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市场还能低迷多久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5-09 00:00 信息来源:
  乐从红木城的梁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从2007年下半年至今是他从事红木销售十多年的“严冬”期,十多年来他第一次领教了一路牛市的红木价格陡然急转直下,暴跌了15%以上。进入2008年,他创下了连续4个月没出售一件家具的纪录,他告诉记者,“不是我不想卖,而是价格太低,连成本都要赔进去,我没法卖。”
  
  无独有偶,记者在广州吉盛伟邦、中山大涌红木家具市场采访,也遇到了多个“梁先生”,他们的遭遇大致相同。
  顺德人民医院的张医生,是红木的“发烧友”,玩红木收藏已有六七年历史,眼看着自己收藏的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大红酸枝家具跌去了10%的价值,虽心痛不已,但依然能沉得住气,他平静地告诉记者,“我自岿然不动,静观三年,再下结论。我不信红木市场会一直熊下去!”
  
  红木家具市场陡然暴跌,到底是对近年来一路牛市的理性盘整,还是在挤去与价值不符的泡沫?这种低迷的市场行情还能持续多久?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内多个红木家具市场,力求得到事实真相。
  
  红木市场15%的跌幅源头在哪里?
  中国股市在2007年持续了一年多的牛市“蜜月”行情后,进入2008年,随着中国气候罕见的严冬来临,股市进入了有史以来少有的“冬眠期”,冬熊的阴影持续不散,长久笼罩在股市上空。曾经一路牛市走来的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等高档木种红木家具仿佛感染了股市的“重感冒”,从2008年初开始急转直下行情,一直到2008年3月,市场才开始站稳,红木原材料价格不再持续下跌,让人们看到了大病初愈的市场有了新的转机。
  
  股市和楼市在2007年让人们着实过了一把“一夜暴富”的瘾。很多在股市、楼市上赚了钱后,希望寻找一个更稳妥投资渠道的“股民炒民”,把眼光投向了红木家具市场,红木家具的稀缺性、实用性以及文化的审美性、保值增值性,让红木市场成为股市、楼市之后另一兴起的投资暴发点。
  
  然而股市、楼市的熊市让红木市场也随之“殃及池鱼”。据广州吉盛伟邦、乐从红木城、福建莆田等市场的商户反映:“股市、楼市火爆时有些客户交了订,订购了大批高档红木家具,随着股市、楼市的低迷,一些客户的资产严重缩水,只好忍痛割爱,抽身离开红木市场,连订金都不要了。这一举动对红木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加上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促使红木市场价格急跌。”
  
  是市场供给溢出还是在挤泡沫?
  2006年底至2007年初,股市和楼市的高回报带动了红木市场的大幅上扬,高档红木供不应求,小叶紫檀从每吨价格20万元,大幅上涨每吨价格50万元,越南黄花梨从每吨价格18万元,大幅上涨到每吨价格48万元。一方面是稀缺的木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膨胀不止。据莆田市场蔡先生、友谊关市场周先生透露,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木材商铤而走险,他们冒着被抓到后将会被没收,被罚得倾家荡产,甚至丢掉性命的危险,开辟了木材求购的新途径。
  
  一条路径是通过越南边境买通官商,乔装打扮运输车辆,偷运越南黄花梨入境;另一路径是北京、福建一带的木材商,集体前往尼泊尔打通物流公司或领事馆“渠道”,避开尼泊尔当地“毛派”和“政府派”的人,亲自购买一手的走私木料。
  
  在正常供应渠道和新辟木材供货渠道双重运作下,中国红木市场可谓货源不断。而正在此时,一向不向中国开启红木市场的印度政府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向中国市场拍卖了大批红木,仅小叶紫檀一项总量竟高达4000多吨,原本紧缺的小叶紫檀一时间变得供过于求。
  据红木专家伍炳亮分析,“2007年11月~12月,小叶紫檀价格有所回落,降幅在10%左右,这属于业内多重因素下正常范围内的盘整,而正当盘整期‘遭遇’周边其他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时,又往下继续下跌5%~10%,这中间股市、楼市的萎靡对红木市场产生的连锁反应很大。”
  
  高档红木是“普洱茶第二”?
  从去年年低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的红木“暴跌”行情,惹来了众人的“红木泡沫论”,不禁让人联想到2007年普洱茶市场的崩盘。红木市场是否会是第二个“普洱茶泡沫”?当前的红木市场行情是否仍会下跌?红木市场是否会出现“普洱茶现象”?
  
