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山森林公园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12-27 11:48
【字体: 大 中 小】
一、森林公园概况
湖南衡东四方山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衡阳市东北角。由四方山同有林场和县苗圃两家单位共同建设而成。森林公园大小三片以?水和吴南公路相连接,总经营面积1218公顷。
四方山片:位于衡东县东南部?水中游南坡,(场部)距县城23.5公里,外与衡南县接壤,内与杨林镇、莫井乡毗邻。地形南高北低,中走山脊或沟谷,呈“U”字形排列。最高海拔艳阳峰698米,最低海拔?水60米。经营范围西南至山脊线,北至?水中线,两侧多以局部小山脊线或山沟山界,地理坐标东经113°02′40″至113°04′48″,北纬26°57′05″至27°00′43″,面积1006公顷,公布有三个工区、一个托管(四方冲)村民委员会,是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主体部分,占国有林场总面积的95.5%和森林公园总面积的82.6%。
杨林片:位于杨林镇政府驻地附近0.3公里处,距县城30公里,距林场本部9公里,经营面积47公顷,权属国有,北至乌鸦形,南至芦山冲,经营范围与四工区界线一致,该片仅占林场总面积的4.5%和森林公园总面积的3.9%。最低海拔?水67.4米,最高海拔四工区山头101.9米。四工区所在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7′36″,北纬26°56′31″。另四工区以北0.8公里的吴南公路、?水西侧山坡有一面积仅为2公顷的小块飞地。
衡东县苗圃位于衡东县城东北角,距县城中心1公里,经营范围包括整个县苗圃和城关镇的部分山塘山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6′58″至112°58′02″,北纬27°05′56″至27°06′51″,经营面积165公顷,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13.5%,其中国有面积152公顷,集体面积13公顷。最低海拔胡坳塘尾62.4米,最高海拔武家山195米。
在森林公园1218公顷总面积中,林业用地总面积1098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90.1%,非林业用地面积120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9.9%。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981公顷,经济林面积85公顷,苗圃地32公顷。在有林地中,竹林面积481公顷。2001年全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时,森林公园内除苗圃以外的所有林地全部划分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总面积1066公顷。
四方山省级森林公园与四方山国有林场属二块牌子一套人马进行管理,主管部门为县林业局,林场现有职工119人,其中在职46人,退休73人。园内现有兼职导游6人,配被车船数3台,园内具有游步道58公里,四星级森林宾馆一个,森林人家10户,具有床位数为252张,餐位数800个。
二、主要景观特色
四方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林海翠绿浩瀚,气候清爽宜人,云雾弥漫澎湃,飞瀑泻雨,万木扶疏,奇花异草四季飘香,珍禽异兽追逐嬉戏,聚珍、奇、古、怪、险、绝、幽、秀于一体。园内不但自然景观秀丽壮美,同时还保留部分历史、宗教遗迹。
1、翠竹成海,景色绮丽
楠竹是园内最主要的植被景观,是衡东县“百万翠竹林”的中心地带。楠竹清秀挺拔,枝叶清翠欲滴,富而不奢,贫而不贱,气节高贵而赋有操守,为历代丹青妙手所描绘,文人雅士所讴歌。
2、古树名木妆点景色
园内现有大量的百年以上的古树,如樟树、阔叶楠、白玉兰、皂荚等,古树枝干遒劲,高大挺拔,胸围数人合抱,或伫立山颠,或藏匿密林,或点缀路旁溪边,成为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古树名木寄寓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内涵,深受游客喜爱,旅游者往往在此驻足观赏,摄影留念。
