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杏的栽培、采收和销售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7-03 00:00
信息来源:
日本是银杏的发源地之一,但是银杏在日本作为园艺化栽培的历史并不长,从1955年开始在歧阜和爱知两县向全国推广大粒型品种。目前,银杏在日本已作为振兴山区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农业的重要经济树种。
一、栽培
在日本,银杏经营栽培分两种方法。一是土壤条件差、劳力不足、资金投入困难,可采用粗放经营方法,每1000m2栽植40-200株。二是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3 %以上,劳力充足,资金投人无困难,可采用密植、早实、高产集约经营的栽培方法。在栽培技术上采用了矮干、密植、嫁接、扭枝、环割、倒贴皮、移植断根、品种改良等技术措施。然而银杏在栽培管理上通常不需要整枝、修剪、喷洒农药、疏花。疏蕾、疏果、人工授粉、着色管理等。在密植栽培上采用了每1000m2植1000株银杏树的超密植栽培(株行距为0.5m~2.0m),树形为主干型,品种多采用中熟品种久寿等。
日本把银杏栽培作为主作物的辅助作物,目前采用的银杏配置方式有:果树十银杏,农作物十银杏等。这种配置方式,银杏不会与主作物竞争,即使主作物受灾严重减产,银杏也不易受灾,因此,银杏能起到经营上的辅助作用和保险作用。这种配置方式应以不妨碍主作物的生长为原则,主作物如果是玉米,银杏应占30 %,主作物如果是果树,银杏应占10 %。
由于银杏栽培具有省工省力的优点,日本各地普遍都有栽培,每一栽培区面积为3~20hm2。日本把银杏生产者(种植户)与合作组织(加工销售者)分开管理,生产者只负责栽培管理,银杏收获后交给合作组织,合作组织负责装备机械设备,承包收获后的加工销售。这样生产规模较集中,给振兴地方经济带来益处。除中耕、除草、施肥实现机械化作业外,在银杏人工授粉(散粉器)、收获(振动式收获机)、采集(收获网)、加工(种子剥皮机、水洗机、干燥机、选果机)方面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目前正在进一步开发价格便宜的小型机械的生产,只要栽培区坡度不超过150时均可使用。
由于银杏是雌雄异株的果树,如果没有雄树提供花粉,则结果量会大大减少。雄树的配置与地形、风向、花期、花粉量、雄树高度等因素有关,如果雄树高度为30m,授粉范围可达2hm2 。在银杏园艺化栽培中,可采用l000m2栽植区配置1株雄树的办法。在日本银杏栽培区,也有人采用在雌树上嫁接雄枝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会造成局部结果过多,不是理想的方法,通常不采用。雄树的管理与雌树相同,树形为主干型。
二、采收
目前日本已研制出银杏采收机械,它是用小型引擎震动采收果实的,只要有场地效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收获网与采收机械配套使用其效率会更高,特别是在坡地,每小时可采收种子100kg以上。如果树高在4m以上,其效率就会下降。对于矮干树,特别是早熟品种,多实行人工采摘。
种子采收后,可利用种子自重进行机械剥皮,机械剥皮效果好、简单,每小时可剥30kg。剥皮后的种核再利用桶式旋转选果机进行分选,根据机械网眼的大小将不同规格的种核分开,每小时可选果100kg。然后将分选后的种核用风干机风干,装人塑料盒,即刻到市场上去销售。
银杏种核通常贮藏在温度为0.5℃,湿度为90 %的贮藏库中。在这样的贮藏条件和设施下,可保证银杏种核周年供应。
三、销售
根据日本大藏省的统计,日本国内银杏的年消费量约为5000t,其中每年从中国进口约为3000t,从美国进口约为15t。另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日本国内银杏的年产量为500~600t,另外的大部分不通过市场流通,成为日本银杏市场流通的一个特点。虽然进口量年年增加,但银杏的价格仍居高不下,市场价格每千克为3000日元左右,有时达到4000日元。
