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孑遗世上的木本蕨类植物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0-24 00:00 信息来源:
  桫椤是孑遗植物中蕨类植物的代表。在绿色的植物王国里,蕨类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较为低级的一个类群,亦称为羊齿植物。在远古时,蕨类植物原本大都是些高大的树木,后来由于发生种种灾难,大多数被深深地埋在地下变成了煤炭,现今生存在地球上的大多是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只有极少的一些木本种类幸免于难,生存至今,桫椤便是如此。
  
  桫椤繁盛于距今1.6亿年到1.3亿年前的地质历史时期,是当时草食性恐龙等大型动物的重要食物。植物学家认为,桫椤这一植物家族曾经造就了地球生命史上辉煌的恐龙时代。恐龙早在70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然而桫椤家族的一些成员至今仍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局部地区。
  
  古老、高大而繁茂的桫椤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高3-8米,在南太平洋岛屿的森林中最高可达20米左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蕨类植物。
  
  桫椤又名树蕨、蕨树、水桫椤、刺桫椤、大贯众、龙骨风、七叶树,为白垩纪时期遗留下来的珍贵树种,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桫椤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多万年。恐龙灭绝,桫椤独存,故桫椤又有“活化石”之称。因为它稀有珍贵,被国家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桫椤分布于福建福州,安溪;广东连山,新兴;海南琼中;广西龙胜;贵州册亨,赤水;云南广南,贡山;四川合江,邛崃;西藏墨脱以及台湾省海拔400米-900米的区域。
  
  在被誉为“恐龙之乡”的四川自贡市,有一道神奇的幽谷,名叫桫椤谷。位于荣县城西南48公里处的“金花桫椤谷旅游景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有省级桫椤自然保护区,植被保存完好的万亩森林、千亩红岩湖、千亩优质梨基地及桫椤、钟乳石、瀑布等景观。金花“桫椤谷”现存有1.6万多株桫椤树,成片的桫椤生长在幽谷之中,成带状分布,植株一般高2米至3米,最高的达6米至7米。桫椤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有的独自成株,有的两三株并在一起生长,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形成壮美的景观。
  
  恐龙缘何灭绝至今是个谜。尽管科学家们跋山涉水搞研究,也很难揭开这一谜底,尽管美国好莱坞投巨资推出科幻大片,如《侏罗纪公园》等,所演绎的只有一时的轰动效应。上亿年来,桫椤如何躲过寒冷的冰川期,生机勃勃地长在金花这片神秘的山谷,同样是个谜。
  
  赤水葫芦镇金沙沟有一个以桫椤及其生态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侏罗纪活化石桫椤公园内飞瀑流泉,清溪碧潭,朝霞晚雾,老树巨藤,奇花异草,珍禽怪兽。是人类回归自然的理想所在。
  
  在赤水河畔的深山沟谷中历经亿万年的地球环境演化劫难后,至今仍焕发出青春的风采。在被称为“植物避难所”的贵州省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3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2万多株桫椤在原生环境中与其他多种动植物同沐风雨、共生共荣,种群分布集中,生长良好,结构典型,类型多样,以树形优美多姿,苍劲挺扰蜚声海内外。双株并生桫椤、主干双叉、三叉等奇异株型桫椤随处可见。一般株高3-5米,最高近10米。一般主干不分枝,叶顶生,形如巨伞,状若华盖,树形优美,四季常青,享有“蕨类植物之王”的美誉。
  
  据自然保护专家介绍,这一保护区位于北纬28度23分至28度27分,是目前我国已知的桫椤最北分布地之一。
  
  画稿溪--又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桫椤世界”,它坐落在川黔交界的川南边远山区,叙永县城北的全国百佳绿代先进乡镇水尾镇境内,系四川省自然保护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地貌切割强烈。也许是人烟的稀少,也话是交通的阻隔,几乎少有外界的干扰,在这层峦叠嶂的山谷里,有大片的原始林带被保护下来,数万株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树就隐蔽在这片茂密的幽谷中。
  
  接着,在南方几省陆续都有发现。
  
  在江西龙南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河谷中,发现了粗齿桫椤。
  
  在福建宁德市蕉城区一个约500米长的山涧地带,发现了57株桫椤。据当地农民称,再往山里的1000多米地带中还有70多株桫椤。当地林业部门和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是闽东一个新桫椤群落,桫椤树龄大多在20年以上,树高平均达5米,不少在7米以上。这种情况十分罕见,可算是闽东目前树干最高的一个桫椤群落。
  
