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果经济”香甜新疆农村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4-11-23 00:00 信息来源:
  金秋时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金山、建忠、天山等葡萄庄园里,一串串色泽艳丽、果粒硕大的红提葡萄沉甸甸地挂满枝头,葡萄架下到处闪动着农民忙碌的身影。“一级‘红地球’今年每公斤卖道了5.5元,价钱比去年高出了30%,现在已顺利销售200多吨,剩余的葡萄也基本被客商订购。”霍城县金山葡萄庄园庄园主应光荣高兴地说。
  
  从9月中旬开始,霍城县的葡萄庄园日发货量达几十吨。霍城县莫乎尔乡乡长陈启先告诉记者,今年全乡进入丰产期的葡萄有6500多亩,葡萄价格比去年同期高出30%—40%。全县鲜食葡萄总产可达2.5万吨,产值至少在8500万元。
  
  今年,新疆特有的核桃、石榴、木纳格葡萄、库尔勒香梨、哈密瓜、巴仁乡杏干等特色果业喜获丰收。据自治区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区林果总面积已突破1000万亩,林果品产量达到300万吨,产值超过45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296元。
  
  新疆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全区共有900多个瓜果品种。新疆水、土、光、热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特色林果产品日益丰富,一些名特优林果产品为新疆独有。新疆林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说,新疆的特色林果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新疆加快林果业发展步伐,连续3年保持了100万亩以上的发展速度,按区域特点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带。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伊犁地区建成香梨、红枣、核桃、苹果为主的产业带;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吐鲁番建成以葡萄、杏为主的产业带,还积极开发酸梅、巴旦杏、阿月浑子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水果。
  
  各级林业部门大力推行科学栽植和集约化经营管理,加大老果园改造力度,提高果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延伸林果生产链,把林果业做大做强。2003年全区林果产值近40亿元,农民人均林果收入248元,林果业正逐步成为新疆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南疆部分地区,特色林果业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03年,喀什地区林果业产值6.09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0元,占地区农民人均征收的20%。和田地区的皮山县,林果总面积超过21万亩,林果总产值达3000万元,人均林果业收入350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40%。在皮亚勒玛乡,通过石榴致富的有351户,在全乡农民人均1856元的收入中,石榴收入就达1026元。
  
  特色水果也已成了旅游业收入来源之一。来新疆的旅游者,在离开时都要带些新疆特色水果回家,各种各样的农家乐果园更是成了新疆旅游的一大特色。
  
  特色林果业带动了林果深加工业的发展。在新疆林果主要产区,许多集科研、生产、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外向型高科技企业,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过去,在素有“中国白杏之乡”的库车县,小白杏每公斤才卖几角钱,果农的杏子卖不掉,成堆成堆烂掉。自新疆屯河阿克苏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产后,公司直接将农民的杏子按等级收购,果农们当场就可以数着钞票高兴地回家。今年,库车县3000吨浓缩杏浆已全部销往国外,出口创汇250多万美元。最近,伊犁特实业公司投资建成新疆伊犁特野生果业开发公司,生产苹果浓缩汁,截至10月底,已收购苹果1.1万吨。
  
  新疆瓜果闻名遐迩,然而由于多年来传统的经营方式,使庭院式的小果园占据着经济林的主导地位。新疆林业部门有关专家说,这种以自食为主的小规模生产使新疆的许多优势产“看得见,买不到”,“瓜果之乡”无商品。壮大新疆林果业,必须实行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林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近日,新疆提出将用两年时间,在环塔里木盆地建成100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使瓜果产品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
  
< img src=""/>

“瓜果经济”香甜新疆农村

672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