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现存的五种犀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2-02 00:00
信息来源:
有17500只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亚洲的野外,1200只在动物园养殖。现存的5种犀牛中,其中3种处于绝种的边缘,其余2种也将绝种。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11670只在野外,780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
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只在野外,140只在动物园
爪哇犀牛:60只在野外,动物园目前没有
苏门答拉犀牛:300只在野外,13只在动物园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超过5亿年,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
犀牛利用声音来交流。它们用鼻子哼、咆哮、怒号,打架时还会发出呼噜声和尖叫声。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时都会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饮食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生存威胁
造成犀牛日益减少的原因有盗猎,栖息地的消失和种群的分离。
盗猎
犀牛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由于国际市场还是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栖息地的消失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
种群的分离
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相关法律
为了挽救面临绝种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被列入《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黑犀牛直到1977年才被列入。这些行动虽然终结了对犀牛的合法交易,但是黑市交易却变得兴旺起来。
1993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并没有犀牛,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该怎样帮助?
决不购买任何由犀牛制成的产品,包括犀牛角制作的药材和雕刻品。
使用替代品:
水牛角的化学成分与犀牛角一样,有同样的疗效。
阿司匹林等人工合成物质也已经被广泛地使用。
告诉朋友和家人犀牛生存的威胁
减少,再利用,循环利用
适当处理化学制品和其他垃圾,不要造成污染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只在野外(1800年有100万只),250只在动物园
白犀牛:11670只在野外,780只在动物园
亚洲犀牛
印度/尼泊尔犀牛:2400只在野外,140只在动物园
爪哇犀牛:60只在野外,动物园目前没有
苏门答拉犀牛:300只在野外,13只在动物园
犀牛在地球上生存超过5亿年,是最原始的动物之一。犀牛的身体就像一个大盔甲,最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犀牛是有蹄动物,前脚和后脚都有3个趾头。一般来说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没有毛发。
犀牛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角。种类的不同,长角的数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两只角,而亚洲只有苏门答拉犀牛有两只角,其余的两个品种都只有一只角。犀牛角从皮肤中长出来,质地很硬,每年可以长7.6厘米。
非洲犀牛中体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并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颜色一样,这个名字是从南非白人语言中的“weit”一词错译过来,本来是宽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长达超过4米,重达6吨。相比较而言,黑犀牛的体型要小很多。在亚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苏门答拉犀牛最小。
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10来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种类的犀牛都是单独活动的。除了交配季节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对幼仔保护至极。母犀牛通常都比较温顺,但当它们跟幼仔在一起时会因为一点点刺激而发起攻击。犀牛近距离奔跑的速度可以达到45公里每小时,更能在很小的空间急速转弯。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只小犀牛,孕期为18个月。小犀牛重达100磅。
犀牛利用声音来交流。它们用鼻子哼、咆哮、怒号,打架时还会发出呼噜声和尖叫声。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时都会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视,但却有犀利的听觉和嗅觉。
栖息地和活动范围
所有这5种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亚洲温暖区。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过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区。如今它们却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东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东部。
而爪哇犀牛则以茂密的东南亚热带雨林为家。它们过去生活在从由中国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区,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岛发现它们的踪迹。而苏门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马来西亚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拉。印度犀牛则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的保护区,而独角犀牛生存在沼泽丛林。
饮食
犀牛都是草食动物。尽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为食,但它们的饮食方法却大相径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宽,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较突出,能采集嫩枝再用前臼齿咬断。正是由于这两种犀牛的饮食方法有区别,它们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为主食,还吃一些水果、树叶、树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树苗,矮灌木和水果。苏门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间进食,它们吃藤条、嫩枝和水果。
生存威胁
造成犀牛日益减少的原因有盗猎,栖息地的消失和种群的分离。
盗猎
犀牛的最大威胁是人类。由于国际市场还是对犀牛角有所需求,盗猎者因此可获得非常高的经济利益。在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和一些东亚国家,犀牛角被制成传统药材。阿拉伯国家把犀牛角看作社会级别的象征;在也门和阿曼,犀牛角被用来制作仪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个80年代,许多盗猎者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数量因此而锐减。从1981到1987年,95%的坦桑尼亚黑犀牛倒在了盗猎者的枪下,数量从3000减到100只。由于市场日渐兴旺,犀牛总是会处于盗猎的威胁之下。
栖息地的消失
由于人口的增长,犀牛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在亚洲,因农业和人类定居而对雨林的破坏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毁犀牛的栖息地。
种群的分离
人类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别是亚洲犀牛,被村庄和农场分离。这导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独自生活和近亲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相关法律
为了挽救面临绝种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亚洲犀牛都被列入《国际野生物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中。黑犀牛直到1977年才被列入。这些行动虽然终结了对犀牛的合法交易,但是黑市交易却变得兴旺起来。
1993年,中国国务院颁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国境内并没有犀牛,因此没有犀牛种类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但是作为《国际野生贸易公约》的成员国之一,中国始终支持禁止任何犀牛制品交易的禁令。
该怎样帮助?
决不购买任何由犀牛制成的产品,包括犀牛角制作的药材和雕刻品。
使用替代品:
水牛角的化学成分与犀牛角一样,有同样的疗效。
阿司匹林等人工合成物质也已经被广泛地使用。
告诉朋友和家人犀牛生存的威胁
减少,再利用,循环利用
适当处理化学制品和其他垃圾,不要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