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檵木遭遇“两难”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8-28 00:00
信息来源:
曾有专家高度评价湖南的红花檵木,认为其很有希望继我国的梅花、茶花、牡丹等名花之后成为国际园艺观赏植物的又一珍品。然而红花檵木目前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作为湖南省花卉拳头产品的红花檵木,每年产值占到全省花卉业总产值的40%左右。目前仅被誉为“中国红花檵木之乡”的湖南浏阳生产规模就已达3.73万亩,总产值1.6亿元,拥有8000余户红花檵木生产大军。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产量越来越高的红花檵木并没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无序经营增强竞争实力难
红花檵木是湖南、江西等地特产的珍贵园林观赏植物。其枝红、花红、叶红,绚丽多彩,一年多次开花,可广泛应用于色篱、色雕、模纹花坛、灌木球、盆景等城市和园林的绿化美化。红花檵木产业在发展初期,物以稀为贵,价格相对比较高,一株古桩最高曾卖到14万元。由于利润较高,进行繁育和经营的企业和花农不断增多,加之红花檵木容易繁殖,繁殖量迅速上升,市场开始趋于饱和,供大于求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了解,现在普通品种的小苗仅售3分钱左右。除湖南省外,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广东等省也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
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有关红花檵木标准化生产的规定却尚未制定,于是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据介绍,有部分花农为使自己的产品易于销售,给红花檵木扦插苗打920等激素,刺激其生长。从外观上看,这部分苗又高又好看,但由于苗木老化,栽植后成活率不高,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另外,部分园林绿化单位贪图价格的低廉,在价格的激烈竞争下,品种比较差的红花檵木产品销量依然可观。按品种生产、按品种销售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红花檵木的繁育、经营还没有走向产业化。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新品种的培育,也不利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不过,红花檵木的育种工作目前已取得很大的进步,首次建立《红花檵木品种分类系统检索表》并主持选育10个最新品种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侯伯鑫副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主持选育的10个最新品种,曾获2002年湖南省首届花卉博览交易会一等奖。但是,红花檵木目前还存在着红叶高温返青、抗寒性牗-11℃以上低温牘差等问题,不仅影响它的观赏效果,也使得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地区难以打开市场,也同样给国际市场的开拓造成一定的影响。据悉,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利用转基因技术和有性杂交等手段进行研究,关键性技术已经有所突破。
尚未登录扩大发展空间难
没有经过品种登录,这是制约红花檵木走向国际市场的最主要因素。红花檵木作为我国的特有树种,至今还没有进行品种登录。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从我国引进2个品种的红花檵木进行育种科研,到1998年就已经命名注册了15个新品种,并正在申请品种登录。湖南省浏阳(永和)红檵木研究所总工程师林昌梅认为,如果不尽早进行红花檵木的品种登录,一旦被别的国家抢注,不仅会引发品种权的争议,对我国将来大批量出口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侯伯鑫说,关于红花檵木的品种登录问题,已经于4月份上报国家林业局,估计在今年年底能够批下来。
侯伯鑫说,审批下来以后,将要把红花檵木真正打向国际市场。据了解,侯伯鑫首次系统地收集了红花檵木种质资源,建成了目前国内品种资源最丰富的收集圃,并利用“二元分类”的理论,将红花檵木划分为3大类15个型41个品种,并进行了中文和拉丁文命名。关于目前有红花檵木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侯伯鑫认为数量较少,且不是正常的渠道。
作为湖南省花卉拳头产品的红花檵木,每年产值占到全省花卉业总产值的40%左右。目前仅被誉为“中国红花檵木之乡”的湖南浏阳生产规模就已达3.73万亩,总产值1.6亿元,拥有8000余户红花檵木生产大军。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产量越来越高的红花檵木并没有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无序经营增强竞争实力难
红花檵木是湖南、江西等地特产的珍贵园林观赏植物。其枝红、花红、叶红,绚丽多彩,一年多次开花,可广泛应用于色篱、色雕、模纹花坛、灌木球、盆景等城市和园林的绿化美化。红花檵木产业在发展初期,物以稀为贵,价格相对比较高,一株古桩最高曾卖到14万元。由于利润较高,进行繁育和经营的企业和花农不断增多,加之红花檵木容易繁殖,繁殖量迅速上升,市场开始趋于饱和,供大于求的趋势日益明显。据了解,现在普通品种的小苗仅售3分钱左右。除湖南省外,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广东等省也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
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有关红花檵木标准化生产的规定却尚未制定,于是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据介绍,有部分花农为使自己的产品易于销售,给红花檵木扦插苗打920等激素,刺激其生长。从外观上看,这部分苗又高又好看,但由于苗木老化,栽植后成活率不高,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另外,部分园林绿化单位贪图价格的低廉,在价格的激烈竞争下,品种比较差的红花檵木产品销量依然可观。按品种生产、按品种销售的格局还没有形成,红花檵木的繁育、经营还没有走向产业化。这种情况既不利于新品种的培育,也不利于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不过,红花檵木的育种工作目前已取得很大的进步,首次建立《红花檵木品种分类系统检索表》并主持选育10个最新品种的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侯伯鑫副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主持选育的10个最新品种,曾获2002年湖南省首届花卉博览交易会一等奖。但是,红花檵木目前还存在着红叶高温返青、抗寒性牗-11℃以上低温牘差等问题,不仅影响它的观赏效果,也使得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地区难以打开市场,也同样给国际市场的开拓造成一定的影响。据悉,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利用转基因技术和有性杂交等手段进行研究,关键性技术已经有所突破。
尚未登录扩大发展空间难
没有经过品种登录,这是制约红花檵木走向国际市场的最主要因素。红花檵木作为我国的特有树种,至今还没有进行品种登录。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从我国引进2个品种的红花檵木进行育种科研,到1998年就已经命名注册了15个新品种,并正在申请品种登录。湖南省浏阳(永和)红檵木研究所总工程师林昌梅认为,如果不尽早进行红花檵木的品种登录,一旦被别的国家抢注,不仅会引发品种权的争议,对我国将来大批量出口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侯伯鑫说,关于红花檵木的品种登录问题,已经于4月份上报国家林业局,估计在今年年底能够批下来。
侯伯鑫说,审批下来以后,将要把红花檵木真正打向国际市场。据了解,侯伯鑫首次系统地收集了红花檵木种质资源,建成了目前国内品种资源最丰富的收集圃,并利用“二元分类”的理论,将红花檵木划分为3大类15个型41个品种,并进行了中文和拉丁文命名。关于目前有红花檵木出口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侯伯鑫认为数量较少,且不是正常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