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邳州奇迹:“两棵树”诠释支柱产业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10-29 00:00
信息来源:
苏北有一个因林业产业而闻名的县级市——邳州,因为第二届全国林业产业大会的举办而再次引起关注。邳州不沿海、不靠山、少资源,为何能够成为中国板材之都,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典范?本报从今日起推出邳州林业发展探源系列报道,带读者走进邳州,领略这座平原森林之城的独特魅力。
进入苏北重市邳州,满眼是绿。这绿色,邳州人左眼看到的是意杨,右眼看到的是银杏。紧盯意杨和银杏,邳州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终于使意杨和银杏产业成为支撑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棵参天大树。在邳州,林业产业书写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强势崛起的发展奇迹。
邳州奇迹,奇在林业产业
数字能够活化奇迹。邳州现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31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30家,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为142家;邳州拥有板材深加工生产线2200条,人造板年产量超过800万立方米;2007年邳州人造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出口产品560万立方米,创汇2.2亿美元。
邳州现有银杏成片林面积28万亩,定植银杏总株数1400万株,在圃各类银杏苗木2.5亿株,年产银杏果1500多吨,干青叶1.5万吨;年产银杏干浸膏和内酯粉250吨,银杏食品、饮品、保健品500吨,银杏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
2007年,邳州林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林业产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0%和28%。目前,邳州全市产值超亿元的林业企业有17家,年纳税超千万元的林业企业有9家。仅“板材经济”一项,就催生了年纳税总额超过500万元直至突破1000万元的近百名农民企业家。其中官湖一个镇就多达1500多家板材企业。邳州各类板材企业吸纳了30万名农村劳动力,一年的工资发放额在16亿元以上……
邳州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县级市,初次听说其林业产业发展者,要么不愿相信,要么咋舌啧啧称奇。日前,记者来到了邳州探奇。
一奇:
奇在没资源照样能做大做强
邳州林业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有资源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没有资源照样也能把产业做大做强。前者如银杏加产业,后者如意杨人造板产业。
邳州市栽培银杏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市银杏成片园面积28万亩,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种苗繁育、中药材生产、银杏酮生产、银杏叶出口和银杏标准化生产基地。银杏系列产品年产值超过15亿元,银杏产业实现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人造板产业是资源制约型产业。在邳州,人造板的主原料为意杨,成片林面积仅有2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仅280万立方米。但全市板材加工企业超过3000余家,年加工原木1000多万立方米,年生产成品板材800万立方米。邳州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邳州板材企业的原材料来源大致情况是,1/5自产,1/5进口,3/5来自邳州之外的地方。
二奇:
奇在产业发展决策招招奏效
邳 萑擞眉虻ズ驮的加工业将邳州以外的原材料吸引到了邳州,然而这远远不够?/FONT>
加快推进板材产业提档升级,对接国际市场,邳州市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人造板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展示研讨暨国际贸易洽谈会”、“中国(邳州)国际银杏节”等把海内外客商请到邳州来投资兴业,携手打造邳州“绿”字号发展巨轮。由深圳金凤凰(国际)家具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金凤凰家具城已建设投产,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高档家具生产和销售中心。
由上海山之宝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中国科技木业城,总投资6.9亿元,集产品销售、会议展览、国际贸易、网络交易、仓储物流、科研培训、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木业产品和木业机械的商贸中心。特别是2006年以来,邳州正抢抓国内外家具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建设“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国际环保家具城,预计,邳州板材家具产业销售收入可达200亿元。
