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生长的可食蔬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2-12 00:00
信息来源:
现今的饮食,怎样吃才科学,才更有益于健康,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人工栽培的蔬菜,受环境影响,农药、化肥、激素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不利,而森林蔬菜生长在空气清新的林地和山地中,不受有害物质的污染,洁净而公害少。森林蔬菜能提供大量优质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含有铁、钾、钙、镁、锌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蔬菜不仅是餐桌上的名贵佳品,有些还是常用的中草药,且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效。因此,追求绿色食品,回归自然,返朴归真,食用森林蔬菜,改善生活,既营养又可祛病健体。
佳蔬香椿芽
香椿(Toona sinensis)属楝科,落叶乔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两岸。山东是重点产区,香椿芽产量占全国椿芽总产量的60%以上;其次是安徽、江苏北部。香椿芽营养丰富,香气独特,是深受人们青睐的时鲜蔬菜,被视为席上珍品佳肴。
明朝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描述香椿芽是“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甘。生熟盐腌皆可茹,世皆尚之。”香椿嫩芽叶含糖、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微量元素。据研究,香椿芽中含有17种氨基酸,每百克含量约617—677mg,是一种高营养蔬菜“三月椿芽胜山珍,谷雨前椿芽嫩黄不绿,略带紫色为上品。”春季采摘嫩芽叶,用沸水焯后凉拌粉丝、豆腐、凉面等;熟食可炒肉、炒蛋、清蒸;也可制作腌椿芽,仍能保持较高的营养成分;还可将其加工成香椿泥、香椿酱、香椿罐头等。安微省太和县的“五香椿芽”素来享有盛名。山东莱芜、新泰香椿加工厂研制出多种配料的香椿芽、香椿酱、香椿饮料等系列16种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香椿叶具有保健医疗功效,能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将其与大蒜捣碎加盐调匀外敷、可治疥、疮痈肿毒等症;以食醋冲调香椿芽汤、可治伤风感冒,喉咙干哑;香椿芽煮粥,有健胃、理气、清热作用,可治痢疾、肠炎、小便短赤、泌尿感染等疾病。民间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因此食用椿芽能使胃口顿开,食欲增加.对身体大有裨益。现代医学研究还证实,用鲜香椿芽汁液抹面,可滋润肌肤,具有较好的养颜美容功效。
明目枸杞头
枸杞(Selycium chinen)属茄科多年生灌木。广泛分布于中国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枸杞头是枸杞枝上嫩梢,又称枸杞叶、枸杞尖、枸杞苗。《本草图经》称其“甜菜”。
枸杞药用至今巳有三千多年历史,古代医学家对枸杞赞誉颇多“枸杞可补精气不足.能养颜明目、安神、使人长寿。”枸杞头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及多种营养成分,每百克枸杞头含有蛋白质5.8g、脂肪lg、糖6g、胡萝卜素5.9mg,以及维生素B1、B2、B5、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长期食用有清心明目、爽神的作用。可预防干眼症、夜盲症。还含有丰富的甜菜碱,用于胃酸缺乏、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能帮助肝脏解毒,实乃—味良药。
枸杞作为良药,人所共知,把它作为蔬菜则鲜为人知。枸杞头叶肉较厚,作菜味香浓。枸杞头食用方法之多,可素炒、凉拌、生食蘸酱、做汤或与肉类同炒、做涮锅的配菜,其味皆佳。
秀色木槿花
