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草莓叫响全国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5-13 00:00
信息来源:
丹东是我国最早引入草莓并持续发展的草莓产区,但由于草莓具有成熟集中、不耐存储的特性,这项产业的发展一度受到了制约。过去草莓生产科技含量低,种植趋于盲目,生产和销售都没有形成集约化、规模化格局,所以,丹东草莓生产也曾几起几落。为确保草莓生产这一名特优传统种植业的高效发展,丹东市委、市政府决定把草莓产业做大做强。因为只有生产成规模,市场才能做大做强;销售渠道畅通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腰包才会越来越鼓。为此,他们还于1991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科学研究、新技术推广服务和种苗生产、农资经营为一体的东港市草莓研究所。从此,丹东拥有了一个以研究所暨农协会为草莓产业化发展科技龙头,以各县、乡技术推广站为链条的草莓科技推广服务网络。现在丹东草莓的种植面积已达到11万亩,总产量16万吨,产值4亿多元。
为了改变农民一年一栽的传统生产方式,使草莓鲜果上市时间能持续半年之久。丹东市近几年引进推广了50多个新品种和脱毒苗、合理密植、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等十多项新技术。椅圈镇桦木村的任维忱和前阳镇脉起村的王元有,种植新优品种“章姬”时,采用了纸被保温、电灯补光等技术,使亩收入分别达到1.8万元、1.7万元,成为草莓高产高效的生产示范户。
现在,草莓已成为丹东市优势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每年出口草莓8000吨,创外汇700余万美元。90%鲜果销往东北各大中城市、本地市场和出口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目前,丹东草莓正向新品种育苗工厂化、生产基地规模化、果品加工系列化、产品市场国际化方向发展。
为了改变农民一年一栽的传统生产方式,使草莓鲜果上市时间能持续半年之久。丹东市近几年引进推广了50多个新品种和脱毒苗、合理密植、硫磺熏蒸防治白粉病等十多项新技术。椅圈镇桦木村的任维忱和前阳镇脉起村的王元有,种植新优品种“章姬”时,采用了纸被保温、电灯补光等技术,使亩收入分别达到1.8万元、1.7万元,成为草莓高产高效的生产示范户。
现在,草莓已成为丹东市优势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每年出口草莓8000吨,创外汇700余万美元。90%鲜果销往东北各大中城市、本地市场和出口俄罗斯、朝鲜等国家。目前,丹东草莓正向新品种育苗工厂化、生产基地规模化、果品加工系列化、产品市场国际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