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荔枝果园管理技术
湖南省林业厅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0-09 00:00
信息来源:
湖南省林业厅
一、 幼龄荔枝树管理
搞好幼龄荔枝树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定植成活率,促进营养生长,形成较好的树冠骨架,为投产打好基础。
(一) 加强肥水管理
1、 定植后1-2年后,幼树肥水管理好能促发根条和枝梢。
(1)定植成活的荔枝幼树根系少而弱,对幼树施肥掌握少量多次,勤施薄肥。肥料必须腐熟,以氮肥为主,配少量磷肥,稀薄清淡,每月追肥1-2次,年总追肥次数约10次。
(2)每株每次可施复合肥25-30克,尿素20-30克加氯化钾15-20克;过磷酸钙50-70克(单施)。
(3)100千克水加1-2千克尿素,每株施肥2千克肥液。
(4)每50千克稀薄人粪尿中加200-250克磷或钾肥。
(5)每年施用1-2次有机肥,每株50千克,施后覆土。砂质土易流失,施水肥宜少量多次;黄土壤瘦瘠山地施水肥稍多些。
2、 定植3年后的幼树,追肥次数可减少,年追肥3-4次,施肥量和浓度比前2年增大,每株每次除粪水外,增施复合肥0.2-0.3千克,注意磷、钾肥配比,防偏施氮肥。幼树萌发,早夏、晚夏、秋梢萌发前半个月各追肥1次,促使新梢早生快发、粗壮。每年夏、秋季结幼树扩穴,增施绿肥、有机肥、配合磷、钾化肥0.2-0.3千克并覆土,随树冠增大,树穴逐年外扩,不断更换施肥方向。
(二) 土壤管理
1、 树盘内的土壤管理。树冠滴水线以内为树盘,树盘内勤中耕,为非间作区。用杂草类覆盖树盘,夏凉冬暖,防土壤板结,疏松透气,增加土壤有机质。
2、 树盘外的土壤管理。荔枝寿命长,株行间距大,未投产前可合理间套种,选择经济价值高、耗水量少的矮秆作物,既可防水土流失,抑制杂草,防热保热,又能以短养长,增加收入。荔枝投产后,间种结束,行间中耕休闲。
(三) 水分管理
定植后的苗已抽发1-2次新梢,易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轻者影响枝梢萌发,重者导致植株枯死。树冠下土壤最后施用水肥,有灌溉条件,注意灌水;雨季,做好排水工作。一年内果园的排灌规律为,春灌、夏排、秋冬调控。
(四) 荔枝幼树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的目的是使主侧枝分布均匀,骨架结构合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一栽培条件。修剪整形是培养早结果、丰产、稳产树冠的基本措施。
1、树形。以培养矮树冠、枝密集紧凑、分布均匀的半球形树冠为佳。用多主枝整形,主干高20-30厘米,留主枝4-5条,主侧枝之间呈40-45度角。修剪整形视品种不同有差异,枝短而密集的品种,如白糖罂可任其自然生长,自由分枝;对枝条生长较旺的品种,如白蜡、黑叶、妃子笑,可在枝梢生长到20-25厘米时,进行摘顶或让其老熟后进行短截,抑制过旺生长,形成紧凑树冠。主侧枝角度过小的,用绳拉、吊、撑、压、使呈45度生长,形成开展性的半球形树冠。
2、修剪整形的方法及时间。幼树修剪尽量保留萌发生长的新梢,扩大树冠,一般只修剪过密的阴枝、重叠枝、病虫枝、枯枝、下垂枝、徒长枝、直立枝等。修剪时间,在每次新梢老熟后下一次新梢萌发前进行。
二、 幼年结果树的管理
荔植定植后第4年进入开花结果期,既进行营养生长,又要进行生殖生长,树龄不同,生长、开花、结果的特点各异。幼龄结果树指荔枝生命周期中生长结果期。这一时期能开花结果,但营养生长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有计划控制营养生长,增加树本有机物质积累,是幼龄结果树能否开花结果的关键。
(一) 控制支梢生长过旺,提高枝梢质量。施促梢肥1-2次,占全年施肥量的50%,以氮肥为主,配合适当的磷钾肥。培养2-3次梢,促使末次梢及早老熟。
(二) 冬季对果树控水控肥,控制冬梢生长,促使花芽分化。
(三) 花前肥及保果肥。见花芽分化象征或花蕾后施速效氮磷钾。保果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适当。