深度开发,做精林业产品。为了顺应市场需求,邳州人将板材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杨木芯板,转变为多产品多规格的深加工,形成了多层胶合板、实木复合板、高档贴面板、集装箱底板、科技木、高档家具等40多个品类。银杏产品发展到银杏茶、开心果、银杏酮胶囊、片剂等20多个品种。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微循环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解决技术难题。与南林大联合研制的北欧红榉和美洲黑胡桃贴面板,产品远销东南亚与美洲市场。福盛、天德、中原世家等知名品牌已成为邳州板材的拳头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喜爱。银杏干青叶、银杏叶干浸膏、银杏叶茶、银杏酮菊花茶4个银杏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三奇:
奇在三个“环境”巧立“奇”功
在邳州党政机关有一句自勉的“警句”: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
林业产业作为邳州最大的主导产业,邳州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不重视林业发展的干部,是对百姓不负责任的干部;不擅长提升林业产业的干部,是科学发展能力欠缺的干部。”基于此,近年来邳州着力营造三个“环境”,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优厚的政策环境。邳州出台银杏、意杨、干鲜果发展的优惠政策,每年拿出近千万元重奖种植大户、民企排头兵,鼓励农民植树造林,扶持民营企业家发展林产品加工业;连续举办了5届中国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两届中国银杏节。
二是优质的服务环境。出台扶持民企的6项措施,每年初召开林业专题会议,林业发展纳入各镇年度综合考核,四套班子、市直部门包挂骨干板材企业,在行政审批中心开设林业发展专用窗口,定期银企对接活动,仅去年就投入4300万元农发资金用于林业发展,组织银行贷款近2亿元扶持中小深加工企业扩大生产。
三是优良的创业环境。对涉林检查收费扎口管理,企业发展难题由多管局、乡企局等部门限时办结,重大问题直通市委常委会。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在土地、金融、品牌培育等方面倾力支持。为了应对去年以来突变的国际人造板业形势,邳州市近期特地组织开展了“百强林企广东行”活动,鼓励企业合资扩股、资产重组。最新的统计信息显示,年内邳州将有10多家板材企业向家具制造业转型,其中还有一家企业可望上市融资。
在邳州采访,记者了解到,晚上开会已经成为邳州机关干部的一个“惯例”。这个惯例同邳州“两天当作一天干,雨天当作晴天干,晚上当作白天干,外地人当作本地人干”的干劲一样已经成了邳州党政机关干部精神风貌的两大特点。记者感叹,有这样的工作劲头,难怪近几年平均每3天就有一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地邳州。
邳州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环境”的另一层含义。
进入苏北重市邳州,满眼是绿。这绿色,邳州人左眼看到的是意杨,右眼看到的是银杏。紧盯意杨和银杏,邳州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终于使意杨和银杏产业成为支撑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两棵参天大树。在邳州,林业产业书写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强势崛起的发展奇迹。
邳州奇迹,奇在林业产业
数字能够活化奇迹。邳州现有各类板材加工企业31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30家,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为142家;邳州拥有板材深加工生产线2200条,人造板年产量超过800万立方米;2007年邳州人造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出口产品560万立方米,创汇2.2亿美元。
邳州现有银杏成片林面积28万亩,定植银杏总株数1400万株,在圃各类银杏苗木2.5亿株,年产银杏果1500多吨,干青叶1.5万吨;年产银杏干浸膏和内酯粉250吨,银杏食品、饮品、保健品500吨,银杏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
2007年,邳州林业总产值突破140亿元,林业产业对全市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20%和28%。目前,邳州全市产值超亿元的林业企业有17家,年纳税超千万元的林业企业有9家。仅“板材经济”一项,就催生了年纳税总额超过500万元直至突破1000万元的近百名农民企业家。其中官湖一个镇就多达1500多家板材企业。邳州各类板材企业吸纳了30万名农村劳动力,一年的工资发放额在16亿元以上……
邳州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个县级市,初次听说其林业产业发展者,要么不愿相信,要么咋舌啧啧称奇。日前,记者来到了邳州探奇。
一奇:
奇在没资源照样能做大做强