3、森林季相瑰丽壮观
园内无山不青,无林不秀。繁花生树,异草攀枝,有花植物多达上百种,林海簇拥百花,花木点缀林海,花海林海相映成趣,相映生辉,一年四季,园内季相色彩纷呈,瑰丽壮观,令游客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4、物种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明显
园内植被保存完好,动植物种群资源丰富,也存在有珍稀物种,各种奇花异草,乔灌藤草,名木古树,高飞的禽,低走的兽,水生动物及两栖动物充斥其间。
5、棋盘石
位于一工区,矗立的两方巨石,立于陡峭山坡,山形险峻,地质牢固,起如方凳,方整成形,状如棋盘,高凌云霄,有巧夺天工之妙。
6、飞来石
飞来石位于一工区黑石垅附近。高10米,宽8米,呈斜面状立在山体上,苔藓斑驳,仿佛凌空飞来,搁在石棱倒插黑石垄山脊上,如刀劈斧砍一样平整。斜石下方的空间可容纳十多人遮阳避雨。相传是女娲补天时留下的石头,因为它像个石楔,形状不规则,不太成材,所以无缘补天,只能留在此地望天兴叹。
7、望夫崖
位于二工区龙凤岩旁边,背倚四峰山脊,面朝?水,地势如龙盘,似虎踞,惊险奇伟。崖高30米,或悬空突起,或如壁矗立,腾空而起,气势磅礴。从?水方向远处数十里便能目睹望夫崖的伟岸、险峻和临空抚云之势。从500米内观此崖,如一妇人背一孩童奋力攀登四峰山,寻访丈夫回家。望夫崖如笋如柱屹立山脊边缘,下部固立山坡,上部凸起十多米,如擎天巨大石柱,顶部呈一块约3—4平方米临空平台,高度和正山脊的望月台平视相望。
8、龙凤岩
位于棋盘石正南山脊附近。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云游僧人路过本山,在群山环抱、绿树成荫的四峰山脊上,发现一洞口,口不大,二米见方,他试探着往下探查,岩洞越来越宽敞、越来越深邃,且有阴河哗哗流淌,阴深不见其底,难穷其源。只好作罢,回到洞口。见这里四周古树参天,环境幽静,正是修心养性之地,遂结草为庐,驻脚于此。次年春天,僧人下山来到?河边,向荒野水草地上撒出一把圣果——莲子。不久,这莲子便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荷叶青翠,莲花婷婷,芳香四溢,犹如蓬莱仙境,吸引众多乡民前来观赏。此事被一条青龙和一只凤凰知道后,偷偷前来观看,面对碧波荡漾,彩霞飞流,它们如痴如醉,青龙在岩洞左边卧下,金凤在岩洞右边伫立。附近山民得知和尚结庐龙凤岩,潜心佛事,遂纷纷捐助银两,兴建佛宇。和尚为感激龙凤真情,将岩洞取名为“龙凤岩”。有诗道:“岩穴千般险,纡回一线通;天围青帐里,人在画其中”。
9、龙王泉
该泉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唐朝,泉水晶莹甘冽,四季长流,泉井在龙王庙、滴翠庵两处遗址中间一棵高大的阔叶楠树根下,泉树相依,难分难舍。
10、望日台及日出奇观
位于艳阳峰顶西端100米一凸起的高地,约三十多个平米左右。峭立千仞,遇云雾天气如一座高入云端的焚香炉,从侧面看恰似一支饱蘸墨水的如椽巨笔,从望日台俯瞰望月台、龙凤岩、望夫崖、棋盘石、?水等诸多景观景点,无不惟妙惟肖,充满诗情画意,令人惊叹不已。登高驻巅,极目远眺,若是晴好天气,则可西顾南岳衡山,东仰炎帝陵,北瞻长沙岳麓山,可把遍地潇湘中东部地区方圆数百里风光尽收眼底。
11、望月台及月景奇观
位于望夫岩上面的山脊,据说古时这里森林繁茂,松苍竹翠,四季浓绿,远胜当今林相,簇拥着山脊一块高高凸起的石台,隐居四峰山的玉帝妃子、龙凤岩的僧人、老龙王、奕棋长者和龙王庙、滴翠庵的和尚尼姑常来此地赏月,他们在下面的龙凤岩、望夫崖中间还踏出了一条仙道。当地人知晓后,也想借赏月之名上来会会各路神仙,沾沾仙运福气,或请仙人相助,指点迷津,以求消灾避祸、升官发财、光耀宗室。哪知机缘不巧,一个个月朗星明的良霄总是一次次的扑空。 有了向往和信念,人就有精神,他们并没有改变初衷,仍然坚持爬山赏月,心想神仙没会到不打紧,能发现本地有这样一处美妙仙境,也不失人生一大乐事。久而久之,乡亲们发现自从村里人登山寻仙以来,个个都身康体健,朝气蓬勃,有的还越活越年青了,家家户户,福寿绵长,其乐融融。
傍晚,清风徐徐,天地挂上帷幕,幽冥浩荡;夜登此台,天地灯海星火之间,一轮飞镜徐徐升起,接着皓月当空,有如“银汉无声转玉盘”,开地洒银,或如梦中镜湖,天上人间浑然一体,仿佛人在蓬莱仙境中,幽难言状,有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近处,群山洒满银辉,月光如水,孤光自照,肝胆似冰雪。在此可西望南岳衡山之雄伟高峻,北观衡阳市灯火之璀璨。古人曾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2、滴翠庵与龙王庙遗址
