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全力打造红提葡萄特色品牌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5-17 00:00
信息来源:
兰州市永登县自1998年引入红提葡萄后,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从产业起步就注重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产品生产。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改进产业模式,创立特色品牌,全力打造出县域特色产品品牌
10多年来,该县不断对红提葡萄栽培进行技术创新,分别与甘肃农业大学、国家保鲜工程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学院等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先后开展了扣膜避雨、延时保护栽培试验、光和生理、抗病机制、抗性评价、组织培养繁育嫁接、葡萄色泽、套袋、肥水控制、无公害保鲜贮藏试验研究,组织实施了“树体营养调配”、“果穗保护”、“无公害保鲜”三项研究课题,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证。其中红提葡萄延时保护栽培在苗木定植、夏秋季枝条控制、周年水肥管理、日光温室的温湿度调控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
由于在生产中通过推广以合理肥水、枝条管理为主的树体营养调配技术,以休眠调控为主的冬芽控制技术,以套袋为主的果穗保护技术,以及贯彻限产优质的生产理念,使产品的可溶性糖含量达到20%~40%,果穗控制在500~700克之间,单粒重达到12克以上,果面洁净无污 荆捣缥杜ㄓ簟?/P>
红提葡萄又名红地球,欧亚种。原产于美国加州,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杂交试验,培育而成的一个葡萄品种。我国从1987年引入该品种以来,在东北地区的南部,华北及西北大部分地区栽培表现极好,果实品质优,晚熟,耐贮运,丰产,是发展葡萄产业的首选优质高效品种 。
红提葡萄幼嫩新梢上部有紫红色条纹,中下部为绿色;一年生枝浅褐色。梢尖3片幼叶微红色,叶背有稀疏绒毛;成龄叶五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叶正背两面均无绒毛,叶片较薄,叶缘锯齿较纯,叶柄红色。
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650克,最大穗重可达2500克。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1~14克,最大可达23克,果粒着生松紧适度,整齐均匀;果皮中厚,果实呈深红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 味甜可口,果味纯正,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6.5%,刀切无汁,品质极上。果柄长,与果实结合紧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着生极牢固,耐拉力极强,不脱粒;果实可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可贮藏到翌年3月份。
幼树生长旺盛,幼树易贪青生长,枝条成熟较迟。枝条成熟后,节间短,芽眼突出,饱满,结果率为70%左右,结果系数1.3,有二次结果习性,果实生育期100天,从萌芽到果实完全成熟135天,成熟期稍早于龙眼葡萄。
随着葡萄产业基地的不断扩大,该县先后成立了葡萄协会和12个分会,成立了设施栽培研究中心,组建了西正开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修建了保鲜库。目前葡萄产业化链条逐步延伸,产研销三环齐备联动,基本上形成了“农户+基地+协会+公司”的运行模式,产业化格局初步显现。协会和公司是两个并列的组织,是支撑与龙头的关系。协会是产业集团的核心,协会以基地建设、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为重点;公司作为集团的龙头,主要以农业科研、试验示范、组织收购、加工贮运、市场营销、后续产业开发为主。
长期以来,该县坚持自主研发、质量为本、注重创新的原则,倾力打造“一月红提”特色品牌,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中心品牌质量。目前,已完成企业质量标准制定、甘肃省农产品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商标注册等工作。同时,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跟踪服务,按照产业特色化、技术本土化、培训会员化的原则,常年开设培训班,提高了种植户的栽培管理水平。
