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春栽培指导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5-05-08 00:00
信息来源:
(一)播种育苗
1. 播种条件
①育苗介质
建议使用专用育苗介质“壮苗三号”。
②光照
种子嫌光发芽,播种后覆盖介质厚度以0.5厘米为宜。
③温度
播种后保持介质温度25℃,约7-10天发芽。
④湿度
播种介质保持湿润状态,不可积水。出苗前保持高的空气湿度,但幼苗出土后需立即降低空气湿度至50%。
2. 播种方法
穴盘育苗或苗床撒播育苗。
3. 其他播种事项
介质不可含过高的肥分、盐基,尤其EC值应小于1.0。
(二)苗期管理
1. 时间、温度
播种后7-10天发芽,有时温度低或种子发芽势较差时发芽时间需要10-15天,幼苗出土后可以将温度降至20℃,并逐渐使幼苗见光,避免发生徒长。育苗室须通风、透光性好。
2. pH值
日日春适宜偏酸性的生长介质,其生长适宜pH值为5.5-6.5,而以pH值5.8-6.0为佳,pH值大于6.5时容易使Fe、Mg无法被吸收,而出现叶脉间的白化或黄化现象。
3. EC值
植株生长喜富含腐殖质,同时介质中EC值不宜过高,以小于1.0 为宜,过高的EC值容易阻碍幼苗的生长。
4. 光照
幼苗出土后需光照2500-5000尺烛光,以保持幼苗良好的长势,由于日日春喜温暖气候生长,育苗时应注意不要使幼苗处于高温高湿、弱光状态,否则容易使幼苗抗病性减弱并诱发苗期疫病。
5. 肥料
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可以开始施用肥料,建议施用“叶绿精”,浓度3000倍,每周一次,可以结合浇水进行,即可以先施肥,再以清水冲洗叶面的肥液。真叶生长以后,可以用1500倍“叶绿精”浇施。避免过量N素,使植株抗病性下降。
6. 浇水
在两次浇水之间宜使介质保持干燥状态,过多水分容易引发苗期疫病。可以在清水中加入甲基托布津粉剂,使之成为浓度3000倍的药液,由于甲基托布津在施用后可以使植株系统具有较强的抵御力,从而达到预防作用。
(三)栽培管理
1.移植
幼苗生长至2-3对真叶时可以上盆定植,此时若未定植,最好先在苗床对幼苗进行一次摘心,以使侧枝的发生较早,将来株型丰满。若是苗床撒播育苗,可于子叶充分展开后,将幼苗移植于穴盘使其进入第二生长阶段。
2.栽培土
栽培土以富含有机质、透气、保水为原则,参考栽培土配方为园土∶堆肥=4∶1或腐叶土∶园土∶堆肥=4∶3∶1,并可每立方米介质中施入过磷酸钙1000克。
3.摘心
幼苗生长至3-4对真叶时可进行摘心,摘心的目的是使植株侧枝萌发,使株型更对称、丰满,如“夏恋”等品种。有些品种则可以不摘心,如“清境”等。
4.肥料
定植后7天,幼苗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虽然栽培土中富含养分,但由于根系尚未发达,此时最需要补充肥料。此时可以浇施“开花精”1000倍液,或以N∶P∶K=15∶15∶15复合肥800倍浇施。过多的化肥易使介质中盐基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幼苗根系无法扩展,出现“僵苗”。
5.温度
日日春为相当耐热的花卉,在气温达35-37℃仍可正常生长,但当温度低于15℃时,生长立即变得缓慢,温度低于10℃时将出现生长障碍,甚至发生冻害而死亡。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宜保证其生长温度在20-30℃。
6.光照
随着植株的生长,对光照需求变为全日照生长,虽然日日春在稍荫环境下可正常生长,但其开花数、开花大小却不如全日照下生长的植株,而且花期较短。因此,保持良好的光照是相当重要的。
7.水分
日日春喜稍干燥的气候。在高温多雨季节,时常因为高温高湿诱发疫病而使大量植株死亡,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叶面干燥,并不要使栽培介质积水。
8.其他