(四) 整形修剪宜轻。只需剪去阴枝、病虫枝、枯枝、弱枝,在每次新梢老熟后下次新梢萌发时,修剪或抹去多余的芽。
搞好幼龄荔枝树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定植成活率,促进营养生长,形成较好的树冠骨架,为投产打好基础。
(一) 加强肥水管理
1、 定植后1-2年后,幼树肥水管理好能促发根条和枝梢。
(1)定植成活的荔枝幼树根系少而弱,对幼树施肥掌握少量多次,勤施薄肥。肥料必须腐熟,以氮肥为主,配少量磷肥,稀薄清淡,每月追肥1-2次,年总追肥次数约10次。
(2)每株每次可施复合肥25-30克,尿素20-30克加氯化钾15-20克;过磷酸钙50-70克(单施)。
(3)100千克水加1-2千克尿素,每株施肥2千克肥液。
(4)每50千克稀薄人粪尿中加200-250克磷或钾肥。
(5)每年施用1-2次有机肥,每株50千克,施后覆土。砂质土易流失,施水肥宜少量多次;黄土壤瘦瘠山地施水肥稍多些。
2、 定植3年后的幼树,追肥次数可减少,年追肥3-4次,施肥量和浓度比前2年增大,每株每次除粪水外,增施复合肥0.2-0.3千克,注意磷、钾肥配比,防偏施氮肥。幼树萌发,早夏、晚夏、秋梢萌发前半个月各追肥1次,促使新梢早生快发、粗壮。每年夏、秋季结幼树扩穴,增施绿肥、有机肥、配合磷、钾化肥0.2-0.3千克并覆土,随树冠增大,树穴逐年外扩,不断更换施肥方向。
(二) 土壤管理
1、 树盘内的土壤管理。树冠滴水线以内为树盘,树盘内勤中耕,为非间作区。用杂草类覆盖树盘,夏凉冬暖,防土壤板结,疏松透气,增加土壤有机质。
2、 树盘外的土壤管理。荔枝寿命长,株行间距大,未投产前可合理间套种,选择经济价值高、耗水量少的矮秆作物,既可防水土流失,抑制杂草,防热保热,又能以短养长,增加收入。荔枝投产后,间种结束,行间中耕休闲。
(三) 水分管理
定植后的苗已抽发1-2次新梢,易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轻者影响枝梢萌发,重者导致植株枯死。树冠下土壤最后施用水肥,有灌溉条件,注意灌水;雨季,做好排水工作。一年内果园的排灌规律为,春灌、夏排、秋冬调控。
(四) 荔枝幼树修剪整形
修剪整形的目的是使主侧枝分布均匀,骨架结构合理,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一栽培条件。修剪整形是培养早结果、丰产、稳产树冠的基本措施。
1、树形。以培养矮树冠、枝密集紧凑、分布均匀的半球形树冠为佳。用多主枝整形,主干高20-30厘米,留主枝4-5条,主侧枝之间呈40-45度角。修剪整形视品种不同有差异,枝短而密集的品种,如白糖罂可任其自然生长,自由分枝;对枝条生长较旺的品种,如白蜡、黑叶、妃子笑,可在枝梢生长到20-25厘米时,进行摘顶或让其老熟后进行短截,抑制过旺生长,形成紧凑树冠。主侧枝角度过小的,用绳拉、吊、撑、压、使呈45度生长,形成开展性的半球形树冠。
2、修剪整形的方法及时间。幼树修剪尽量保留萌发生长的新梢,扩大树冠,一般只修剪过密的阴枝、重叠枝、病虫枝、枯枝、下垂枝、徒长枝、直立枝等。修剪时间,在每次新梢老熟后下一次新梢萌发前进行。
二、 幼年结果树的管理
荔植定植后第4年进入开花结果期,既进行营养生长,又要进行生殖生长,树龄不同,生长、开花、结果的特点各异。幼龄结果树指荔枝生命周期中生长结果期。这一时期能开花结果,但营养生长仍占主导地位,因此有计划控制营养生长,增加树本有机物质积累,是幼龄结果树能否开花结果的关键。
(一) 控制支梢生长过旺,提高枝梢质量。施促梢肥1-2次,占全年施肥量的50%,以氮肥为主,配合适当的磷钾肥。培养2-3次梢,促使末次梢及早老熟。
(二) 冬季对果树控水控肥,控制冬梢生长,促使花芽分化。
(三) 花前肥及保果肥。见花芽分化象征或花蕾后施速效氮磷钾。保果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适当。
(四) 整形修剪宜轻。只需剪去阴枝、病虫枝、枯枝、弱枝,在每次新梢老熟后下次新梢萌发时,修剪或抹去多余的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