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药材丰产丰收高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07-24 00:00
信息来源: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大多数林场由过去的主伐林场转为经营林场,林场职工也由采伐林木转为多种经营。在各种产业中,人们选择了中药材种植,种植中药材不仅投资少,而且效益高,的确是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下面介绍有关中药材的科学种植和丰产丰收的办法。
一、种药材把好五关
1.种子关,也是最基础的一关。中药材种子是中药材栽培的物质基础,为了有效地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首先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耐虫害的药材良种。选育通过组织培养繁殖的种苗,不仅可以提高产量(比普通品种高产30%)和质量,还可以防止亲本植株病虫害传递给子代。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果”,所以,在药种的选择上要认真对待,切不可匆忙。
2.把好下种前准备关。这里有两项内容,一是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可以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常用的方法,如用温水浸种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二是在播种前或定植前,进行灭茬并精耕细作,暴晒土壤,除净残留物,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设法控制地下虫源。
3.把好栽培及田间管理关。这是承上起下的重要一关,如果这一关把得好,收获大有希望,否则事倍功半。具体有以下内容:
(1)要把新品种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如采用脱毒苗、嫁接苗、滴灌、地膜覆盖等方式,从培育壮苗、无病害苗手,增强其抗逆性。
(2)要科学搞好间作套种,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根据不同药材品种对土壤、地形、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可以采用高矮立体种植等,如在天南星与旱半夏畦边套种玉米、辣椒等,效果更好。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定苗、间苗、整枝打杈、拔除病株,减轻田间荫蔽,控制病虫害传播。
4,把好施肥关,常言道:“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药材也同样,充足的养分供给是药材增产的关键。施肥要以基肥或生物肥为主,而基肥则要以有机肥为主,需要充分腐熟以减少致病菌和虫卵的带入,追肥要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防止氮肥过度而导致徒长。
5.把好防治关。防治关不可掉以轻心,有效防治病虫害,无疑是增产措施之一,而且是最直接的。施肥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要依据中药材GAP指导原则进行综合防治,本着以预防为主,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运用生物的、农业的、化学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生态手段进行防虫灭病,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严禁使用PPT、甲胺磷、3911及六六六粉等剧毒高残留农药。
二、种药材丰产的高招
人参:在6月初开花前把花蕾摘掉、使营养集中,可以提高人参根产量和质量。
玄参:在开花后把花序摘掉,使养分集中促进根部膨大。此法适宜小面积种植。
西洋参:在非种子田,当花茎生长1厘米—2厘米时,选择晴天摘除。此法平均根重提高5.27%左右。
北沙参:摘除小苗花蕾可提高沙参根质量和产量,若在种子田加强施肥管理可连续收6-10年。
白芷:在6-7月份抽臺开花时,打顶去臺可提高白芷根产量。
白术:在6月中旬分次摘除现蕾可增产60%-100%,并且商品质量好。
当归:做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严格控制提早抽臺,把抽臺率控制在30%以内,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量。
地黄:当苗生长7厘米—12厘米时,将嫩苗从母株(种茎)上版掰下定植,用此方法栽培不仅省工,且产量也高。
远志:在每年的6-7月份,每公顷施1%的硫酸钾溶液750千克-900千克,然后隔10天喷1次,连喷两次,这样既抗病又丰收。
柴胡:在非种子田把花蕾摘掉,可以成倍增加药材产量,2年生植株在7月中旬去茎叶将保证药材质量,同时也提高产量。
桔梗:在盛花期喷浓度0.1%乙烯利1次以除花促增产,同时进行打芽,每株留主芽1个-2个,这样可促进主根生长。
黄芩:在抽花序前剪掉花梗,可促使根部生长。
川贝母:在花果期用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进行1次根外追肥,可以提高种子及药品鳞茎的产量和质量。
川芎:用畜粪水和腐熟饼肥或氮素化肥混合施于植株基部,每千克能够增产川芎l千克。
连翘:移栽时将长花柱和短花柱植株相间栽培可以大量增产。
金银花:整形修剪可以提高产量。实践证明:经过1次冬剪和3次生长期剪枝后,每公顷可增产285千克,增产40%以上。
细辛:不采种的多年生植株在早春及时摘花蕾,极有利长根。
半夏:严格选种是高产的关键,另外,在生长期分次摘掉花苞可以促进根部肥大。
天麻:挖开预先培养好的菌床,取上层菌材,不动下层菌材,在两棒间和菌棒两头挖小洞,放入种麻5-6个,用菌材加新材法栽上层,此法使天麻产量提高。
