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5-29 00:00 信息来源:
  1.基本情况
  (l)近年来,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发展突飞猛进,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生产第一大国。2000-2002年,生产厂家已由207个增加到313个,生产线由242条增加到396条,年生产能力由639.5万m3增加到1361.8万m3。近三年来年均增长速度高达46%,2002年比2001年增长72%。世界粮农组织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以来,中密度纤维板产量原居世界第一位的美国一直徘徊在250-320万m3;而我国2000年已达514万m3,2001年为570万m3,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第一大国。
  (2)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布局呈现东重西轻格局。山东省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第一大省,截至2002年6月,已建成了73条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达到228.5万m3,比2001年分别增长46%和63%。广西在生产规模和原料基地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建成24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138.5万m3。排名在第3-6位的分别是广东、江苏、河北和浙江。
  按六大行政区域划分,华东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排在全国第一位,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42%;加上华中区,两区总的生产能力超过全国总的生产能力的70%。
  (3)随着生产设备的引进和技改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企业生产规模得到迅速提升。上世纪80年代初,自福州人造板厂首次从美国引进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开始,到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成套生产线已达44条,其中年产量6-30万m3的生产线有12条。2001年以来,我国引进的中密度生产线虽然只有4条,但设备的生产能力却达到了80万m3。由于近年来我国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和林产工业整体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水平的成熟和提高,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大幅度增加,2002年全国有20多条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使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全国累计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技术改造已达85条,年设计生产能力由96万m3增加到152万m3。全国现有年产量在10万m3以上的生产线已达10条。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国产设备的研发,使国产设备总体水平得到提高,自动化程度有所增强,生产线单机设计规模已由原来的2-4万m3,提高到5-8万m3,正在向10万m3以上发展。
  2.中密度纤维板市场需求变化
  中密度纤维板由于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易于机械加工、表面加工及饰面性能,在家具、室内装修等领域应用广泛,并得到逐步扩大。
  (l)非规格板走俏。前几年处于市场劣势的大幅面非标规格产品,由于用做生产大尺寸家具时用料经济、制作方便,近年来转化为优势产品,专用于生产乒乓球桌面和大型会议台等产品。为满足市场,广州三兴中密度纤维板厂针对大幅面产品需求进行了设备改造,由原来的年产 3万m3提高到 7.5万m3;吉林松江河技改项目,其压机板幅面4’x 5.6m,压机每层可同时压制2张2.8 m长的非规格板。
  (2)高密度纤维板快速发展。高密度纤维板可用做强化木地板的基材。近年来,由于国内市场对强化木地板(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的旺盛需求,带动了高密度纤维板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许多有条件的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厂家转向了生产高密度纤维板。大部分进口生产线都投入了这种产品的生产,不少国产生产线也加入了这一产品的生产行列。
  (3)薄板生产经济效益较高。薄型中密度纤维板可替代胶合板和硬质纤维板产品,既能用于装饰装修行业,也能用于汽车工业,生产该产品的经济效益较高,市场前景看好。近年来,虽然生产薄型中密度纤维板产品的厂家逐渐增多,但由于受到设备限制,除黑龙江兴隆公司、吉林白山天成、河北冀州和去年建成投产的少数几条生产薄型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外,其他生产厂家仍是少数。
  3.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品种和规格单一。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的增长和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规格、品种单一仍然是产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导致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和产品价格的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华东、华北区多数企业的规格板(15m厚)产品价格已降至800元/m3。相对而言,注重技术进步和产品规格多样化的企业,其产品打入大城市,价格降幅不大,有的还出口到韩国及中东地区。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品种将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企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2)木材原料短缺仍是制约中密度纤维板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木材原料短缺,原料价格上涨,部分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已出现半停产和停产,成本提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甚至出现亏损。到目前为止,虽然已有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着手投资建设木材原料基地,但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解决我国木材原料短缺问题,除采取增加木材进口短期措施外,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国内的人工林培育。造林投资已成为社会投资的新增长点。
  (3)产品质量仍需提高。我国的中密度纤维板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将是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企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攻方向。
  展望未来,无醛人造板将成为大众追求的对象。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市场及家装产业的发展,装饰装修、家具业等消费市场快速增长,成就了我国人造板行业的崛起。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对人造板的消费需求逐年递增。据预测,在未来5年内,我国仅在建筑、家具、装修业每年就需要人造板3000万m3,预计到2010年,人造板产量达到3500万m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发高品质、高性能的无醛人造板材产品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 img src=""/>

我国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67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