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册亨:油茶金果果,串起产业链
(中国油茶)册亨县弼佑镇,现有油茶种植面积13.6万亩,是册亨油茶的主要产区。
在宁波江北区与册亨县的共同规划中,10亿元油茶产业链的形成,不但将有能力消化册亨全县近30万亩、12000吨油茶籽产量,还将带动4000多户油茶种植户增收。
进入10月,到了油茶采收的季节,册亨县弼佑镇落江村的每一座山头,到处都是乡亲们忙着采收油茶果的身影。
“落江村世代种植油茶,油茶资源丰富、榨油出油率高、茶油品质好。我家20多亩茶林改造后,今年迎来了大丰收!”经过低产改造的油茶林结果多、产量高,看着一棵棵油茶树弯着腰“驮着”密密麻麻的油茶果,村民覃国兴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是册亨县充分依托油茶资源做产业文章的一个缩影。从卖果到卖油,再到林下发展立体种养,册亨县围绕油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继而带动二产三产同步发展。“一滴油”撬动着全县十亿级产值,串起了一条脱贫致富的产业链。
红球油茶
企业助力:“致富油”惠及千万家
长期以来,由于种植随意、榨油工艺传统,册亨油茶产量较低,特别是加之深山区的运输成本高,只有坐等商贩到村里收购,没有深加工,村民守着满山茶树受穷。
对于落江村村民覃乜困来说,每年卖油茶是一项主要收入。“原来每亩平均产量仅80多斤,收购价每斤不过六七块,大家辛苦摘来的油茶果,卖了只够补贴一点家用。”覃乜困知道,被收购的山茶果加工成山茶油后,每斤可以卖到100多元。
原来,由于山多地少、劳动力外流、老百姓种植管护水平低、生产方式落后、组织生产和市场拓展能力弱等因素,当地油茶产品一直处于产业链最低端,在市场上没有话语权。大家守着金山银山,却总为他人做嫁衣。
“2018年,宁波江北区投入1100余万元油茶扶贫资金,提出了油茶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和思路。其中700万元用于建设油茶加工厂,短短几个月时间,册亨油茶榨油厂实现从无到有。”册亨县某油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璐说。
走进册亨县天香布依油茶有限公司原料车间,一袋袋山茶果堆放整齐,挑拣后的山茶果通过全封闭的传送带源源不断地送到车间加工,通过物理压榨、精炼等加工环节后,最后包装成一瓶瓶成品油出厂。
“对油茶果进行保底收购,收购量可占全县总产量的40%以上,能解决大部分林农山茶果的销售问题,可带动全县1000多户贫困户参与油茶种植及经营。”黄璐介绍道。
如今,由册亨县天香布依油茶有限公司、湖南大三湘茶油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三方共同组建的国资民企混合制油茶公司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册亨县岩架镇建成油茶鲜榨厂,可实现油茶鲜果榨油。弼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顺弘说:“新鲜的果子从这头放进机器,那头出来的就是成品山茶油。”
油茶鲜榨厂的建成投运,进一步提升了册亨县对油茶果的消化能力。册亨也将能生产出更多的油茶产品,让更多的册亨人在油茶全产业链发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低产改造:茶农增强发展信心
“目前低产林改造已经接近尾声,已经改造的油茶树所产出的油茶籽产量,将为茶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弼佑镇扶贫工作站负责人王连凯说,落江村的油茶种植最集中连片,因特有山地小气候孕育出独特的“册亨红球”,被贵州省林业局定为油茶第一品种“黔油一号”。
册亨县弼佑镇,现有油茶种植面积13.6万亩,是册亨油茶的主要产区。
王连凯坦言,过去当地村民因为缺乏对油茶树相应的管护知识,不舍得砍枝修叶进行改造,疏于对油茶林的管理,导致油茶籽产量和品质逐年下降。需要利用科技手段,实行低产林改造、建设良种对比示范基地、建设苗圃基地等,把山茶果的产量提升上去。
为此,弼佑镇请来专家,通过林地流转,对400亩核心区油茶林进行示范改造,改造后亩产可达到200斤以上,改造后的油茶林见效明显,很多村民思想有了转变,抢着请技术员帮忙改造林地。
老树发新芽,茶果挂满枝。自2017年开始,册亨县配套开展低产改造、老旧茶林嫁接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油茶产量。通过低产改造的油茶树,结的果实像葡萄串一样密密麻麻。
同时在多方积极争取下,油茶苗圃基地落地册亨县弼佑镇,56亩苗圃每亩可育苗25万株,每株市场价在3.2元左右,产值可达到80万元,现该镇又积极筹建数字化育苗圃200亩。
“镇里1400余户贫困农户都可以免费领取500株苗进行种植,每户贫困农户都将新增至少5亩的油茶种植面积。”弼佑镇人大主席王光贤说,前期册亨县的油茶部分苗木是从外地采购,造成了品种混杂,不利于优质品种的选育。“宁波江北区扶持的30亩良种对比示范基地已经建设完成,培育出更好更适宜本地种植的油茶后,可以改良全县的油茶品种。”王光贤说。
着眼长远:“一滴油”撬动10亿级产业链
小小油茶果,从小项目到大产业,从“输血”到“造血”,在各方帮扶下,从育苗到种植再到加工成油,投资亿元重点打造。
在宁波江北区帮扶下,册亨通过“制定一个规划,建设一个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打造一个良种繁育基地,投产一个亿元加工企业,撬动一个十亿级产值的油茶产业”五个一工程,在短时间内凤凰涅槃。
据介绍,册亨县在交通便利的巧马镇建设亿元加工企业,在原生态的主种植区弼佑镇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在紧挨着弼佑镇的秧坝镇,还建设了一个山茶果烘干厂,通过全线布局,打造种、收、产、销的山茶油全产业链。
“在宁波江北区与册亨县的共同规划中,10亿元油茶产业链的形成,不但将有能力消化册亨全县近30万亩、12000吨油茶籽产量,带动现有4000多户油茶种植户增收,还将依托自身高品质的优势赢得油茶市场话语权,现又被列为中国西南低热河谷油茶产业科旅园的重心打造区域,投入几个亿的资金打造全国最高水平的油茶产业示范基地。”王顺弘如是介绍道。
据王顺弘介绍,打造油茶全产业链,各个环节充分衔接,目前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闭环产业链。这条产业链,每个环节都在产生价值,惠及着当地百姓。
低产林改造提高产量,油茶改良、烘干厂提升茶籽品质,精深加工厂提升附加值,册亨油茶全产业链逐步形成。这一系列针对油茶的产业扶贫,不仅撬动了10亿级的产值,还将为册亨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这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脱贫成果以及下一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百姓富、生态美。”王顺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