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关键技术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1-17 00:00 信息来源:
  目前,靖州县正在大力营造马尾松工业原料林,其造林质量便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培育过程中,林农存在一些观念和行为偏差,如喜好一锄法、施不施肥一样长大、买苗麻烦就用种子点播、容器苗不如裸根苗易成活、工业原料林不用培育速丰林等。笔者认为,应提高林农对培育马尾松速丰林的认识,增强其提高造林质量的观念,从整地施肥、壮苗栽植、幼林抚育和抚育间伐几个关键技术环节加以重视,以求更快更好更多地培育工业原料林。
  一、整地施肥
  整地:为保持水土,现已不提倡全垦。挖大穴,是为了保证苗木栽植后使根系得以更好地舒展生长和充分吸收水肥,挖穴的质量也成为衡量速丰林的技术标准之一。我县马尾松暂定大穴整地标准为50×50×40厘米,造林株行距为1.8×1.8米或2×1.5米,每亩200—222株为宜。一般培育大径材(锯材、枕木、胶合板材等)的造林密度宜小一些,以使林木个体有较大的营养空间,或初期适当密植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后期进行强度疏伐以促进直径迅速生长。培育中小径材(矿柱、杆材、造纸材等)可适当密一些,以追求更大的材积生长量。对整个用材林如有较高的速生(轮伐期短)培育要求时,造林密度都应小一些,以促进直径生长,但要以能充分利用生长空间为底限。整地应在11月份以前完成。
  施基肥:由于土地连续生产作业,土壤营养供给有限,施肥后,能更好提供幼林前期生长的营养需要。马尾松施基肥以复合肥和厩肥及城市垃圾肥为好,当年施肥标准为每穴0.5市斤,过磷酸钙或复合肥为主,回表土至1/2穴时,放入基肥,与土拌匀,再回表土。覆土至造林应有1个月以上时间,使穴内土壤有一个吸水和自然紧缩的过程,这样可免除植株因吊根而死亡的危险。
  二、壮苗栽植
  壮苗:造林必须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的I级截根苗。苗木地径粗0.4厘米以上,苗木高20厘米以上。不要使用萌动后长出新梢的苗木。
  栽植:栽植时应注意选择季节和天气,马尾松萌动早,“栽松莫让春晓得”,应抓住休眠季节进行,12月初至翌年2月中旬是造林的最佳季节,“雨水”过后不宜栽。栽植马尾松最好选择雨后或阴雨天气,雨后让土壤充分保持湿润,避免苗木的根系因失水或缺水而风干。如遇晴天,须打泥浆早晚栽,久晴不雨,土壤干燥不宜栽。苗木须随起随栽,栽前可用生根粉浸根。栽植采用靠壁栽植,栽植时使苗根紧贴种植穴的一垂直壁,从一侧覆土,用锄捶紧(一般分两层捶紧),最后培松土呈龟背型,栽植深度至苗木高度的1/2,过季栽植深度至苗木高度的2/3。栽植要领是使根系紧贴实地捶紧,“隔山听到锄头响”的目的在于将土压实,避免栽植后造成吊根或窝根,根系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及时吸收水分。
  三、幼林抚育
  为了避免杂草争夺水肥和遮挡幼苗的阳光,在栽植后的前3年应进行幼林抚育,使幼林3年内基本郁闭,生长正常后,林分质量方可保证。马尾松栽植后的第一年5月锄抚培蔸一次,9月进行刀抚一次;第二年5月锄抚培蔸一次,8—9月再刀抚一次;第三年在5月和8月各刀抚1次。栽植当年锄抚的要领在于不要伤根,宜从苗木周围扒表层土堆成龟背状,培土要厚;刀抚要避免烈日灼伤幼苗,5月宜早,9月宜迟,让幼苗对曝晒有一个适应过程。
  四、抚育间伐
  抚育间伐是对人工林郁闭度在0.8以上,自然整枝高度超过1/3的中、幼龄林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而采伐清除劣质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其目的是为促进林木的干形生长,培育大、中径材,伐去生长不良和生长过密的林木。疏伐主要采用下层疏伐法,首先砍除居于林冠下层生长落后,径级较小的被压木,此外也砍伐极个别粗大的干形不良的林木。抚育间伐年龄在14年以下,抚育采伐强度为马尾松砍去原株数的25—35%或采伐原蓄积的20—25%,每亩保留株数90株左右,采 后林分郁闭度不得低于0.6,更不能形成“天窗”。
  林农必须严格按照培育过程的每个生产环节各个工序的技术要求施工,才能投入少、产出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快培育速生丰产的工业原料林。(胡靖楠 供稿)
  
< img src=""/>

培育马尾松速生丰产林的关键技术

6801653