幼苗定植后50-60天开始开花并出售,此时若是在露地栽培者,需要进行必要的炼苗,使植株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可能的话,在出货前2天进行一次施肥和病虫害预防,使植株在户外种植或摆放后有足够的养分继续开花,并不发生病虫害。
1. 播种条件
①育苗介质
建议使用专用育苗介质“壮苗三号”。
②光照
种子嫌光发芽,播种后覆盖介质厚度以0.5厘米为宜。
③温度
播种后保持介质温度25℃,约7-10天发芽。
④湿度
播种介质保持湿润状态,不可积水。出苗前保持高的空气湿度,但幼苗出土后需立即降低空气湿度至50%。
2. 播种方法
穴盘育苗或苗床撒播育苗。
3. 其他播种事项
介质不可含过高的肥分、盐基,尤其EC值应小于1.0。
(二)苗期管理
1. 时间、温度
播种后7-10天发芽,有时温度低或种子发芽势较差时发芽时间需要10-15天,幼苗出土后可以将温度降至20℃,并逐渐使幼苗见光,避免发生徒长。育苗室须通风、透光性好。
2. pH值
日日春适宜偏酸性的生长介质,其生长适宜pH值为5.5-6.5,而以pH值5.8-6.0为佳,pH值大于6.5时容易使Fe、Mg无法被吸收,而出现叶脉间的白化或黄化现象。
3. EC值
植株生长喜富含腐殖质,同时介质中EC值不宜过高,以小于1.0 为宜,过高的EC值容易阻碍幼苗的生长。
4. 光照
幼苗出土后需光照2500-5000尺烛光,以保持幼苗良好的长势,由于日日春喜温暖气候生长,育苗时应注意不要使幼苗处于高温高湿、弱光状态,否则容易使幼苗抗病性减弱并诱发苗期疫病。
5. 肥料
幼苗子叶完全展开后可以开始施用肥料,建议施用“叶绿精”,浓度3000倍,每周一次,可以结合浇水进行,即可以先施肥,再以清水冲洗叶面的肥液。真叶生长以后,可以用1500倍“叶绿精”浇施。避免过量N素,使植株抗病性下降。
6. 浇水
在两次浇水之间宜使介质保持干燥状态,过多水分容易引发苗期疫病。可以在清水中加入甲基托布津粉剂,使之成为浓度3000倍的药液,由于甲基托布津在施用后可以使植株系统具有较强的抵御力,从而达到预防作用。
(三)栽培管理
1.移植
幼苗生长至2-3对真叶时可以上盆定植,此时若未定植,最好先在苗床对幼苗进行一次摘心,以使侧枝的发生较早,将来株型丰满。若是苗床撒播育苗,可于子叶充分展开后,将幼苗移植于穴盘使其进入第二生长阶段。
2.栽培土
栽培土以富含有机质、透气、保水为原则,参考栽培土配方为园土∶堆肥=4∶1或腐叶土∶园土∶堆肥=4∶3∶1,并可每立方米介质中施入过磷酸钙1000克。
3.摘心
幼苗生长至3-4对真叶时可进行摘心,摘心的目的是使植株侧枝萌发,使株型更对称、丰满,如“夏恋”等品种。有些品种则可以不摘心,如“清境”等。
4.肥料
定植后7天,幼苗进入快速生长阶段,虽然栽培土中富含养分,但由于根系尚未发达,此时最需要补充肥料。此时可以浇施“开花精”1000倍液,或以N∶P∶K=15∶15∶15复合肥800倍浇施。过多的化肥易使介质中盐基浓度过高,从而导致幼苗根系无法扩展,出现“僵苗”。
5.温度
日日春为相当耐热的花卉,在气温达35-37℃仍可正常生长,但当温度低于15℃时,生长立即变得缓慢,温度低于10℃时将出现生长障碍,甚至发生冻害而死亡。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宜保证其生长温度在20-30℃。
6.光照
随着植株的生长,对光照需求变为全日照生长,虽然日日春在稍荫环境下可正常生长,但其开花数、开花大小却不如全日照下生长的植株,而且花期较短。因此,保持良好的光照是相当重要的。
7.水分
日日春喜稍干燥的气候。在高温多雨季节,时常因为高温高湿诱发疫病而使大量植株死亡,因此在栽培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叶面干燥,并不要使栽培介质积水。
8.其他
幼苗定植后50-60天开始开花并出售,此时若是在露地栽培者,需要进行必要的炼苗,使植株逐渐适应外部环境。可能的话,在出货前2天进行一次施肥和病虫害预防,使植株在户外种植或摆放后有足够的养分继续开花,并不发生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