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云和县木制玩具占全球1.77%市场份额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5-05-31 00:00
信息来源:
浙江是我国森林资源小省,又是林业产业大省和林业经济强省。2004年,全省林业产业产值900多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云和县木制玩具业的发展是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缩影。2003年,全县木制玩具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50%、全省的70%;木制玩具业产值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87%。去年,全县木制玩具出口交货值0.892亿美元,占全球木制玩具市场份额的1.77%。
位于浙西南的云和县,林业用地121万亩,森林覆盖率80.3%,人口10.3万,现有木制玩具企业500多家。20世纪70年代初,云和开始发展木制玩具制造业。从试制简单的木制小动物、小拖车,到1992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木制玩具、扶持私营企业作为主攻方向;1993年建立玩具工业小区鼓励企业入园发展;2000年云和首届中国木制玩具节成功举办,最终叫响了云和木制玩具品牌。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一大批关联企业应运而生,产品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品种最齐全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
木制玩具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云和木制玩具制造从业人员2.1万余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2%。木制玩具产业属高附加值产业,一般松原木的价格在400元~600元/立方米,加工成玩具,价值可达1.5万元~2万元/立方米,增值30倍以上。木制玩具产业属典型的“两头在外”型产业,以来样加工为主。2003年,全县木制玩具加工共消耗木材10.6万立方米,95%的玩具加工用材从县外采购,产品87%销往国外。
政府:政策扶持
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出口退税不能及时到位,县金融部门就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指标,给予出口企业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自营出口企业为扩大出口所借资金的利息,允许进入税前成本。企业自营出口,按额度给予不同的奖励。具有自营出口权且自营出口额达到当年销售额一半以上的企业,按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留县部分的60%安排企业生产发展资金。在境外注册分公司并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企业,给予奖励。企业参加由县组织的赴境外参展,摊位费的30%由县财政补助。
设立木制玩具工业园区,建设集约型生产基地。经国务院批准,云和县投资16亿元,建设了木制玩具工业园区。目前,已有244家企业进入园区。
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对县法人、自然人带资金在本县新办木制玩具企业,3年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对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年内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留县部分的60%以上,拨给企业作为生产发展资金;接受县外辐射,新办的来料加工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减免3年企业所得税。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县政府设立了工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四个方面:一是技改贷款。对固定资产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均可申请技改贴息贷款。二是建立技术创新奖。对技术创新项目,投产后按级别奖励,对经鉴定的新产品也按级别奖励。三是建立管理创新奖。企业当年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后,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四是加大行业投入。近年来,全县木制玩具行业技改投入每年递增15%,2003年技改投入达8000万元。
职能部门建立主动服务机制。云和县成立了木制玩具办事中心,对办理"二证一单"实行无休息日、24小时的一条龙服务,确保合同订单及时兑现;简化办事程序,林业部门建立了企业投诉快速反应机制,为缺材企业牵线搭桥,为重点缺材企业落实林木采伐计划;全县规划建设50万亩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帮助企业在省外建起了20余个半成品加工基地。
企业:品牌创新
注重产品系列开发,满足市场需求。云和木制玩具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满足市场需求。全县最大的木制玩具企业新云木业集团,从6000元资金起家,2004年玩具产值2.6亿元,占全县木制玩具业总产值的1/4。多年来,集团根据人们对玩具的不同要求,开发生产出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群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产品分为幼教玩具、拆装房屋等八大系列1万多个品种。
注重企业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木制玩具生产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工艺过程。为保证产品质量,许多企业不仅从国外引进一流的设备,还实行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标准化检测、规模化经营,产品从选材、原材料控制、安全性控制等各个环节都十分注重,生产程序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控制严格。目前,全县有25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县木制玩具协会还开展了企业星级评定等工作。
注重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一批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高度重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研发能力,设立创新研发部门,招聘人才,充分依靠科技推动企业进步和产品升级。和信工艺品有限公司从深圳、湖南等地高薪聘请专业设计人员从事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技术改进,并对研发人员在新产品研发成功一年内奖励产品销售额的1%。去年,公司开发出的许多产品,颇受市场青睐。近年来,该公司研究的热转印、丝网印等多种新生产工艺,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注重产品营销,实现持续发展。云和木制玩具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营销网。和信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彬,通过开发电子商务,演绎出网络传奇。2003年,和信公司销售额3000万元,95%来自网络订单。目前,公司又在着力构建多版本、多语言的和信网站,实施低成本品牌互动战略。由于注重产品营销,产品销路扩大,供不应求,一些企业已由原来的分季节生产变为四季运转。
现状提示: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市场占有率不够高,缺乏主动性。据中国贸促会统计,2003年全球玩具销售额600亿美元,云和县去年木制玩具出口交货值为0.892亿美元,仅占全球木制玩具份额的1.77%。长期以来,云和木制玩具主要由外地口岸公司代理出口,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对国际市场趋势的把握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