邳州林业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有资源能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没有资源照样也能把产业做大做强。前者如银杏加产业,后者如意杨人造板产业。
邳州市栽培银杏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市银杏成片园面积28万亩,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银杏种苗繁育、中药材生产、银杏酮生产、银杏叶出口和银杏标准化生产基地。银杏系列产品年产值超过15亿元,银杏产业实现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人造板产业是资源制约型产业。在邳州,人造板的主原料为意杨,成片林面积仅有2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仅280万立方米。但全市板材加工企业超过3000余家,年加工原木1000多万立方米,年生产成品板材800万立方米。邳州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邳州板材企业的原材料来源大致情况是,1/5自产,1/5进口,3/5来自邳州之外的地方。
二奇:
奇在产业发展决策招招奏效
邳 萑擞眉虻ズ驮的加工业将邳州以外的原材料吸引到了邳州,然而这远远不够?/FONT>
加快推进板材产业提档升级,对接国际市场,邳州市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人造板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展示研讨暨国际贸易洽谈会”、“中国(邳州)国际银杏节”等把海内外客商请到邳州来投资兴业,携手打造邳州“绿”字号发展巨轮。由深圳金凤凰(国际)家具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金凤凰家具城已建设投产,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高档家具生产和销售中心。
由上海山之宝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中国科技木业城,总投资6.9亿元,集产品销售、会议展览、国际贸易、网络交易、仓储物流、科研培训、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木业产品和木业机械的商贸中心。特别是2006年以来,邳州正抢抓国内外家具产业转移机遇,加快建设“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国际环保家具城,预计,邳州板材家具产业销售收入可达200亿元。
深度开发,做精林业产品。为了顺应市场需求,邳州人将板材产品由原来单一的杨木芯板,转变为多产品多规格的深加工,形成了多层胶合板、实木复合板、高档贴面板、集装箱底板、科技木、高档家具等40多个品类。银杏产品发展到银杏茶、开心果、银杏酮胶囊、片剂等20多个品种。与南京林业大学、北京微循环研究所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解决技术难题。与南林大联合研制的北欧红榉和美洲黑胡桃贴面板,产品远销东南亚与美洲市场。福盛、天德、中原世家等知名品牌已成为邳州板材的拳头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喜爱。银杏干青叶、银杏叶干浸膏、银杏叶茶、银杏酮菊花茶4个银杏系列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三奇:
奇在三个“环境”巧立“奇”功
在邳州党政机关有一句自勉的“警句”: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
林业产业作为邳州最大的主导产业,邳州市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不重视林业发展的干部,是对百姓不负责任的干部;不擅长提升林业产业的干部,是科学发展能力欠缺的干部。”基于此,近年来邳州着力营造三个“环境”,全力推进林业产业做大做强。
一是优厚的政策环境。邳州出台银杏、意杨、干鲜果发展的优惠政策,每年拿出近千万元重奖种植大户、民企排头兵,鼓励农民植树造林,扶持民营企业家发展林产品加工业;连续举办了5届中国人造板国际贸易洽谈会、两届中国银杏节。
二是优质的服务环境。出台扶持民企的6项措施,每年初召开林业专题会议,林业发展纳入各镇年度综合考核,四套班子、市直部门包挂骨干板材企业,在行政审批中心开设林业发展专用窗口,定期银企对接活动,仅去年就投入4300万元农发资金用于林业发展,组织银行贷款近2亿元扶持中小深加工企业扩大生产。
三是优良的创业环境。对涉林检查收费扎口管理,企业发展难题由多管局、乡企局等部门限时办结,重大问题直通市委常委会。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在土地、金融、品牌培育等方面倾力支持。为了应对去年以来突变的国际人造板业形势,邳州市近期特地组织开展了“百强林企广东行”活动,鼓励企业合资扩股、资产重组。最新的统计信息显示,年内邳州将有10多家板材企业向家具制造业转型,其中还有一家企业可望上市融资。
在邳州采访,记者了解到,晚上开会已经成为邳州机关干部的一个“惯例”。这个惯例同邳州“两天当作一天干,雨天当作晴天干,晚上当作白天干,外地人当作本地人干”的干劲一样已经成了邳州党政机关干部精神风貌的两大特点。记者感叹,有这样的工作劲头,难怪近几年平均每3天就有一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落地邳州。
邳州人的精神风貌诠释了“环境”的另一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