目前,该县已建成14个生产基地,栽植4000栋日光温室,计划到“十一五”末全县种植规模达到1万栋。现在红提葡萄1年定植,2年大量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约1500~2000公斤,2009年产量达到650吨。由于兰州“一月红提”葡萄带菌量低,生长期长达240天,含糖量高达22%,在元旦春节采收,上市季节佳,且贮存期长,可达5个月以上,而备受市场青睐。2007~2008年度的产品大多以每公斤20元的批发价远销到银川、西安、济南、上海等地,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0多年来,该县不断对红提葡萄栽培进行技术创新,分别与甘肃农业大学、国家保鲜工程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学院等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先后开展了扣膜避雨、延时保护栽培试验、光和生理、抗病机制、抗性评价、组织培养繁育嫁接、葡萄色泽、套袋、肥水控制、无公害保鲜贮藏试验研究,组织实施了“树体营养调配”、“果穗保护”、“无公害保鲜”三项研究课题,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技术保证。其中红提葡萄延时保护栽培在苗木定植、夏秋季枝条控制、周年水肥管理、日光温室的温湿度调控等方面的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
由于在生产中通过推广以合理肥水、枝条管理为主的树体营养调配技术,以休眠调控为主的冬芽控制技术,以套袋为主的果穗保护技术,以及贯彻限产优质的生产理念,使产品的可溶性糖含量达到20%~40%,果穗控制在500~700克之间,单粒重达到12克以上,果面洁净无污 荆捣缥杜ㄓ簟?/P>
红提葡萄又名红地球,欧亚种。原产于美国加州,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杂交试验,培育而成的一个葡萄品种。我国从1987年引入该品种以来,在东北地区的南部,华北及西北大部分地区栽培表现极好,果实品质优,晚熟,耐贮运,丰产,是发展葡萄产业的首选优质高效品种 。
红提葡萄幼嫩新梢上部有紫红色条纹,中下部为绿色;一年生枝浅褐色。梢尖3片幼叶微红色,叶背有稀疏绒毛;成龄叶五裂,上裂刻深,下裂刻浅,叶正背两面均无绒毛,叶片较薄,叶缘锯齿较纯,叶柄红色。
果穗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650克,最大穗重可达2500克。果粒圆形或卵圆形,平均粒重11~14克,最大可达23克,果粒着生松紧适度,整齐均匀;果皮中厚,果实呈深红色;果肉硬脆,能削成薄片, 味甜可口,果味纯正,可溶性固形物大于16.5%,刀切无汁,品质极上。果柄长,与果实结合紧密,不易裂口;果刷粗大,着生极牢固,耐拉力极强,不脱粒;果实可远途运输和长期贮藏,可贮藏到翌年3月份。
幼树生长旺盛,幼树易贪青生长,枝条成熟较迟。枝条成熟后,节间短,芽眼突出,饱满,结果率为70%左右,结果系数1.3,有二次结果习性,果实生育期100天,从萌芽到果实完全成熟135天,成熟期稍早于龙眼葡萄。
随着葡萄产业基地的不断扩大,该县先后成立了葡萄协会和12个分会,成立了设施栽培研究中心,组建了西正开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修建了保鲜库。目前葡萄产业化链条逐步延伸,产研销三环齐备联动,基本上形成了“农户+基地+协会+公司”的运行模式,产业化格局初步显现。协会和公司是两个并列的组织,是支撑与龙头的关系。协会是产业集团的核心,协会以基地建设、科技培训、技术指导为重点;公司作为集团的龙头,主要以农业科研、试验示范、组织收购、加工贮运、市场营销、后续产业开发为主。
长期以来,该县坚持自主研发、质量为本、注重创新的原则,倾力打造“一月红提”特色品牌,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统一管理模式,保证中心品牌质量。目前,已完成企业质量标准制定、甘肃省农产品基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商标注册等工作。同时,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跟踪服务,按照产业特色化、技术本土化、培训会员化的原则,常年开设培训班,提高了种植户的栽培管理水平。
目前,该县已建成14个生产基地,栽植4000栋日光温室,计划到“十一五”末全县种植规模达到1万栋。现在红提葡萄1年定植,2年大量结果,3~4年进入盛果期,亩产量约1500~2000公斤,2009年产量达到650吨。由于兰州“一月红提”葡萄带菌量低,生长期长达240天,含糖量高达22%,在元旦春节采收,上市季节佳,且贮存期长,可达5个月以上,而备受市场青睐。2007~2008年度的产品大多以每公斤20元的批发价远销到银川、西安、济南、上海等地,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