行业投入不足,制造技术水平低。2003年,全县木制玩具行业技改投入仅8000万元,资金缺乏严重,并且大部分投入集中在圈地建房方面,生产设备、技术更新的投入不多,生产设备成套率低,绝大部分是单台简陋的普通木工机械设备,数字化设备尚未得到使用。制造技术水平低造成了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企业主导产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如木材烘干、油漆、抛光等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
产品生产对环境影响严重,环保控制力度不够。木玩具制造业主要的排放物是粉尘、苯类物质、脂类物质和氨、磷等物质。2003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玩具工业园区下游的河段水质未达到功能区要求,氨、氮、总磷严重超标,水质劣于V类,不达标站数占全县总数的28.6%。在工业园区的降水,酸雨率达到62.5%。
原材料短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云和经验昭示林业产业前景:
当前,在我国林业大力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程中,林业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多目标培育、多效益开发、综合深度利用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提高规模效益,为生态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服务。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的发展证明,发展林业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云和经验给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用工业理念发展林业产业。发展林业产业,要在林区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开发、规模开发上下功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既节约资源又增进效益。要分析产品的市场容量,防止盲目发展。要分析投资回报率,确立投入产出观念。要大力发展订单林业,减少投资风险。要做好产品市场细分,实施品牌战略。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使生产与销售密切结合。
启示二,用政府行为推进林业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尤其如此。政府要搞好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制定政策促进发展,提供服务加快发展。
启示三,用规模效益壮大林业产业。产业开发必须形成规模才能收到显著效益。浙江各地像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发展模式的林业产业很多,如嘉善的人造板产业、湖州的木地板加工、玉环的木家具制造等。这些以木业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优势突出、特色明显。浙江林业产业的发展表明,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这样才能提高林业产业的规模效益。
启示四,用环保手段实行清洁生产。林产工业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废物排放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对此,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采取有效措施,在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技术监督、土地审批等方面严格管理,改变企业短期、自利行为。要以森林资源的零废弃为目标,研究推广先进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加强污染物的治理。
启示五,加快解决原材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搞好规划,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林农和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原料林基地建设要拓宽思路,既可新造林也可改造低产林,企业既可在本地区建基地,也可跨省、跨地区建基地。另一方面,政府要帮助企业与国外联系,协助企业充分利用木材进口免税政策,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印尼等国家优质木材,缓解本地区的资源压力。
云和县木制玩具业的发展是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缩影。2003年,全县木制玩具产品产量约占全国的50%、全省的70%;木制玩具业产值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5.87%。去年,全县木制玩具出口交货值0.892亿美元,占全球木制玩具市场份额的1.77%。
位于浙西南的云和县,林业用地121万亩,森林覆盖率80.3%,人口10.3万,现有木制玩具企业500多家。20世纪70年代初,云和开始发展木制玩具制造业。从试制简单的木制小动物、小拖车,到1992年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木制玩具、扶持私营企业作为主攻方向;1993年建立玩具工业小区鼓励企业入园发展;2000年云和首届中国木制玩具节成功举办,最终叫响了云和木制玩具品牌。
随着产业的发展壮大,集聚效应日益显现,一大批关联企业应运而生,产品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集聚程度最高、品种最齐全的木制玩具生产基地。
木制玩具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云和木制玩具制造从业人员2.1万余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2%。木制玩具产业属高附加值产业,一般松原木的价格在400元~600元/立方米,加工成玩具,价值可达1.5万元~2万元/立方米,增值30倍以上。木制玩具产业属典型的“两头在外”型产业,以来样加工为主。2003年,全县木制玩具加工共消耗木材10.6万立方米,95%的玩具加工用材从县外采购,产品87%销往国外。
政府:政策扶持
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出口退税不能及时到位,县金融部门就安排一定规模的信贷指标,给予出口企业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自营出口企业为扩大出口所借资金的利息,允许进入税前成本。企业自营出口,按额度给予不同的奖励。具有自营出口权且自营出口额达到当年销售额一半以上的企业,按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留县部分的60%安排企业生产发展资金。在境外注册分公司并取得良好经营业绩的企业,给予奖励。企业参加由县组织的赴境外参展,摊位费的30%由县财政补助。
设立木制玩具工业园区,建设集约型生产基地。经国务院批准,云和县投资16亿元,建设了木制玩具工业园区。目前,已有244家企业进入园区。
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招商力度。对县法人、自然人带资金在本县新办木制玩具企业,3年内减免企业所得税;对年销售额300万元以上的企业,3年内按实际缴纳增值税留县部分的60%以上,拨给企业作为生产发展资金;接受县外辐射,新办的来料加工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减免3年企业所得税。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县政府设立了工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四个方面:一是技改贷款。对固定资产总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均可申请技改贴息贷款。二是建立技术创新奖。对技术创新项目,投产后按级别奖励,对经鉴定的新产品也按级别奖励。三是建立管理创新奖。企业当年取得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8000安全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后,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对获得荣誉称号的企业给予奖励。四是加大行业投入。近年来,全县木制玩具行业技改投入每年递增15%,2003年技改投入达8000万元。
