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园:传承和发展海派盆景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12-22 17:13 信息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日前,上海植物园盆景工作人员来到上海市崇明区港沿镇园艺村,参与了一场以黄杨盆景为主题的廉政文化展览,重点聚焦当地支柱产业——造型黄杨。

缩龙成寸、以小见大、聚景于盆,作为自然美和艺术美巧妙结合的产物,盆景对从业者的创作技艺要求极高。

多年来,上海植物园派遣盆景技术专家下乡指导当地村民对黄杨进行艺术造型,当年售价低廉的黄杨球在技术加持下,逐渐变为造型精致、具备海派盆景特色风格的造型植物,市场售价倍增,实现了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增长。

中国的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中一块璀璨夺目的艺术瑰宝。其中,海派盆景以其鲜明的特色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是中国重要的盆景流派之一。

上海植物园是海派盆景发源地,一直以来致力于盆景文化传播、盆景技术推广。走进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一片生机勃勃,作为珍藏、研究和创作海派盆景的基地,其历史更为悠久。

1954年,植物园前身龙华苗圃已经开始大量收集并制作盆景。在公私合营的高潮中,黄德邻经营的黄园收集的日本松柏盆景和杜鹃、茶花,祥顺农场以杂木盆景为主的各类盆景,都先后并入龙华苗圃,使龙华苗圃的盆景收藏更加丰富。

1965年,龙华苗圃的盆景专家周柏真提出:必须师法自然,反对矫揉造作、呆板失真,并要去芜存菁,在学习各地传统盆景风格基础上刻意求新。

此后,上海在龙华苗圃旧址上筹建上海植物园,上海植物园盆景园正式对外开放,上海植物园盆景研究所正式成立,盆景创作活动空前活跃,盆景研究尤其对盆景起源的研究和海派盆景风格研究取得显著成果,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盆景被列为我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

1981年,上海植物园成为国内第一家盆景出口专业单位,以“龙华盆景”为代表的海派盆景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上海植物园利用盆景技术优势制作小盆景,通过上海土产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美各国,连续数年参加广交会,极大地提高了海派盆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截至2019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和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先后为上海地区7位大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称号,其中殷子敏、胡荣庆、邵海忠、汪彝鼎均来自上海植物园。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上海植物园的海派盆景传承发展的核心地位。

殷子敏出生于园艺世家,自幼随父辈在私家花园里习艺耕耘,为以后进入上海园林局下属广中苗圃及上海植物园盆景园从事园艺栽培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他醉心于盆景创作,但绝不因循守旧、拘泥一格,敢于追求突破、革新,尤其在盆景创作中,能博采众长,结合上海的地理资源状况积极探索研究海派风格的盆景造型格式,为实现山水盆景、树石盆景、水旱盆景等不同形式的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正是上海植物园一代代盆景人以“匠人精神”传承着海派盆景,并将创新融入创作中的每个环节,成就了如今上海植物园盆景园的欣欣向荣,也让海派盆景艺术得以衣钵相传,成为上海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上海植物园:传承和发展海派盆景

2916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