银杏是地区性很强的商品,种植前需充分调查该地区的消费动向。东京市场每年银杏种核的流通量为400t左右,约占总流通量的20 %,其次是琦玉县占25 %,爱知县占22 %,九州地区(熊本县、福冈县、大分县)占25 %,新泻县占8 %。
在日本,银杏与其他果树不同,市场交易不是以品种定价,而是以种核的大小和外部形状来定价。无论什么品种,如果种核是圆形,单粒重在3g以上,就能卖出好价钱。通常,圆形 外(LL—种核直径17mm以上)比长形(SS—种核直径13mm以上)价格高出6-10倍。因此,目前日本正在进行大粒、圆形优良品种的改接。由于是大树,嫁接作业困难,不少种植户多购买或租用升降作业车进行嫁接。
日本银杏自然种(未通过优良品种嫁接的实生树)的种核通常较小,种核单粒重不超过2g,栽培种(通过优良品种改接的嫁接树)的种核单粒重为3~5g。目前,日本全国还没有统一的银杏种核规格标准,只是根据种核的大小和形状来定价。
日本银杏价格9~10月份最高,11~12月份自然种采收的银杏开始上市,价格随之下降。早期上市的银杏,均进行适当的干燥,如果含水量太大,加上高温、多湿的天气,种仁会发霉,影响商品质量。商品包装首先增加包装透明度,因为早期上市的银杏价格很贵,应从外面能直接看到商品品质。另外,日本商人还十分注意包装形状、大小、材料、颜色、图案、外形等,粒大,早上市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种植户每年都将结果量调至适中,否则,结果过多会影响种核的增大,使价格降低。爱知县和歧阜县是日本著名的“银杏之乡”,爱知县的早熟品种7月中旬开始采收上市,日本人称这种银杏为“水银杏”。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内银杏产量不会急剧增加,其理由如下:①银杏进入始果期时间较长,进人盛果期时间更长;②条件较好的大田栽培比率很低;③银杏热时栽植的银杏质量很差,不会很快结果;④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配套的确认的栽培技术体系,推广跟不上;⑤作为果树栽培的生产者尚未形成体系。据估测,现在全国未成园的银杏约占70 %,产量不增长是目前日本银杏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一、栽培
在日本,银杏经营栽培分两种方法。一是土壤条件差、劳力不足、资金投入困难,可采用粗放经营方法,每1000m2栽植40-200株。二是土层深厚、肥沃、透气性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3 %以上,劳力充足,资金投人无困难,可采用密植、早实、高产集约经营的栽培方法。在栽培技术上采用了矮干、密植、嫁接、扭枝、环割、倒贴皮、移植断根、品种改良等技术措施。然而银杏在栽培管理上通常不需要整枝、修剪、喷洒农药、疏花。疏蕾、疏果、人工授粉、着色管理等。在密植栽培上采用了每1000m2植1000株银杏树的超密植栽培(株行距为0.5m~2.0m),树形为主干型,品种多采用中熟品种久寿等。
日本把银杏栽培作为主作物的辅助作物,目前采用的银杏配置方式有:果树十银杏,农作物十银杏等。这种配置方式,银杏不会与主作物竞争,即使主作物受灾严重减产,银杏也不易受灾,因此,银杏能起到经营上的辅助作用和保险作用。这种配置方式应以不妨碍主作物的生长为原则,主作物如果是玉米,银杏应占30 %,主作物如果是果树,银杏应占10 %。
由于银杏栽培具有省工省力的优点,日本各地普遍都有栽培,每一栽培区面积为3~20hm2。日本把银杏生产者(种植户)与合作组织(加工销售者)分开管理,生产者只负责栽培管理,银杏收获后交给合作组织,合作组织负责装备机械设备,承包收获后的加工销售。这样生产规模较集中,给振兴地方经济带来益处。除中耕、除草、施肥实现机械化作业外,在银杏人工授粉(散粉器)、收获(振动式收获机)、采集(收获网)、加工(种子剥皮机、水洗机、干燥机、选果机)方面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目前正在进一步开发价格便宜的小型机械的生产,只要栽培区坡度不超过150时均可使用。