  “小叶紫檀是否真的存在泡沫?”当把这样一个问题抛到红木卖场的销售人员和红木专家的面前时,他们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小叶紫檀的下跌是一个规律性的过程。”用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来说,小叶紫檀的价格一直围绕着其自身的价值上下波动,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正如一些红木专家的分析,名贵木材价格的上涨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稀缺的自然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因为这些木材的生长周期非常缓慢,因此短期内这种供求矛盾肯定无法解决,木材的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但是在上涨的过程中并不可能几年来一直呈直线的方式往上攀升,而是以起伏波折的方式来逐步上升,目前正处于正常的盘整周期。而普洱茶则是一个类似股市的炒作过程。从港台炒家通过收购干净老茶后,带动新茶,引起内地的经销商缺货,继而使云南大量濒死茶场恢复生机,再到港台炒家通过拍卖等方法炒热市场,导致经销商开始大量囤积居奇。在价格被无限夸大的时候,普洱茶的实际价值已经远远脱离了自身的水平,普洱茶在一年时间内飙升5~10倍,这对于红木市场来说是不可能发生的。
  
  普洱茶一两年就可出新茶,其货源具有可持续性,受市场变动的影响较大。普洱茶价格上升后就带动了云南普洱茶种植业的新繁荣期。而小叶紫檀,通常需要200年才能成材,是一种稀缺资源,而且只在热带才能存活,其生长周期不可能随着红木市场的变动而改变,这决定了其至少在百年内的原料供应总量是不变的,自然在市场上不会因部分人的炒作而有类似普洱茶那般的涨跌幅度。
  
  普洱茶的种植烘焙工艺相对简单,而红木木料的加工仰仗工匠的技术,通常必须具备十年以上技术的老工匠才能制作加工红木,至今,能“抄刀”红木的工匠后续乏人,工价也随之不断攀升,致使红木加工业只能是手工作坊式的操作,市场上能流通的红木家具也因此难以支撑类似普洱茶规模的炒作。
  红木市场复苏还要等多久?
  “五一”节前后,记者先后走访了乐从、广州、中山、莆田、普寨等地红木家具市场,发现这里的市场虽没有了往日的人来车往,但木材价格和家具市场价格已经开始企稳,除高档红木家具出货少些外,低端红木家具几乎同过去价格一样,黄花梨、红檀等红木家具不降反升,市场需求见旺。
  
  记者在乐从红木城遇到了一位来自江西的黄先生,他告诉记者;“高档红木家具我们买不起,但是中低档红木我们还是买得起的,在我们家乡,红木家具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它的保值、增值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买这种家具比其它家具贵得不是很多,精打细算起来还是划算的。”
  中国著名木材学家,南京林业大学张彬渊教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分析,中国的红木市场的价格跌幅已达到了相当的低位,这是市场大环境的经济因素和红木价格本身盘整的双重作用下的结果,这一跌幅已基本触底,再出现更大的跌势可能性几乎没有。但是目前亚太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较缓慢,个别国家的经济发展甚至还不景气。中国一季度GDP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今后2~3年,中国经济放缓增幅,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已是主旋律,在这一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红木家具市场要重新达到2006~2007年的繁荣状况,尚需一年以上的时间,这是市场理性的回归,也是红木家具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
  
< img src=""/>

红木家具市场还能低迷多久

6717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