  在广西贺州市滑水冲自然保护区内的桫椤树超过1000棵,在一处叫滑水桥的地方还有19颗生长期在100年至300年的桫椤树群。
  
  广东佛山市农委有关专家在三水迳口华侨经济区发现了1300多株桫椤。这是佛山市继高明合水鹿田桫椤后发现的又一桫椤群落。
  
  广西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研究所所长薛跃规发现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丹洲镇丹洲村骆建功家院子里的七棵大小不一的桫椤树,最老的有300多年的树龄,最小的有80多年的树龄;高的有2米多,最矮的也有1米多,树的顶端一片片大大的羽状分裂叶片像少女撑开的一把绿伞。这七棵古桫椤是主人从深山老林中移回来栽的。经过十年的呵护,已是亭亭玉立,宛如下凡的仙女,引来不少游人观赏。薛所长将其命名为“七仙女”。
  
  广西植物、林业专家在百色地区靖西县底定保护区发现,桫椤分布面积达一千公顷,总株数多达六万多株,数量当属世界之最。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团在历时两年的考察中,在保护区边缘地带发现一株一茎131头的多头树蕨,被誉为世界一绝。考察团在大围山纵深地带发现的桫椤是高10米、树干胸径5.2米、树龄在2000年以上、茎头达150多个的多头树蕨。在距离大桫椤树10公里左右的大围山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又发现了集中连片的桫椤树群,分布疏密有致,面积达40多亩,共计3600多株。
  
  云南也将在靠近西双版纳的南部的思茅地区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境内建设一个总面积为2万亩的自然保护区,县内的5个乡镇形成了由10多个片区组成的桫椤群,其中,仅泗南江乡西歧村一带就存活有1万多亩6万余株桫椤,胸径最大的达30厘米,最高的有10多米。
  
  报载,新近又发现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原始桫椤群落,这片近3万株桫椤林,位于河南伏牛山区的米坪乡,一些高大的桫椤树要七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树蕨的树干呈圆形,有点像椰子树,叶形如凤尾,株形亭亭玉立,根细长,无主根,树上不分树,有疏刺或布满六角形的斑纹,中部以上有明显的变形叶痕交错排列,深褐色或浅黑色,外面坚硬,且有老叶脱后痕迹,而长的羽状复叶,向四周伸展,远看像一把大伞,撑在地面之上;幼苗好似金毛狗脊,形态幽雅。
  
  桫椤是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它是靠藏在叶片背面的孢子繁衍后代的。蕨类植物的孢子与常见的植物种子很不相同,常见植物的种子落在适宜的土壤上就能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而蕨类植物的孢子落入土壤之后,先要萌发长成一个心形的片状体,称为原叶体。原叶体是绿色的,下面生着假根,能独立生活。通常,在原叶体上长着颈卵器和精子器,精子器里的精子成熟之后,可以依靠自身的鞭毛在水中游动,并可以游到颈卵器里,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合子仍然不断地吸收原叶体上的养料,继续发育而成为一棵新的蕨类植物。
  
  由于桫椤的繁殖与生长都要求温和湿润的环境,因此桫椤主要生长在亚热带、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山地林下和溪边阴湿地带。因它野外竞争不过高度发达的现代种子植物,各地数量都不多,仅呈零星分布。今天已成为研究植物形成、植物地理学及地球历史变迁的好材料,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桫椤树干外皮坚硬,花纹美观,可作笔筒、花瓶等器物或其他工艺品。髓心则较柔软,富含淀粉,可提取出来食用或酿酒,也可把新鲜树干削去表皮后直接食用。髓心还可入药,有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等功效,在中药里被称为龙骨风。
  
  桫椤茎的高度一般为1米-3米,直径达20厘米,无分枝,表面布满了六角形斑纹,茎内部含有大量的淀粉。茎上的叶柄与基部的不定根,形成一层厚厚的“植被”、覆盖在茎的下部。茎的项端生有螺旋排列的、深裂状的三回羽状复叶。巨大的羽状叶中,从树顶呈伞状向四周辐射、铺洒,使桫椤的整体形状显得非常优美,因此它常常被用来做为优秀的庭园观赏植物。
  
< img src=""/>

桫椤:孑遗世上的木本蕨类植物

6809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