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生态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5-05 00:00 信息来源:
  即将入夏,步入醴陵市农村,只见山上绿浪滚滚,山下绿树成荫;白天群鸟飞舞,晚上青蛙鸣叫。这美丽如画的风景,悦耳动听的旋律,衬托出该市生态农业良性发展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该市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十分重视生态农业的良性发展和建设。他们追求经济效益不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追求发展速度不忘可持续发展目标。
  立足水土保持,狠抓封山造林。该市1991年实现灭荒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长防林工程建设全面实施,该市37.3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已全面封山禁山,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已达52.35%,城区公共绿地已达64.9公顷,园林绿地已有489公顷。
  实行废污利用,大兴农村沼气。针对农村养殖专业户不断涌现,畜禽粪便已成为严重污染环境的社会问题,该市大力推行以粪便无氧化杀菌处理为特征的农村沼气建设。通过技术培训、办点示范、政府补贴等措施,全市已建好6个沼气生态农业示范点,全市农村已有3300多家农户用沼气烧水做饭、照明取暖;三分之二的沼气用户还形成了猪沼粮、猪沼菜、猪沼果、猪沼花、猪沼鱼等综合利用生产格局,不但每年节约生活用能100多万元,解除了环境污染的烦恼,还增加综合利用收入300多万元。
  确保天敌生存,禁控剧毒农药。在农作物的植保工作中,醴陵逐步禁用复农丹、1095、1605等剧毒农药。对农田虫害的防治,严格控制甲胺磷、三唑灵等高毒农药的施用量,严禁捕捉青蛙、蛇等灭虫能手,严禁工业污水损害农作物。通过加大对农资、农贸市场的清理整顿,加速对污染企业的技术改造,较好地改善了农作物天敌的生存环境,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植保效果。 (责编:田从梅 作者:董运秋 杨相环 杨晓丽)
  

醴陵生态农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6727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