木槿(Hibiscus syriacus)属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干旱瘠薄的土壤,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木槿花颜色丰富,有红、白、紫等色,花冠钟状,常有重瓣,花朵一般1天—3天即谢,朝荣夕陨;但花期很长,在木本花卉中首屈一指,长达半年之久。
白色重瓣的木槿花,花瓣较肥厚,用肉汤煮食,味美爽口,有明目的功效。淡红色的重瓣木模花,俗称“菜花树”,每朵花的花瓣多达50片-90片,质薄而软,做汤或炒食,滑润柔软。是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女性常食有美容作用。
木槿花、果、茎皮均可入药。花含黄酮甙,并含异牡荆素及多量粘液质,可作为粘滑剂及止血剂,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之效。鲜花30g或干花3g-9g水煎服,能治痢疾、痔血。鲜花捣敷或研末调敷治痈疮。茎皮称“槿皮”,为治皮肤癣疮之要药,亦能治咳嗽、肺痛、痔疮肿痛。根与茎的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果实烧烟熏可治偏头风,并有清热化痰之效;又可炒焦研末,以猪骨脂调搽黄水疮。
青青菊花脑
菊花脑(Dendranthema nakingense)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外形与茼蒿相似,自然分布于我国长江两岸的安徽、江苏等地,在沿江城乡常见家前屋后栽培。
我国自古就认为菊“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食用菊的嫩苗由来以久。菊花脑有去风除热、益血润容等功效,可治头昏目眩。此外,紫花野菊、甘菊的叶及嫩苗均可作羹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甘菊生于山野,人皆栽植之,嫩叶及花皆可炸食”。在安徽滁州,自宋代即有用滁菊的嫩苗和面粉制作的食品,民间称其“甘菊冷淘”,可口而芳洁。用菊花脑幼嫩的茎叶小炒或烧汤,其味清香、甘甜爽口。
菊花脑一次栽植,常年受益,从4月-9月均可采其嫩头食用,且无病虫害,也无需特殊管理,是值得推广的“绿色蔬菜。”
美容桑叶果
桑树(Morus alba)属桑科落叶乔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栽桑养蚕最早的国家。
桑叶含胡萝卜索、腺嘌呤、胆碱、异槲皮甙、维生素B1、糖等营养元素。桑叶为保健食品,目前已研制出预防糖尿病的桑茶和保健食品有:桑叶茶、桑叶面包、桑叶小甜饼、桑叶荞麦面,还将桑叶提取物作为糕点的安全色素。桑叶中含DNJ成分能抑制血糖值上升。《寿世保元》记载,采嫩桑叶洗净,暴于日中,以干为度,同芝麻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籽大小,日服二次,百丸,有补精添髓、乌发明目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中铜含量丰富,用于防治“少白头”有较好的效果。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取桑叶、菊花、枸杞、决明子水煎代茶饮,治老年人头目眩晕;取桑叶单味水煎服之,能去风、安神,治感冒。
桑葚(果实)含葡萄糖、钙质、无机盐、多种维生素,以及苹果酸、鞣质等。桑葚成熟时多汁液,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具有滋补作用。毫州市药厂以桑葚为主制成的药品“桑葚膏”,对神经衰弱、失眠等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以及血虚、面容憔悴等有良好的美容作用。
药膳中国槐
槐树(Sophora japonica),又名中国槐,属蝶形花科落叶乔木。树冠大荫浓,寿命长,用途广,我国自古就有栽培。
槐树枝、叶、花蕾、荚果、根皮、树皮均可入药;槐花亦是优良的蜜源;种子可供酿酒、制酱油;果皮可制饴糖;子实浸泡去外皮可供食用。
