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扦插和花粉萌发方式培育出红柳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3-11-21 00:00
信息来源:
阿里地区林业局采用扦插和花粉萌发的方式,成功培育出红柳树苗,使这种阿里地区特有的树种再展秀丽红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建设大军开赴阿里地区狮泉河镇。为获取燃料,使狮泉河的大面积红柳被砍伐,仅有加木村一带留有一片天然原始林。
为保护好这种珍稀物种,使乡土树种在阿里地区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003年4月,阿里地区林业局突破红柳扦插不能成活的惯性认识,大胆开拓。工作人员剪取一、二年生的红柳枝条,严格对枝条保湿,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激活细胞分裂的处理。在扦插时,先对土地进行深翻,将牛、羊粪便与粘土、沙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地区中心苗圃种下了3000株红柳。通过精心管理、保证灌水等措施,扦插的红柳85%长出了幼嫩的枝条,发出了健壮的根系。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林业工作人员发现,在向阳、背风、土壤湿度大的山沟、山坡、河岸生长着许多红柳小苗,这些小苗都是通过风携带来的种子萌发而长成的。于是,地区林业局工作人员于今年8月份采集了成熟的红柳花粉,通过营造同野外相同的生产条件,促进红柳花粉萌发。通过调节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环境因素,使这些成熟的红柳花粉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获得生理活性,最终萌发成长为幼苗。
人工扦插以及红柳种子的繁殖成功,对于挽救红柳这一濒危物种,进而推广大面积扩栽红柳,为阿里地区乃至藏西北地区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秀美山川等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建设大军开赴阿里地区狮泉河镇。为获取燃料,使狮泉河的大面积红柳被砍伐,仅有加木村一带留有一片天然原始林。
为保护好这种珍稀物种,使乡土树种在阿里地区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003年4月,阿里地区林业局突破红柳扦插不能成活的惯性认识,大胆开拓。工作人员剪取一、二年生的红柳枝条,严格对枝条保湿,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激活细胞分裂的处理。在扦插时,先对土地进行深翻,将牛、羊粪便与粘土、沙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在地区中心苗圃种下了3000株红柳。通过精心管理、保证灌水等措施,扦插的红柳85%长出了幼嫩的枝条,发出了健壮的根系。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林业工作人员发现,在向阳、背风、土壤湿度大的山沟、山坡、河岸生长着许多红柳小苗,这些小苗都是通过风携带来的种子萌发而长成的。于是,地区林业局工作人员于今年8月份采集了成熟的红柳花粉,通过营造同野外相同的生产条件,促进红柳花粉萌发。通过调节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环境因素,使这些成熟的红柳花粉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获得生理活性,最终萌发成长为幼苗。
人工扦插以及红柳种子的繁殖成功,对于挽救红柳这一濒危物种,进而推广大面积扩栽红柳,为阿里地区乃至藏西北地区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秀美山川等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