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品出口收获意外之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10-30 00:00
信息来源:
“一次性竹筷子的出口退税率上调了6个百分点,由5%上调至11%。筷子出口行业本身是一个微利行业,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将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一位卫生筷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士告诉。
出口退税率上调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从8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决定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另外,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这是自2006年我国下调出口退税率以来,首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据了解,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竹制品涉及竹胶合板、竹制多层板,竹制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竹制圆签、圆棒、冰果棒、压舌片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出口退税调整,部分竹制品位列其中实属意料之外。国家提高部分竹制品出口退税率,无疑将利好我国竹制品出口企业。
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上半年我国竹制品出口数量为3468万个,同比下降3.68%;出口金额为9328万美元,同比增长5.21%。我国竹制品出口总体上下滑。
“部分竹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后,国外进口商必然会借此机会进行压价。”那位卫生筷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士还告诉。每一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都会带来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动,出口商和进口商之间会进行价格博弈。如出口退税率下调,为减轻成本压力出口商也会提出涨价。
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海关税则作出重大调整,其中将竹藤制品独立于木制品以外列目,调整后竹藤制品的出口不再受到木制品相关出口政策的连累。一直以来,竹藤制品的进出口税则比照木制品归类,给竹制品出口企业造成一定损失。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中,国家取消了木材退税,旨在保护再生周期长的资源类产品。事实上,竹子并非国家宏观调控项下的限制性资源,专家介绍,竹林资源不等同于木材资源,其更新过程是连续可再生的。竹子具有生长周期短、容易种植等特性,一般为5年至6年。事实上,第一年内竹子就能长到2米左右。不同于树木,竹子自然生长6年以后,如果不砍伐投入使用,自身也会荒废丧失其使用价值。
竹产业深发展看过电影《卧虎藏龙》的观众,想必都会为其中一望无垠的竹海画面所心动。山连山,竹连竹,漫山遍野都是摇曳多姿的翠竹。《卧虎藏龙》竹海画面的拍摄地就在浙江安吉,我国十大竹乡之首。安吉竹林面积105万亩,毛竹蓄积量1.5亿株,竹业企业2000余家,竹制品畅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我国竹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我国竹林资源丰富,是竹制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国现有竹林面积484.26万公顷,比第五次清查增加63.18万公顷。福建、江西、浙江3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千家万户编织竹席只是我国竹产业发展的最原始画面,如今竹产业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林业的朝阳产业。了解到,日常食用的竹笋做成了各种绿色食品,竹根量身定做成了根雕,还有各种独具匠心的竹制工艺品,精工细做后不再普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竹材饰面板、竹叶黄酮、竹纤维纺纱、竹炭、竹提取液等一系列新产品拓展了竹子深加工的新领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竹产业进一步深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出口竹木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避免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受到更大损害,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注册登记管理。今年4月1日起,未经注册登记企业生产的竹木草制品将不允许出口。新政策不仅对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的源头控制、工艺设计、溯源管理、有毒有害控制、生产加工包装过程控制、成品存放等作了严格的要求,还要求出口木制品及木制家具产品必须符合输入市场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因此,为完成注册登记出口企业不仅要抓紧改善厂房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以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溯源管理等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据了解,截至6月30日,宁波地区150家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已成功取得《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证书》,顺利跨越出口门槛。
出口退税率上调日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从8月1日起,调整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决定将部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1%提高到13%,另外,将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1%。这是自2006年我国下调出口退税率以来,首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据了解,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的竹制品涉及竹胶合板、竹制多层板,竹制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竹制圆签、圆棒、冰果棒、压舌片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出口退税调整,部分竹制品位列其中实属意料之外。国家提高部分竹制品出口退税率,无疑将利好我国竹制品出口企业。
从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上半年我国竹制品出口数量为3468万个,同比下降3.68%;出口金额为9328万美元,同比增长5.21%。我国竹制品出口总体上下滑。
“部分竹制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后,国外进口商必然会借此机会进行压价。”那位卫生筷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士还告诉。每一次出口退税率的调整,都会带来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动,出口商和进口商之间会进行价格博弈。如出口退税率下调,为减轻成本压力出口商也会提出涨价。
在采访中了解到,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海关税则作出重大调整,其中将竹藤制品独立于木制品以外列目,调整后竹藤制品的出口不再受到木制品相关出口政策的连累。一直以来,竹藤制品的进出口税则比照木制品归类,给竹制品出口企业造成一定损失。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改革中,国家取消了木材退税,旨在保护再生周期长的资源类产品。事实上,竹子并非国家宏观调控项下的限制性资源,专家介绍,竹林资源不等同于木材资源,其更新过程是连续可再生的。竹子具有生长周期短、容易种植等特性,一般为5年至6年。事实上,第一年内竹子就能长到2米左右。不同于树木,竹子自然生长6年以后,如果不砍伐投入使用,自身也会荒废丧失其使用价值。
竹产业深发展看过电影《卧虎藏龙》的观众,想必都会为其中一望无垠的竹海画面所心动。山连山,竹连竹,漫山遍野都是摇曳多姿的翠竹。《卧虎藏龙》竹海画面的拍摄地就在浙江安吉,我国十大竹乡之首。安吉竹林面积105万亩,毛竹蓄积量1.5亿株,竹业企业2000余家,竹制品畅销东南亚和欧美市场,我国竹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我国竹林资源丰富,是竹制品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据全国第六次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国现有竹林面积484.26万公顷,比第五次清查增加63.18万公顷。福建、江西、浙江3省竹林面积占全国的一半。
千家万户编织竹席只是我国竹产业发展的最原始画面,如今竹产业正在发展成为我国林业的朝阳产业。了解到,日常食用的竹笋做成了各种绿色食品,竹根量身定做成了根雕,还有各种独具匠心的竹制工艺品,精工细做后不再普通。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科技含量,竹材饰面板、竹叶黄酮、竹纤维纺纱、竹炭、竹提取液等一系列新产品拓展了竹子深加工的新领域,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竹产业进一步深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出口竹木草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避免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受到更大损害,国家质检总局对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全面实施注册登记管理。今年4月1日起,未经注册登记企业生产的竹木草制品将不允许出口。新政策不仅对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的源头控制、工艺设计、溯源管理、有毒有害控制、生产加工包装过程控制、成品存放等作了严格的要求,还要求出口木制品及木制家具产品必须符合输入市场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因此,为完成注册登记出口企业不仅要抓紧改善厂房等硬件设施,还要完善以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溯源管理等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据了解,截至6月30日,宁波地区150家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已成功取得《出境竹木草制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证书》,顺利跨越出口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