面,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论证,最后综合各方面意见,根据公园毗邻市区、依山傍水的自然区位和已建木兰、紫薇2个花卉园区的特点,将之定位为城市休闲和珍稀花木繁育观光型森林公园。再次,坚持实施长远性和有序性。我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都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长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资源保护第一、开发建设第二,森林景观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严格按照省和国家批准的规划有序施工,逐步推进,全市森林公园无乱建、乱占和肆意破坏景观现象,也没有违规建设和不批先建的现象。
4、突出特色抓旅游。为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资源效益,我们注重挖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旅游。一是自然生态游。云山、舜皇山、龙山等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富有野趣,我们就开展回归自然生态游。二是城郊休闲游。宝庆森林公园依托邵阳市区的区位优势,开展森林公园周末度假活动,在培育好森林资源的同时,努力在游客吃、住、玩、乐上下功夫,规划新辟资江冲浪、儿童游乐、池中垂钓等项目吸引市民到森林公园休闲、娱乐。三是名山名人文化游。隆回魏源湖森林公园,充分挖掘“三湘第一智人”魏源家乡的文化底蕴,修复魏源故居,吸引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武冈云山素为名山,为道家72福地之一,源远流长,在海内外都有影响。近两年,云山森林公园筹资修复“胜力寺”,宏扬道教文化,赢得不少游客。
5、夯实基础抓保护。森林公园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难以再生的珍稀资源,也是森林公园的特色所在,森林旅游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始终按照《森林法》和《条例》保护资源。一是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据调查,我市森林公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10种;一级保护植物8种,二级35种。我们对景区的古树名木及珍稀植物全部挂牌保护,在山下和游道显要位置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牌,严禁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伐珍稀植物和野生药材。二是加强森林防火。落实公园管理处和地方政府共同防火责任制。完善森林公园专职森林防火队,并与县消防大队进行火灾联防。在旅游“黄金周”和重点防火期间,对森林公园和周边乡镇实行防火戒严、确保了全市5个森林公园十年未发生火灾。三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采取营造混交林等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抗性,对病虫害“治早、治小、治了”。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利用暗渠汇集处理公园生活废水,设立专职保洁员负责清扫。对建设造成森林植被和环境损坏的,及时进行恢复整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森林公园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较差。我市5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投资23000万元,实际投资只完成4000万元,而基础设施投资仅2000万元。严重的投入不足,造成森林公园道路、交通、住宿、休闲等基本设施十分简陋,森林公园品位不高,难以吸引游客。如舜皇山森林公园,仅靠13公里的砂石路同省道1864线相连,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同时园内一些设施年久失修,有的破烂不堪,既影响了景区形象,也留下了安全隐患。又如新邵龙山森林公园,从邵阳市区或新邵县城出发都有30多公里砂石路,灰尘滚滚,严重影响了游客游玩兴趣。二是融入不深,公园开发层次肤浅。各森林公园多把眼光放在本地旅游市场,小打小闹,难以联手开发,组织统一旅游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同时,没有挂大靠强,积极融入“桂林——崀山——张家界”全国旅游大循环,造成目前大资源、小产业的尴尬局面。到目前为止,全市5个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仅5万人;除云山外,其余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不足1万人,几乎没有门票收入。三是参入不够,经营主体缺乏活力。我市森林公园都是由国有林场发展而来,国有国营,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诸多敝端;加上森林公园改制迟缓,民营主体、社会主体难以参入其中经营,造成人员富余、效益低下。全市5个森林公园有富余人员830人,累计负债300万元。即使是经营状况较好的云山森林公园,也盈利无几。邵阳市宝庆森林公园,长沙一客商想整体收购搞开发,但由于国家政策制约,改制未能成功,导致今日举步维艰。四是人才匮乏。我市森林公园的工人80%是林场农牧工,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占半数,园林技术、公园管理、旅游开发人才奇缺;同时,因自身经济状况很差,从外引进人才比较困难。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条例》实施的十年,是我市森林公园快速发展的十年。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条例》为指针,按照“加强保护管理,建设法治公园;加大招商引资,建设活力公园;加快改革改制,建设开放公园”的总体思路,以人为本,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我市森林公园建设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市森林旅游人数从现在的5万人增加到5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翻2番。然而,针对当前森林公园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我们认为,《条例》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为森林公园建设保驾护航,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社会效能。