云木香:摘掉花臺,秋末去枯枝并结合施肥培土盖苗可增产。
栝楼:雌雄株搭配,重施基肥,人工授粉,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修枝打杈,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即可以丰产。
厚朴:树龄15年以上树皮较薄的,春季用刀将树皮倾斜割2-3刀,可以促使养分积聚,树皮增厚。
番红花:在休眠期和生长期用100毫克/升红霉素浸花球24小时和喷施1-2次,可以使花增产10%-30%。
一、种药材把好五关
1.种子关,也是最基础的一关。中药材种子是中药材栽培的物质基础,为了有效地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首先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耐虫害的药材良种。选育通过组织培养繁殖的种苗,不仅可以提高产量(比普通品种高产30%)和质量,还可以防止亲本植株病虫害传递给子代。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结好果”,所以,在药种的选择上要认真对待,切不可匆忙。
2.把好下种前准备关。这里有两项内容,一是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可以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常用的方法,如用温水浸种以杀死种子表面附着的病菌。二是在播种前或定植前,进行灭茬并精耕细作,暴晒土壤,除净残留物,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设法控制地下虫源。
3.把好栽培及田间管理关。这是承上起下的重要一关,如果这一关把得好,收获大有希望,否则事倍功半。具体有以下内容:
(1)要把新品种和新技术结合起来,如采用脱毒苗、嫁接苗、滴灌、地膜覆盖等方式,从培育壮苗、无病害苗手,增强其抗逆性。
(2)要科学搞好间作套种,有效地利用现有土地。根据不同药材品种对土壤、地形、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可以采用高矮立体种植等,如在天南星与旱半夏畦边套种玉米、辣椒等,效果更好。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定苗、间苗、整枝打杈、拔除病株,减轻田间荫蔽,控制病虫害传播。
4,把好施肥关,常言道:“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药材也同样,充足的养分供给是药材增产的关键。施肥要以基肥或生物肥为主,而基肥则要以有机肥为主,需要充分腐熟以减少致病菌和虫卵的带入,追肥要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防止氮肥过度而导致徒长。
5.把好防治关。防治关不可掉以轻心,有效防治病虫害,无疑是增产措施之一,而且是最直接的。施肥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要依据中药材GAP指导原则进行综合防治,本着以预防为主,安全、有效、经济、简便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运用生物的、农业的、化学的方法及其它有效生态手段进行防虫灭病,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严禁使用PPT、甲胺磷、3911及六六六粉等剧毒高残留农药。
二、种药材丰产的高招
人参:在6月初开花前把花蕾摘掉、使营养集中,可以提高人参根产量和质量。
玄参:在开花后把花序摘掉,使养分集中促进根部膨大。此法适宜小面积种植。
西洋参:在非种子田,当花茎生长1厘米—2厘米时,选择晴天摘除。此法平均根重提高5.27%左右。
北沙参:摘除小苗花蕾可提高沙参根质量和产量,若在种子田加强施肥管理可连续收6-10年。
白芷:在6-7月份抽臺开花时,打顶去臺可提高白芷根产量。
白术:在6月中旬分次摘除现蕾可增产60%-100%,并且商品质量好。
当归:做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严格控制提早抽臺,把抽臺率控制在30%以内,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产量。
地黄:当苗生长7厘米—12厘米时,将嫩苗从母株(种茎)上版掰下定植,用此方法栽培不仅省工,且产量也高。
远志:在每年的6-7月份,每公顷施1%的硫酸钾溶液750千克-900千克,然后隔10天喷1次,连喷两次,这样既抗病又丰收。
柴胡:在非种子田把花蕾摘掉,可以成倍增加药材产量,2年生植株在7月中旬去茎叶将保证药材质量,同时也提高产量。
桔梗:在盛花期喷浓度0.1%乙烯利1次以除花促增产,同时进行打芽,每株留主芽1个-2个,这样可促进主根生长。
黄芩:在抽花序前剪掉花梗,可促使根部生长。
川贝母:在花果期用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进行1次根外追肥,可以提高种子及药品鳞茎的产量和质量。
川芎:用畜粪水和腐熟饼肥或氮素化肥混合施于植株基部,每千克能够增产川芎l千克。
连翘:移栽时将长花柱和短花柱植株相间栽培可以大量增产。
金银花:整形修剪可以提高产量。实践证明:经过1次冬剪和3次生长期剪枝后,每公顷可增产285千克,增产40%以上。
细辛:不采种的多年生植株在早春及时摘花蕾,极有利长根。
半夏:严格选种是高产的关键,另外,在生长期分次摘掉花苞可以促进根部肥大。
天麻:挖开预先培养好的菌床,取上层菌材,不动下层菌材,在两棒间和菌棒两头挖小洞,放入种麻5-6个,用菌材加新材法栽上层,此法使天麻产量提高。
云木香:摘掉花臺,秋末去枯枝并结合施肥培土盖苗可增产。
栝楼:雌雄株搭配,重施基肥,人工授粉,结果期加强肥水管理,及时修枝打杈,保证通风透光良好,即可以丰产。
厚朴:树龄15年以上树皮较薄的,春季用刀将树皮倾斜割2-3刀,可以促使养分积聚,树皮增厚。
番红花:在休眠期和生长期用100毫克/升红霉素浸花球24小时和喷施1-2次,可以使花增产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