龙王庙就建在龙王泉的上面,庵子建在水井龙王泉的前面, 上下相距不足百米,构成俯仰呼应,比翼齐飞之势,上下千年,在方圆数十里影响深远,香火旺盛,求神祈福者络绎不绝。毁于文革年间。
13、试心桥及传说
试心桥位于二工区龙凤岩和望夫崖岩壁下部,两巨石绝险如刀劈。从棋盘石攀援而上,沿小径从龙凤岩脚下小径侧身而过,直至望夫崖脚下,其间有3—4米的褐色悬空峭壁,中间陡然裂开一道壑沟,深不见底,无桥难越其险。后来,采樵者伐木为桥,供人游观。据传,这神岩膝下的几米距离的悬空断道峭壁,就是神仙们专门设下用来检验登山者、旅游者心灵是否纯洁、对自然和神灵是否有真诚爱戴之心。
14、十僧冢
僧人故去后埋葬的地方,首先在地面上打一个直径约2米,深约3米的深井,然后把逝者火化放入坛子中,再把坛子放入井之中央,然后用两块磨好的大青石盖住洞口,并在洞上方建一座高约1米的石塔,这种僧冢最初是十座,被称为十僧冢,现在在庵子坪上的杉木林中,还存有3座。
塔林四峰山现存舍利塔数座,位于狮子岩下方竹林里,离滴翠庵约500米,属庵内的亡故僧人墓,殁葬时间不详,待考。
15、诰命夫人墓
清朝咸丰年间,衡阳出了位朝廷命官,夫人贤慧,恪守妇道,相夫教子,堪称典范,后被咸丰皇帝封为一品诰命夫人。死后,派术士四处寻找风水宝地,最后选定四峰山脊部平坦之地。资料记载:“诰封老宜人颜母曾太君晚太太墓,葬于四峰山船曹垅形山”,清咸丰二年(1852)立碑。墓之中、内、外镌刻三联,分别为:绿水环如带,青山拱若屏。万叠烟云藏宝婺;一天星斗焕龙章。帽近御屏岩岩气象,笔联诰轴代代科名。
16、骆驼峰
位于三工区岩鹰咀正北山梁上。山峰为一座突起孤峰,西北300米处有另一山峰,相对高差仅6米。民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骆驼峰特指这座海拔666.4米的孤峰,形状如一匹昂首前行的独峰骆驼;第二种说法是骆驼峰包括多座山峰,从远处遥望,山峰组成头、躯、脊、屋,错落有致,比例精确,形象非常逼真,其中海拔666.4米和海拔660.5米两座山峰,状似一匹昂首前行骆驼的双峰。听长者讲述在这匹骆驼的独峰上曾藏着两件无价之宝。在独峰的左面藏着一块照妖镜,峰的右面藏着一颗避水珠。谁能得到这两件宝物,价值连城,驼峰左面的照妖镜能降妖捉怪,峰右的避水珠,拿着它可遍游五湖四海。后来此事传到了南方一位寻宝的道人耳中,两件宝物均被道人取走,如今峰左面仍保存着一磨盘大的圆形痕迹。据说,驼峰右面的宝珠是道人用宝剑在驼峰的下部割开一个口子,把宝取走的,从那以后,伤口一直没有愈合,疼痛难消,到现在无论春、夏、秋、冬四季,天天都从伤口里往外流出甘泉来,据说这是骆驼辛勤的汗水和疼痛时眼泪所化。
有文人骚客写道:“此峰玲珑似骆驼,终年负重上高坡;四方绿海通沙漠,台上清凉客尤多。”“骆驼峰上夕阳留,极目烟云取次收。远树摇光衔半岭,帆船倒影入江流。霞蒸槛外红成绮,浪涌?水碧似油。樵夫正娱夕阳韵,一轮明月又当空”。
三、产业情况
公园于2007年经过多方筹集资金近亿元,开发武家山景区,建设集县政府多功能会务中心、休闲山庄于一体的武家山森林公园,公园内设四星级森林宾馆,有豪华套间10套,豪华客房80间,床位300个;多功能会务中心既有可容纳1500人的会议大厅,也有600人的豪华大会议室, 200人的中型会议室,60人的小会议室,可作会务、商务、演出、讲座等活动的场所。会务中心每年接待包括衡东县人大、政协两会等各种会议不少于两百场次,接待游客食宿达到3.5万人次,实现了旅游收入530万元。
四、取得的主要成效
1、成为弘扬生态文化的主要场所。每年到森林公园参观、游览、访问和学习的游客快速增长,去年我园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者投入大森林的怀抱,不仅能在观光、游览过程中体验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情,同时还能培养进一步热爱森林、保护自然的美好情愫。
2、成为了我县中小学生写生、创作、摄影的教育基地。
3、我县政府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森林旅游开发热情逐年提高。近几年,通过我园向外宣传及推介,当地政府对我园建设相当重视,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共同开发园区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美化园区,深入挖掘森林文化、竹文化,做好森林旅游休闲文章。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