第一,森林公园具有公益性,第一批界定的森林公园国家每亩补助了3.5元,第二批界定的还没有补助。为此,请省里对已经获得国家补助的森林公园增加补助,对没有获得国家补助的森林公园落实相应的补助。
第二,对森林公园在不改变使用用途的前提下,应允许有偿转让,这样有利于推进改革改制,最终促进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
你们不辞劳累,顶着烈日酷暑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使我们倍受鼓舞。下面,就我市贯彻实施《湖南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条例》的贯彻实施情况
《条例》于1995年6月28日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颁布实施,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我们以《条例》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办园方针,加大《条例》宣传力度,加强保护管理措施,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森林公园发展迅速,经国家、省里审批同意兴建的森林公园5个,即武冈云山森林公园、新宁舜皇山森林公园、新邵龙山森林公园、邵阳宝庆森林公园、隆回魏源湖森林公园,其中宝庆森林公园2000年批准建立,魏源湖森林公园2003年批准建立。现有的5个森林公园中,武冈云山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其余4个为省级森林公园。2003年,全市森林公园经营面积26万亩,职工人数1570人,年经营收入(含林场收入)1700万元;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旅游收入250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打造形象抓宣传。我们以《条例》宣传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邵阳森林公园品牌。一是抓《条例》学习,形成共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班子成员对《条例》进行了学习,并将森林公园和生态旅游开发提到了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市人大、市政府还将《条例》学习列入“四•五”普法内容,要求各级各部门依法加强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成旅游产业优势。各县(市)也采取不同形式对《条例》进行了学习。二是抓社会宣传,营造氛围。为了使全社会对《条例》精神有所了解,我们将《条例》印发至有关单位和个人。武冈市在《武冈通讯》和武冈电视台上开辟专栏宣传云山森林公园;舜皇山森林公园制作了《千古舜皇》专题宣传片;新邵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了“爱我龙山”知识竞赛活动。市电视台经常插播保护森林公园的公益性广告,邵阳日报开辟邵阳形象宣传专栏,将森林公园作为重要内容推介。三是抓内外交流,扩大影响。我们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2002年5月,市委、市政府成功举办了首届武冈云山旅游节。2002年、2004年我们2次参加全国森林公园博览会,推介邵阳森林景观和特色旅游产品。2003年初云山森林公园率先走上国家林业局互联网;随后市人民政府政务网开通,邵阳森林公园由此走向全国。2003年3月,市人大、市政府组织全市5个森林公园所在县级人民政府举行联谊会,共同筹划编写了云山、龙山、宝庆3个《森林公园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和《商业计划书》,并到“深洽会”等全国性大型招商会上招商宣传5次,带来了森林公园招商引资新活力。
2、加强检查抓落实。为使《条例》精神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以下三条措施抓落实:一是自查自纠,针对问题找原因。今年,市人大、市政府召开会议,要求林业部门和森林公园管理单位依据《条例》就森林公园的规划落实、环境保护、无偿划拨、转让、侵占、拍卖资源等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自行纠正,自我解决,并将自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向市人大和市政府汇报。同时,明确各县(市)人民政府同为景区管护责任单位,对自查走过场、措施不力造成景区景点遭受严重破坏的政府主要领导人,严格追究责任。二是督促检查,狠抓整改促落实。今年5月中旬,市人大农工委、市林业局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全市5个森林公园贯彻落实《条例》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存在的困难要求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解决。云山森林公园进园公路两边乱开乱采的清理和龙山森林公园砂改油公路资金的筹集都已基本到位。三是依法处理,解剖个案防未然。重点加大查处“四乱四滥”(即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采滥挖珍稀植物,乱捕滥杀野生动物)案件。武冈市林业主管部门发现龙溪镇塘田村民肖维红在云山森林公园盗伐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榉树,及时进行查处,对违法人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市县新闻媒体对此案进行了全程报道,使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生动的法制教育。
3、提升品位抓规划。我们依据《条例》要求,狠抓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以此作为森林公园保护和开发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森林公园建设的法定依据。我市5个森林公园,从立项开始就严格依法办事。首先,坚持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由具有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如武冈云山森林公园,1993年由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1996年由原林业部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进行《伴山庙旅游区详细规划》。两次规划设计,提升了云山森林公园的建设水平。其次,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宝庆森林公园的定位,设计单位提出了3套方案。我们一方面将所有方案在报刊、电视台上刊登播发,征求市民意见;另一方面,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论证,最后综合各方面意见,根据公园毗邻市区、依山傍水的自然区位和已建木兰、紫薇2个花卉园区的特点,将之定位为城市休闲和珍稀花木繁育观光型森林公园。再次,坚持实施长远性和有序性。我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都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长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坚持资源保护第一、开发建设第二,森林景观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严格按照省和国家批准的规划有序施工,逐步推进,全市森林公园无乱建、乱占和肆意破坏景观现象,也没有违规建设和不批先建的现象。
