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周期速生丰产林的营造(二)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1-10 00:00
信息来源:
2、短周期速生林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简史:短周期速生林首先还是在美国兴起的。1964年美国的Young首先提出短轮伐期和全树利用的概念,1966年美国的Mealpine提出了短轮伐期的可能性。1970年开始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前苏联、日本、刚果、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先后对杨树、桉树、悬铃木等20多个树种进行短轮伐期栽培技术的研究。前苏联还就用树叶为原料生产维生素,日本对用桉树、桦木的枝叶生长奶牛用饲料进行了研究。
国内短周期林业应该从七十年代开始。我省从七十年代便在临沂地区莒县、日照、胶南等地营造速生丰产林,林科所原副所长刘芝田等同志在莒县于家店子营造的速生杨树林曾受到国家级的奖励。到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意大利杨树速生良种的引进,南京林业大学在苏北,中国林科院在山东临沂、浙江省在富阳及河滩海涂地上,进行杨柳树试验,广东省在雷州半岛进行桉树速生丰产林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成果。
研究现状模式
树种。短轮伐期速生林,大都选用速生阔叶树优良无性系,其中以黑杨类最多,其次是白杨类、柳类、桉树、桦树、银合欢、桤木、美国梧桐(悬柃木)、泡桐、楝树。针叶树中以辐射松、火炬松、马尾松等。
经营模式。按经营目的不同,国外(特别是北美)把杨树短轮伐期经营分为三种模式。
(1)超短轮伐期(伐期1-3年),进行高密度种植,采用萌芽更新,生长纸浆材和纤维板材。
加拿大种植杨树,采用0.3m×0.9m,0.5m×0.5m及1.0m×1.0m不同的株行距,生产纸浆材,2-3年采伐,林木平均高3.4-4.5m,胸径1.8cm~3.3cm。
新西兰种植柳树采用0.3m×0.3m,1.2m×1.2m不同株行距,1-2年收获,生长薪炭材,每公顷年产干物质20吨。
超短轮伐期的收获物,主要用于生产纸浆和纤维板,有的正在进行提炼蛋白质,替代石油化学产品,制作饲料等试验研究。
(2)中短轮伐期(伐期5年)
加拿大栽植杨树株行距1.5m×1.5m,5年收获,平均高9.4m-12.7m,平均胸径为9.4m-12.7m。巴西种植桉树7-10年采伐,年生物量为20-25m3/hm2。菲律宾栽种的银合欢,4-6年采伐,株行距为0.3m×0.3m,每公顷年产干物质20-25吨。
(3)短轮伐期(伐期为10年)
加拿大和美国对杨树采用3m-6m株行距,10年采伐,培育平均胸径在18cm以上,平均树高20m的中径级胶合板材。不间伐的林分胸径为18-26cm,而间伐的林分胸径可达23-32cm,可供锯材,建筑材,胶合板材,人造板和造纸原料等。意大利波河流域的杨树,伐期为10-12年,分级利用,小径14cm以下,为胶合板材,7cm以下为包装箱材,小于7cm的部分为纸浆材。
各种轮伐期的选定,是依据立地条件,选用树种、品种、经营目的及株行距而定。
效益评价。效益是决定投资者积极性的主导因素。由于立地条件,采用树种、经营模式、工资水平、产品价格都有很大差异,但从总的来看,效益还是可观的。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经营的杨树短期轮伐期造纸林,每年每公顷投资平均80美元,10年收获平均每年每公顷750美元,投入产出比为1:9.5。美国的范克(Fege)在威斯康星州的研究表明,如果杨树的年生产率在12--15t/hm2,那么投资就合理。但也有人认为杨树短轮伐期经营成本高,在灌溉和施肥栽培条件下,经营效益是不是显著的(美国Lother等。1983)这与立地条件与经营强度有关。
简史:短周期速生林首先还是在美国兴起的。1964年美国的Young首先提出短轮伐期和全树利用的概念,1966年美国的Mealpine提出了短轮伐期的可能性。1970年开始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前苏联、日本、刚果、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先后对杨树、桉树、悬铃木等20多个树种进行短轮伐期栽培技术的研究。前苏联还就用树叶为原料生产维生素,日本对用桉树、桦木的枝叶生长奶牛用饲料进行了研究。
国内短周期林业应该从七十年代开始。我省从七十年代便在临沂地区莒县、日照、胶南等地营造速生丰产林,林科所原副所长刘芝田等同志在莒县于家店子营造的速生杨树林曾受到国家级的奖励。到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意大利杨树速生良种的引进,南京林业大学在苏北,中国林科院在山东临沂、浙江省在富阳及河滩海涂地上,进行杨柳树试验,广东省在雷州半岛进行桉树速生丰产林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成果。
研究现状模式
树种。短轮伐期速生林,大都选用速生阔叶树优良无性系,其中以黑杨类最多,其次是白杨类、柳类、桉树、桦树、银合欢、桤木、美国梧桐(悬柃木)、泡桐、楝树。针叶树中以辐射松、火炬松、马尾松等。
经营模式。按经营目的不同,国外(特别是北美)把杨树短轮伐期经营分为三种模式。
(1)超短轮伐期(伐期1-3年),进行高密度种植,采用萌芽更新,生长纸浆材和纤维板材。
加拿大种植杨树,采用0.3m×0.9m,0.5m×0.5m及1.0m×1.0m不同的株行距,生产纸浆材,2-3年采伐,林木平均高3.4-4.5m,胸径1.8cm~3.3cm。
新西兰种植柳树采用0.3m×0.3m,1.2m×1.2m不同株行距,1-2年收获,生长薪炭材,每公顷年产干物质20吨。
超短轮伐期的收获物,主要用于生产纸浆和纤维板,有的正在进行提炼蛋白质,替代石油化学产品,制作饲料等试验研究。
(2)中短轮伐期(伐期5年)
加拿大栽植杨树株行距1.5m×1.5m,5年收获,平均高9.4m-12.7m,平均胸径为9.4m-12.7m。巴西种植桉树7-10年采伐,年生物量为20-25m3/hm2。菲律宾栽种的银合欢,4-6年采伐,株行距为0.3m×0.3m,每公顷年产干物质20-25吨。
(3)短轮伐期(伐期为10年)
加拿大和美国对杨树采用3m-6m株行距,10年采伐,培育平均胸径在18cm以上,平均树高20m的中径级胶合板材。不间伐的林分胸径为18-26cm,而间伐的林分胸径可达23-32cm,可供锯材,建筑材,胶合板材,人造板和造纸原料等。意大利波河流域的杨树,伐期为10-12年,分级利用,小径14cm以下,为胶合板材,7cm以下为包装箱材,小于7cm的部分为纸浆材。
各种轮伐期的选定,是依据立地条件,选用树种、品种、经营目的及株行距而定。
效益评价。效益是决定投资者积极性的主导因素。由于立地条件,采用树种、经营模式、工资水平、产品价格都有很大差异,但从总的来看,效益还是可观的。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经营的杨树短期轮伐期造纸林,每年每公顷投资平均80美元,10年收获平均每年每公顷750美元,投入产出比为1:9.5。美国的范克(Fege)在威斯康星州的研究表明,如果杨树的年生产率在12--15t/hm2,那么投资就合理。但也有人认为杨树短轮伐期经营成本高,在灌溉和施肥栽培条件下,经营效益是不是显著的(美国Lother等。1983)这与立地条件与经营强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