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玉兰苗木产业助群众致富
(中国绿色时报)近日,在河南省南召县南河店镇郭营村国储林基地,漫山遍野的田地里刚栽植的一排排玉兰苗木,横竖成行,亭亭玉立。
“我们的国储林基地是立体化发展,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玉兰苗木是主导产业,玉兰树下面种植中药材,既节约土地资源又提高经济效益。”南河店镇党委副书记孙军介绍,“我们引进园林绿化公司,在郭营村种植玉兰、五角枫、巨紫荆等绿化苗木,吸纳当地贫困群众在苗圃劳务就业,年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
近几年,南召县锦宇园林有限公司在郭营村发展立体产业,重点种植玉兰,雇佣贫困群众就近务工,村民收入增多。
南召县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创新实施了“林蚕菌、林苗景、林药果、林养游”4个一体化发展模式,初步探索出“林+N”特色立体产业扶贫模式。
2011年,南召县被确定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南召县坚持把玉兰花木产业作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打造林苗景一体化工程。全县以玉兰为主的花木面积达38万亩,花木生产专业村55个,花木专业合作社200余家。通过基地就业、合作经营、入股分红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年人均收入4000-20000元。2020年2月,南召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南召县还充分利用道地中药材品质优势,发挥“中国辛夷之乡”的品牌带动作用。全县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52万亩,带动贫困户2600户。
南召县共建成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柞蚕等特色基地125个,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3个,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233家,1.3万余户贫困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参与务工、辐射带动、保底回收等模式实现户均年增收5000元。山区群众依靠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林果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