干燥的果实为止血剂,内服治肠痔出血、子宫出血、赤白带下、高血压等症;干燥的花蕾称“槐米”,为清凉性收敛止血药,能治胃肠及膀胱出血、鼻出血等,又有消炎、防腐的功效,并可降低血压和治糖尿病。叶、花含芸香甙(芸香甙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花还含白桦脂醇、槐花二醇、葡萄糖。春季采嫩叶,用沸水焯后,用清水泡数小时,拌菜或蒸食。用槐花做汤或掺面做成槐花饼、和米粉蒸成槐花糕,有特殊的清香味,非常可口,特别是槐花汤,晶莹透剔。槐花晾干后于冬日烘咸肉,是春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槐树的花蕾中含有一种叫芦丁的物质,近年来随着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营养品的开发,芦丁药物牙膏和芦丁大曲等槐树系列产品已经面世。另外芦丁有鲜艳的黄色,可作为食品和饮料着色剂。最新研究显示芦丁有抗辐射、防紫外线作用,可在日用化妆品中大显身手。
佳蔬香椿芽
香椿(Toona sinensis)属楝科,落叶乔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长江两岸。山东是重点产区,香椿芽产量占全国椿芽总产量的60%以上;其次是安徽、江苏北部。香椿芽营养丰富,香气独特,是深受人们青睐的时鲜蔬菜,被视为席上珍品佳肴。
明朝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描述香椿芽是“叶自发芽,及嫩时,皆香甘。生熟盐腌皆可茹,世皆尚之。”香椿嫩芽叶含糖、脂肪、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微量元素。据研究,香椿芽中含有17种氨基酸,每百克含量约617—677mg,是一种高营养蔬菜“三月椿芽胜山珍,谷雨前椿芽嫩黄不绿,略带紫色为上品。”春季采摘嫩芽叶,用沸水焯后凉拌粉丝、豆腐、凉面等;熟食可炒肉、炒蛋、清蒸;也可制作腌椿芽,仍能保持较高的营养成分;还可将其加工成香椿泥、香椿酱、香椿罐头等。安微省太和县的“五香椿芽”素来享有盛名。山东莱芜、新泰香椿加工厂研制出多种配料的香椿芽、香椿酱、香椿饮料等系列16种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香椿叶具有保健医疗功效,能清热解毒、杀菌消炎、将其与大蒜捣碎加盐调匀外敷、可治疥、疮痈肿毒等症;以食醋冲调香椿芽汤、可治伤风感冒,喉咙干哑;香椿芽煮粥,有健胃、理气、清热作用,可治痢疾、肠炎、小便短赤、泌尿感染等疾病。民间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因此食用椿芽能使胃口顿开,食欲增加.对身体大有裨益。现代医学研究还证实,用鲜香椿芽汁液抹面,可滋润肌肤,具有较好的养颜美容功效。
明目枸杞头
枸杞(Selycium chinen)属茄科多年生灌木。广泛分布于中国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枸杞头是枸杞枝上嫩梢,又称枸杞叶、枸杞尖、枸杞苗。《本草图经》称其“甜菜”。
枸杞药用至今巳有三千多年历史,古代医学家对枸杞赞誉颇多“枸杞可补精气不足.能养颜明目、安神、使人长寿。”枸杞头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及多种营养成分,每百克枸杞头含有蛋白质5.8g、脂肪lg、糖6g、胡萝卜素5.9mg,以及维生素B1、B2、B5、维生素C、钙、磷、铁等成分,长期食用有清心明目、爽神的作用。可预防干眼症、夜盲症。还含有丰富的甜菜碱,用于胃酸缺乏、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能帮助肝脏解毒,实乃—味良药。
枸杞作为良药,人所共知,把它作为蔬菜则鲜为人知。枸杞头叶肉较厚,作菜味香浓。枸杞头食用方法之多,可素炒、凉拌、生食蘸酱、做汤或与肉类同炒、做涮锅的配菜,其味皆佳。
秀色木槿花
木槿(Hibiscus syriacus)属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干旱瘠薄的土壤,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木槿花颜色丰富,有红、白、紫等色,花冠钟状,常有重瓣,花朵一般1天—3天即谢,朝荣夕陨;但花期很长,在木本花卉中首屈一指,长达半年之久。
白色重瓣的木槿花,花瓣较肥厚,用肉汤煮食,味美爽口,有明目的功效。淡红色的重瓣木模花,俗称“菜花树”,每朵花的花瓣多达50片-90片,质薄而软,做汤或炒食,滑润柔软。是延年益寿的营养佳品,女性常食有美容作用。
