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0-17 00:00
信息来源:
美国白蛾属鳞翅目灯蛾科。寄主有桑、榆、法桐、海棠等300余种,寄主广泛,幼虫食树叶,且具暴食性,经常把整株树叶全部吃光,危害极大,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检疫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至17毫米,翅展25至45毫米。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有的前翅上有暗色斑点。雄蛾触角双栉状,雌蛾触角锯齿状;成虫前足基节及腿节端部为桔黄色,胫节和跗节大部分为黑色,前中跗节的前爪长而弯,后爪短而直。寿命一般4至8天。卵:球形,直径0.5毫米左右,表面有许多小刻点,初产即为淡绿色,有光泽,以后逐渐加深,孵化前呈灰褐色。雌蛾一般将卵产在树冠外围叶片的背面,有少部分雌蛾将卵产于枝条上,呈单层块状排列,卵块上覆盖有雌蛾脱落的体毛。产卵量多为500至800粒。幼虫:老熟幼虫体细长,背部有1条灰黑色或深褐色宽纵带,黑色毛疣发达,毛丛呈白色,杂有黑色或棕色长毛。幼虫4龄前有结网习性,4龄后分散危害。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5龄以上的幼虫,9至15天不取食仍可继续生存,这种生物学特性可导致害虫通过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蛹:体长8至15毫米,暗红褐色。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黄褐色薄丝质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老熟幼虫有从树上向下爬行转移寻找隐蔽场所化蛹的习性。
生活习性:美国白蛾在华北地区一般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并产卵,幼虫5月上旬开始危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上旬当年第1代成虫出现,成虫期延至7月下旬。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为其危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8月份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越冬蛹期一直持续到第2年5月,由于气候及各种天敌的作用,越冬蛹残废率很高,能达到70%至80%。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工作,严禁疫区苗木外运。2.人工防治:美国白蛾蛹期较长,可于蛹期挖蛹消灭,以降低虫口密度。成虫飞翔能力较差,可于成虫期捕捉成虫。1至4龄幼虫群集吐丝后结网缀叶危害,由于此时幼虫只食叶肉,留下干枯的叶脉,因而非常容易发现,特别是5月上旬至5月下旬第1代幼虫网幕多在树冠中下部,容易操作。3.利用天敌防治: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于美国白蛾蛹,是美国白蛾重要天敌,可选择美国白蛾各代老熟幼虫期及化蛹盛期各放蜂一次,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4. 药剂防治:于幼虫处于1至4龄期喷洒20%除虫脲(灭幼脲1号)6000倍液或5龄以上喷洒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防治。对于幼虫发生危害严重地段也可用10%毒·溴(神捕)2000倍液进行防治。
形态特征:成虫为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至17毫米,翅展25至45毫米。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有的前翅上有暗色斑点。雄蛾触角双栉状,雌蛾触角锯齿状;成虫前足基节及腿节端部为桔黄色,胫节和跗节大部分为黑色,前中跗节的前爪长而弯,后爪短而直。寿命一般4至8天。卵:球形,直径0.5毫米左右,表面有许多小刻点,初产即为淡绿色,有光泽,以后逐渐加深,孵化前呈灰褐色。雌蛾一般将卵产在树冠外围叶片的背面,有少部分雌蛾将卵产于枝条上,呈单层块状排列,卵块上覆盖有雌蛾脱落的体毛。产卵量多为500至800粒。幼虫:老熟幼虫体细长,背部有1条灰黑色或深褐色宽纵带,黑色毛疣发达,毛丛呈白色,杂有黑色或棕色长毛。幼虫4龄前有结网习性,4龄后分散危害。幼虫有较强的耐饥力,5龄以上的幼虫,9至15天不取食仍可继续生存,这种生物学特性可导致害虫通过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蛹:体长8至15毫米,暗红褐色。雄蛹瘦小,雌蛹较肥大,蛹外被有黄褐色薄丝质茧,茧上的丝混杂着幼虫的体毛共同形成网状物,老熟幼虫有从树上向下爬行转移寻找隐蔽场所化蛹的习性。
生活习性:美国白蛾在华北地区一般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每年的4月下旬至5月下旬是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并产卵,幼虫5月上旬开始危害,一直延续至6月下旬。7月上旬当年第1代成虫出现,成虫期延至7月下旬。第2代幼虫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中旬为其危害盛期,经常发生整株树叶被吃光的现象。8月份出现世代重叠现象,可以同时发现卵、初龄幼虫、老龄幼虫、蛹及成虫。8月中旬当年第2代成虫开始羽化,第3代幼虫从9月上旬开始危害直至11月中旬,10月中旬第3代幼虫陆续化蛹越冬。越冬蛹期一直持续到第2年5月,由于气候及各种天敌的作用,越冬蛹残废率很高,能达到70%至80%。
防治方法:1.加强检疫工作,严禁疫区苗木外运。2.人工防治:美国白蛾蛹期较长,可于蛹期挖蛹消灭,以降低虫口密度。成虫飞翔能力较差,可于成虫期捕捉成虫。1至4龄幼虫群集吐丝后结网缀叶危害,由于此时幼虫只食叶肉,留下干枯的叶脉,因而非常容易发现,特别是5月上旬至5月下旬第1代幼虫网幕多在树冠中下部,容易操作。3.利用天敌防治: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于美国白蛾蛹,是美国白蛾重要天敌,可选择美国白蛾各代老熟幼虫期及化蛹盛期各放蜂一次,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4. 药剂防治:于幼虫处于1至4龄期喷洒20%除虫脲(灭幼脲1号)6000倍液或5龄以上喷洒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防治。对于幼虫发生危害严重地段也可用10%毒·溴(神捕)2000倍液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