4、突出特色抓旅游。为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资源效益,我们注重挖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旅游。一是自然生态游。云山、舜皇山、龙山等森林公园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富有野趣,我们就开展回归自然生态游。二是城郊休闲游。宝庆森林公园依托邵阳市区的区位优势,开展森林公园周末度假活动,在培育好森林资源的同时,努力在游客吃、住、玩、乐上下功夫,规划新辟资江冲浪、儿童游乐、池中垂钓等项目吸引市民到森林公园休闲、娱乐。三是名山名人文化游。隆回魏源湖森林公园,充分挖掘“三湘第一智人”魏源家乡的文化底蕴,修复魏源故居,吸引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武冈云山素为名山,为道家72福地之一,源远流长,在海内外都有影响。近两年,云山森林公园筹资修复“胜力寺”,宏扬道教文化,赢得不少游客。
5、夯实基础抓保护。森林公园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既是难以再生的珍稀资源,也是森林公园的特色所在,森林旅游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始终按照《森林法》和《条例》保护资源。一是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据调查,我市森林公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二级10种;一级保护植物8种,二级35种。我们对景区的古树名木及珍稀植物全部挂牌保护,在山下和游道显要位置都树立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牌,严禁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伐珍稀植物和野生药材。二是加强森林防火。落实公园管理处和地方政府共同防火责任制。完善森林公园专职森林防火队,并与县消防大队进行火灾联防。在旅游“黄金周”和重点防火期间,对森林公园和周边乡镇实行防火戒严、确保了全市5个森林公园十年未发生火灾。三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采取营造混交林等营林措施提高林分抗性,对病虫害“治早、治小、治了”。四是加强环境保护。利用暗渠汇集处理公园生活废水,设立专职保洁员负责清扫。对建设造成森林植被和环境损坏的,及时进行恢复整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森林公园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较差。我市5个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投资23000万元,实际投资只完成4000万元,而基础设施投资仅2000万元。严重的投入不足,造成森林公园道路、交通、住宿、休闲等基本设施十分简陋,森林公园品位不高,难以吸引游客。如舜皇山森林公园,仅靠13公里的砂石路同省道1864线相连,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同时园内一些设施年久失修,有的破烂不堪,既影响了景区形象,也留下了安全隐患。又如新邵龙山森林公园,从邵阳市区或新邵县城出发都有30多公里砂石路,灰尘滚滚,严重影响了游客游玩兴趣。二是融入不深,公园开发层次肤浅。各森林公园多把眼光放在本地旅游市场,小打小闹,难以联手开发,组织统一旅游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同时,没有挂大靠强,积极融入“桂林——崀山——张家界”全国旅游大循环,造成目前大资源、小产业的尴尬局面。到目前为止,全市5个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仅5万人;除云山外,其余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不足1万人,几乎没有门票收入。三是参入不够,经营主体缺乏活力。我市森林公园都是由国有林场发展而来,国有国营,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诸多敝端;加上森林公园改制迟缓,民营主体、社会主体难以参入其中经营,造成人员富余、效益低下。全市5个森林公园有富余人员830人,累计负债300万元。即使是经营状况较好的云山森林公园,也盈利无几。邵阳市宝庆森林公园,长沙一客商想整体收购搞开发,但由于国家政策制约,改制未能成功,导致今日举步维艰。四是人才匮乏。我市森林公园的工人80%是林场农牧工,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占半数,园林技术、公园管理、旅游开发人才奇缺;同时,因自身经济状况很差,从外引进人才比较困难。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条例》实施的十年,是我市森林公园快速发展的十年。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条例》为指针,按照“加强保护管理,建设法治公园;加大招商引资,建设活力公园;加快改革改制,建设开放公园”的总体思路,以人为本,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我市森林公园建设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市森林旅游人数从现在的5万人增加到5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翻2番。然而,针对当前森林公园保护和开发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我们认为,《条例》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为森林公园建设保驾护航,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社会效能。
第一,森林公园具有公益性,第一批界定的森林公园国家每亩补助了3.5元,第二批界定的还没有补助。为此,请省里对已经获得国家补助的森林公园增加补助,对没有获得国家补助的森林公园落实相应的补助。
第二,对森林公园在不改变使用用途的前提下,应允许有偿转让,这样有利于推进改革改制,最终促进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