木槿花、果、茎皮均可入药。花含黄酮甙,并含异牡荆素及多量粘液质,可作为粘滑剂及止血剂,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之效。鲜花30g或干花3g-9g水煎服,能治痢疾、痔血。鲜花捣敷或研末调敷治痈疮。茎皮称“槿皮”,为治皮肤癣疮之要药,亦能治咳嗽、肺痛、痔疮肿痛。根与茎的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果实烧烟熏可治偏头风,并有清热化痰之效;又可炒焦研末,以猪骨脂调搽黄水疮。
青青菊花脑
菊花脑(Dendranthema nakingense)属菊科多年生草本,外形与茼蒿相似,自然分布于我国长江两岸的安徽、江苏等地,在沿江城乡常见家前屋后栽培。
我国自古就认为菊“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食用菊的嫩苗由来以久。菊花脑有去风除热、益血润容等功效,可治头昏目眩。此外,紫花野菊、甘菊的叶及嫩苗均可作羹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甘菊生于山野,人皆栽植之,嫩叶及花皆可炸食”。在安徽滁州,自宋代即有用滁菊的嫩苗和面粉制作的食品,民间称其“甘菊冷淘”,可口而芳洁。用菊花脑幼嫩的茎叶小炒或烧汤,其味清香、甘甜爽口。
菊花脑一次栽植,常年受益,从4月-9月均可采其嫩头食用,且无病虫害,也无需特殊管理,是值得推广的“绿色蔬菜。”
美容桑叶果
桑树(Morus alba)属桑科落叶乔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桑树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栽桑养蚕最早的国家。
桑叶含胡萝卜索、腺嘌呤、胆碱、异槲皮甙、维生素B1、糖等营养元素。桑叶为保健食品,目前已研制出预防糖尿病的桑茶和保健食品有:桑叶茶、桑叶面包、桑叶小甜饼、桑叶荞麦面,还将桑叶提取物作为糕点的安全色素。桑叶中含DNJ成分能抑制血糖值上升。《寿世保元》记载,采嫩桑叶洗净,暴于日中,以干为度,同芝麻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籽大小,日服二次,百丸,有补精添髓、乌发明目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桑叶中铜含量丰富,用于防治“少白头”有较好的效果。桑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取桑叶、菊花、枸杞、决明子水煎代茶饮,治老年人头目眩晕;取桑叶单味水煎服之,能去风、安神,治感冒。
桑葚(果实)含葡萄糖、钙质、无机盐、多种维生素,以及苹果酸、鞣质等。桑葚成熟时多汁液,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具有滋补作用。毫州市药厂以桑葚为主制成的药品“桑葚膏”,对神经衰弱、失眠等引起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以及血虚、面容憔悴等有良好的美容作用。
药膳中国槐
槐树(Sophora japonica),又名中国槐,属蝶形花科落叶乔木。树冠大荫浓,寿命长,用途广,我国自古就有栽培。
槐树枝、叶、花蕾、荚果、根皮、树皮均可入药;槐花亦是优良的蜜源;种子可供酿酒、制酱油;果皮可制饴糖;子实浸泡去外皮可供食用。
干燥的果实为止血剂,内服治肠痔出血、子宫出血、赤白带下、高血压等症;干燥的花蕾称“槐米”,为清凉性收敛止血药,能治胃肠及膀胱出血、鼻出血等,又有消炎、防腐的功效,并可降低血压和治糖尿病。叶、花含芸香甙(芸香甙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抵抗力),花还含白桦脂醇、槐花二醇、葡萄糖。春季采嫩叶,用沸水焯后,用清水泡数小时,拌菜或蒸食。用槐花做汤或掺面做成槐花饼、和米粉蒸成槐花糕,有特殊的清香味,非常可口,特别是槐花汤,晶莹透剔。槐花晾干后于冬日烘咸肉,是春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槐树的花蕾中含有一种叫芦丁的物质,近年来随着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营养品的开发,芦丁药物牙膏和芦丁大曲等槐树系列产品已经面世。另外芦丁有鲜艳的黄色,可作为食品和饮料着色剂。最新研究显示芦丁有抗辐射、防紫外线作用,可在日用化妆品中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