由于银杏是雌雄异株的果树,如果没有雄树提供花粉,则结果量会大大减少。雄树的配置与地形、风向、花期、花粉量、雄树高度等因素有关,如果雄树高度为30m,授粉范围可达2hm2 。在银杏园艺化栽培中,可采用l000m2栽植区配置1株雄树的办法。在日本银杏栽培区,也有人采用在雌树上嫁接雄枝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会造成局部结果过多,不是理想的方法,通常不采用。雄树的管理与雌树相同,树形为主干型。
二、采收
目前日本已研制出银杏采收机械,它是用小型引擎震动采收果实的,只要有场地效率还是很高的,如果收获网与采收机械配套使用其效率会更高,特别是在坡地,每小时可采收种子100kg以上。如果树高在4m以上,其效率就会下降。对于矮干树,特别是早熟品种,多实行人工采摘。
种子采收后,可利用种子自重进行机械剥皮,机械剥皮效果好、简单,每小时可剥30kg。剥皮后的种核再利用桶式旋转选果机进行分选,根据机械网眼的大小将不同规格的种核分开,每小时可选果100kg。然后将分选后的种核用风干机风干,装人塑料盒,即刻到市场上去销售。
银杏种核通常贮藏在温度为0.5℃,湿度为90 %的贮藏库中。在这样的贮藏条件和设施下,可保证银杏种核周年供应。
三、销售
根据日本大藏省的统计,日本国内银杏的年消费量约为5000t,其中每年从中国进口约为3000t,从美国进口约为15t。另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调查,日本国内银杏的年产量为500~600t,另外的大部分不通过市场流通,成为日本银杏市场流通的一个特点。虽然进口量年年增加,但银杏的价格仍居高不下,市场价格每千克为3000日元左右,有时达到4000日元。
银杏是地区性很强的商品,种植前需充分调查该地区的消费动向。东京市场每年银杏种核的流通量为400t左右,约占总流通量的20 %,其次是琦玉县占25 %,爱知县占22 %,九州地区(熊本县、福冈县、大分县)占25 %,新泻县占8 %。
在日本,银杏与其他果树不同,市场交易不是以品种定价,而是以种核的大小和外部形状来定价。无论什么品种,如果种核是圆形,单粒重在3g以上,就能卖出好价钱。通常,圆形 外(LL—种核直径17mm以上)比长形(SS—种核直径13mm以上)价格高出6-10倍。因此,目前日本正在进行大粒、圆形优良品种的改接。由于是大树,嫁接作业困难,不少种植户多购买或租用升降作业车进行嫁接。
日本银杏自然种(未通过优良品种嫁接的实生树)的种核通常较小,种核单粒重不超过2g,栽培种(通过优良品种改接的嫁接树)的种核单粒重为3~5g。目前,日本全国还没有统一的银杏种核规格标准,只是根据种核的大小和形状来定价。
日本银杏价格9~10月份最高,11~12月份自然种采收的银杏开始上市,价格随之下降。早期上市的银杏,均进行适当的干燥,如果含水量太大,加上高温、多湿的天气,种仁会发霉,影响商品质量。商品包装首先增加包装透明度,因为早期上市的银杏价格很贵,应从外面能直接看到商品品质。另外,日本商人还十分注意包装形状、大小、材料、颜色、图案、外形等,粒大,早上市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种植户每年都将结果量调至适中,否则,结果过多会影响种核的增大,使价格降低。爱知县和歧阜县是日本著名的“银杏之乡”,爱知县的早熟品种7月中旬开始采收上市,日本人称这种银杏为“水银杏”。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的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内银杏产量不会急剧增加,其理由如下:①银杏进入始果期时间较长,进人盛果期时间更长;②条件较好的大田栽培比率很低;③银杏热时栽植的银杏质量很差,不会很快结果;④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配套的确认的栽培技术体系,推广跟不上;⑤作为果树栽培的生产者尚未形成体系。据估测,现在全国未成园的银杏约占70 %,产量不增长是目前日本银杏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