职能部门建立主动服务机制。云和县成立了木制玩具办事中心,对办理"二证一单"实行无休息日、24小时的一条龙服务,确保合同订单及时兑现;简化办事程序,林业部门建立了企业投诉快速反应机制,为缺材企业牵线搭桥,为重点缺材企业落实林木采伐计划;全县规划建设50万亩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帮助企业在省外建起了20余个半成品加工基地。
企业:品牌创新
注重产品系列开发,满足市场需求。云和木制玩具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满足市场需求。全县最大的木制玩具企业新云木业集团,从6000元资金起家,2004年玩具产值2.6亿元,占全县木制玩具业总产值的1/4。多年来,集团根据人们对玩具的不同要求,开发生产出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群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品,产品分为幼教玩具、拆装房屋等八大系列1万多个品种。
注重企业管理,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木制玩具生产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工艺过程。为保证产品质量,许多企业不仅从国外引进一流的设备,还实行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标准化检测、规模化经营,产品从选材、原材料控制、安全性控制等各个环节都十分注重,生产程序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质量控制严格。目前,全县有25家企业通过ISO9000认证。为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县木制玩具协会还开展了企业星级评定等工作。
注重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一批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高度重视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研发能力,设立创新研发部门,招聘人才,充分依靠科技推动企业进步和产品升级。和信工艺品有限公司从深圳、湖南等地高薪聘请专业设计人员从事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技术改进,并对研发人员在新产品研发成功一年内奖励产品销售额的1%。去年,公司开发出的许多产品,颇受市场青睐。近年来,该公司研究的热转印、丝网印等多种新生产工艺,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注重产品营销,实现持续发展。云和木制玩具企业在国内外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营销网。和信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彬,通过开发电子商务,演绎出网络传奇。2003年,和信公司销售额3000万元,95%来自网络订单。目前,公司又在着力构建多版本、多语言的和信网站,实施低成本品牌互动战略。由于注重产品营销,产品销路扩大,供不应求,一些企业已由原来的分季节生产变为四季运转。
现状提示: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市场占有率不够高,缺乏主动性。据中国贸促会统计,2003年全球玩具销售额600亿美元,云和县去年木制玩具出口交货值为0.892亿美元,仅占全球木制玩具份额的1.77%。长期以来,云和木制玩具主要由外地口岸公司代理出口,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对国际市场趋势的把握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
行业投入不足,制造技术水平低。2003年,全县木制玩具行业技改投入仅8000万元,资金缺乏严重,并且大部分投入集中在圈地建房方面,生产设备、技术更新的投入不多,生产设备成套率低,绝大部分是单台简陋的普通木工机械设备,数字化设备尚未得到使用。制造技术水平低造成了全行业劳动生产率普遍较低。企业主导产品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如木材烘干、油漆、抛光等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的差距。
产品生产对环境影响严重,环保控制力度不够。木玩具制造业主要的排放物是粉尘、苯类物质、脂类物质和氨、磷等物质。2003年环境监测数据显示,玩具工业园区下游的河段水质未达到功能区要求,氨、氮、总磷严重超标,水质劣于V类,不达标站数占全县总数的28.6%。在工业园区的降水,酸雨率达到62.5%。
原材料短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云和经验昭示林业产业前景:
当前,在我国林业大力推进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程中,林业产业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同类型森林资源的多目标培育、多效益开发、综合深度利用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提高规模效益,为生态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服务。
云和木制玩具产业的发展证明,发展林业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云和经验给全国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用工业理念发展林业产业。发展林业产业,要在林区资源综合开发、深度开发、规模开发上下功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做到既节约资源又增进效益。要分析产品的市场容量,防止盲目发展。要分析投资回报率,确立投入产出观念。要大力发展订单林业,减少投资风险。要做好产品市场细分,实施品牌战略。要运用信息化手段,使生产与销售密切结合。
启示二,用政府行为推进林业产业。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尤其如此。政府要搞好规划,引导产业有序发展,制定政策促进发展,提供服务加快发展。
启示三,用规模效益壮大林业产业。产业开发必须形成规模才能收到显著效益。浙江各地像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发展模式的林业产业很多,如嘉善的人造板产业、湖州的木地板加工、玉环的木家具制造等。这些以木业加工为主的块状经济,优势突出、特色明显。浙江林业产业的发展表明,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确定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这样才能提高林业产业的规模效益。
启示四,用环保手段实行清洁生产。林产工业的发展在一些地区尚存在着资源利用率低、科技含量低、废物排放环保不达标等问题。对此,行业主管部门要依法行政,采取有效措施,在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技术监督、土地审批等方面严格管理,改变企业短期、自利行为。要以森林资源的零废弃为目标,研究推广先进技术,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加强污染物的治理。
启示五,加快解决原材料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政府要搞好规划,制定扶持政策,鼓励林农和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原料林基地建设要拓宽思路,既可新造林也可改造低产林,企业既可在本地区建基地,也可跨省、跨地区建基地。另一方面,政府要帮助企业与国外联系,协助企业充分利用木材进口免税政策,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印尼等国家优质木材,缓解本地区的资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